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及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护理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术后分3个不同阶段康复锻炼。术后1~3d卧床期肩部运动。术后3~7d肩关节进行上举、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活动,肩胛骨进行上举、内缩、外移、旋转等活动,肘关节做屈伸、旋转运动,3个部位活动同时进行。术后2周拆线后,继续进行肩关节、肘关节、肩胛骨功能锻炼,出院后继续进行肩关节和上肢功能的活动。对照组术后按外科胸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干预组患侧上肢肩关节伸、屈、外展、内外旋运动的活动度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肘关节的活动度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并将康复护理干预贯穿整个术后康复过程,能预防患侧上肢肩关节运动障碍,促进上肢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很多运动损伤无法自行愈合和康复.如果受伤,应该及时去医院运动康复科进行治疗. 健身爱好者在日常运动中难免会遭遇运动创伤,这些损伤有的比较轻微,经过休养后可以自行痊愈;而有些却比较严重,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及康复,否则会影响机体功能.在这里,请专家说说以下这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应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肩关节运动损伤 健身者或者运动员常见的肩关节损伤主要包括肩关节撞击症、肩袖损伤和肩关节脱位,引起损伤的主要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棒垒球、田径等.体育运动造成的肩关节撞击症包括外撞击和内撞击,而无论是外撞击还是内撞击都会造成肩袖的部分损伤甚至全层损伤,所以肩关节撞击症的早期预防对于防止肩关节进一步损伤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周玺 《工企医刊》1995,8(3):78-79
肩关节(?)(?)炎是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炎症。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或肩凝症,属祖国医学中的痹症。它是以肩部疼痛,活动时加剧,外展、后伸、旋转活动受限为主症。是中老年人常  相似文献   

4.
王锋  萧峰  步海玲  王雷  付琳 《智慧健康》2023,(22):160-163+168
目的 明确定点介入注射青藤碱在卒中后肩关节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寿光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8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定点介入注射青藤碱。通过观察患肢肌力、肩部疼痛及活动度,采用FuglMeye法评价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及活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在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上肢肌力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定点介入注射青藤碱能有效缓解卒中后肩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动一直是年轻人喜好的项目。但不当运动易造成肩袖损伤,影响上臂活动。本研究对比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与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02-01-2018-02-15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撕裂大小、年龄和Bigliani分型等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全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每组39例。小切口组行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复术,全关节镜组行全关节镜下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2和24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1年肩部肌力(外旋、内旋、外展)恢复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外旋、内旋、外展)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UCLA)。结果全关节镜组术后12hVAS评分为(3.65±1.70)分,低于小切口组的(4.72±1.85)分,t=2.660,P=0.010;术后24hVAS评分为(1.21±0.73)分,低于小切口组的(1.86±1.05)分,t=3.174,P=0.002。术后1年全关节镜组肩部肌力外旋评分为(4.86±0.24)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57±0.35)分,t=4.268,P<0.001;内旋评分为(4.77±0.34)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50±0.46)分,t=2.948,P=0.004;外展评分为(4.63±0.28)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15±0.42)分,t=6.062,P<0.001。术前全关节镜组肩关节外旋(t=0.450,P=0.654)、内旋(t=0.280,P=0.781)、外展(t=0.192,P=0.848)活动度与小切口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全关节镜组肩关节外旋(t=0.457,P=0.649)、内旋(t=0.271,P=0.787)、外展(t=1.478,P=0.144)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全关节镜组功能评分为(8.41±2.67)分,高于小切口组的(6.84±2.16)分,t=2.855,P=0.006。前屈曲力量评分为(4.83±1.30)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28±1.02)分,t=2.079,P=0.041。向前屈曲活动评分为(4.55±1.26)分,高于小切口组的(3.87±1.05)分,t=2.589,P=0.012。结论与小切口肩袖修复术相比,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可减轻术后疼痛,有效改善患者肩部肌力及肩关节活动,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肩袖愈合患者采用聚焦冲击波治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9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肩袖愈合患者共计31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被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焦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采用加州大学(美国)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98.71%)治疗优良率为9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后伸、前屈、外展活动度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伸(30.16±5.97)°、前屈(128.67±15.34)°、外展(118.24±16.49)°,高于对照组的(21.31±5.76)°、(111.24±14.32)°、(100.41±14.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疼痛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8.23±1.24)分、疼痛(7.96±1.13)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1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康复疗法配合复合抗肩扳法对肩凝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医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肩凝症粘连期(冻结期)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合抗肩扳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肩关节VAS评分、肩部活动功能及成本-效益。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局部形态、总分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评分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疗程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独应用传统康复疗法相比,传统康复疗法配合复合抗肩扳法可提高肩凝症患者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疼痛度,成本-效果较低,缩短疗程,比较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随访6个月,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0.2±6.4)分,循证护理组为(90.6±7.2)分。循证护理组患者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旋、外展、后伸、屈曲的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短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主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康复治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治疗),各25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周后疼痛程度,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主动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治疗1、3周后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主动肩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能加快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肩周炎通过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运用温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肩关节前屈、后伸与外展等关节活动度上,观察组治疗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肩周炎通过温针灸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疼痛度,改善关节活动度,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启群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487-1488
目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以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7年7月到2010年12月所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置换组患者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固定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中,外展外旋功能置换组均较固定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前屈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当中,置换组患者效果优于固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洗对策腋窝和拿重物指标当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者活动能力方面,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要优于锁定钢板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对今后患者的生活较好,可对两种手术疗效的比较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角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关节松动术配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肩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  相似文献   

13.
周波 《现代保健》2014,(23):103-105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一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肌力、稳定性、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平均活动度等5个评价肩关节功能的指标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可以在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患者中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稳定内固定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关节镜通过带线锚钉对Bankart损伤及合并损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治疗的肩关节前脱位24例患者实施资料调查与研究,患者均经过关节镜引进带线锚钉技术进行治疗,目的是修复患者Bankart损伤及合并损伤.对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情况加以分析,评估患者损伤部位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肩袖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并于治疗后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关节功能评定结果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老年肩袖损伤临床有效,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结合治疗者5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细菌学检查复常时间等临床各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优,且以研究组RV/TLC为(0.41±0.02)%、FEV1/FVC为(0.67±0.12)%的优化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经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后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将于关节镜辅助下实施切开治疗的45例设为A组,将开展全肩关节镜切开术的45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UCLA评分与ASE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VA 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与A组的6.67%则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全肩关节镜切开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与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8.
李孔健  黄芳 《现代医院》2012,12(2):46-48
目的总结AO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人进行AO锁骨钩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优41例,良2例,差1例。优41例术后病例肩关节形状正常,无异常隆起,按压锁骨远端按琴征消失,肩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活动均正常,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良2例出现肩峰下撞击征,差1例为取出内固定后再脱位,重新行手术治疗并修补喙锁韧带,术后16个月拆除内固定后脱位无再发。结论该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少、固定可靠、疗效好、不损伤关节面、对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帮助,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卢宇  宋美春  谭颖  徐君 《医疗装备》2004,17(1):22-23
目的 :探讨肩关节松动术功能锻炼物理疗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集的 70例冻结肩的患者 ,分为甲、乙两组 ,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甲组 4 0例 ,应用肩关节松动术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综合治疗 ;乙组 30例 ,单纯应用物理疗法治疗 ;对两组治疗效果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 :甲组 4 0例 ,治愈率 80 % ,显效率 95 % ,乙组治愈率 6 0 % ,显效率 79%。经统计处理P <0 0 1,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Neck pain is the most frequently reported feature in connection with whiplash injury, but it is also a common complain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include an unexposed comparison group when evalu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ck pain and a previous motor vehicle crash (MVC). To determine whether exposure to a rear-end collision, without or with whiplash injury, i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neck or shoulder pain, a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persons covered by traffic insurance at one of the largest insurance companies in Sweden. Claim report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eriod November 1987 to April 1988. Drivers exposed to a rear-end collis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without reported whiplash injury (n = 204) and with reported whiplash injury (n = 232). Two comparison groups, unexposed to MVCs, consisting of 1599 and 2089 persons, were selected with consideration taken to the age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in the exposed subgroups. A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neck or shoulder pain and other subjective health complaints was mailed to all the study subjects at follow-up in 1994, 7 years after the rear-end collision. The relative risk of neck or shoulder pain at follow-up was 1.3 (95% CI 0.8-2.0) in the exposed subjects without whiplash injury compared with the unexpose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e risk in subjects with whiplash injury was 2.7 (95% CI 2.1-3. 5).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no increased risk of future neck or shoulder pain in drivers who did not report whiplash injury in connection with a rear-end collision 7 years earlier. In drivers with reported whiplash injury, the risk of neck or shoulder pain 7 years after the collision was increased nearly three-fold compared with that in unexposed sub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