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全德  陈奎 《新中医》2005,37(9):64-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6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单纯应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处方:生大黄、芒硝、厚朴、枳实、丹参、赤芍、桃仁、瓜蒌子、黄芩、金银花)。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率为97.2%,平均治愈时间为10.6天;对照组治愈22例,治愈率为81.5%,平均治愈时间为21.3天。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2.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配合中药大承气汤加味胃管注入加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无效1例,治愈率97%。治愈时间6~17d,平均10d.对照组治愈27例,无效7例,治愈率79.4%。治愈时间10—28d,平均20d。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增液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6.43%;治愈时间5d~15d,平均8d。对照组治愈23例,无效5例,治愈率82.14%;治愈时间8d~24d,平均17d。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及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32例采取西医保守疗法,观察组32例采用中药介入配合西医保守疗法,两组均行舒适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优于单纯西医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腹胀消失、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痊愈率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将55例术后肠粘连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用西医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粘连松解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3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回顾性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综合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综合组除采用西医治疗外,联合给予大承气汤、针刺、穴位注射,外敷金黄膏或芒硝等非手术治疗。结果:第1天胃肠减压量综合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组(P0.05);肠鸣音恢复、梗阻缓解、及梗阻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胃吻合瘘的疗效。方法:西医治疗组16例均行胸腔引流、禁食、输液及肠道营养液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8例除上述治疗外,每日再经营养管中注入药汤剂。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组18例,治愈16例,治愈率88.9%,平均愈合时间18天;西医治疗组16例,治愈9例,治愈率56.3%,平均愈合时间45天。结论:食管胃吻合瘘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中医药导报》2011,17(1):47-4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6.9 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3 d(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经验。方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症状缓解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人联合西医外科常规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临床效果。方法:80例EPI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联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患者5天内胃肠减压量的比较;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5天内胃肠减压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医外科常规保守治疗EPII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宇  刘晓虹  蒋敦厚  黄艳 《新中医》2007,39(1):13-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97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痊愈3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19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功能恢复汤保留灌肠及口服,对照组15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无效1例,治愈率95.7%,平均治愈时间8.05天;对照组治愈12例,无效3例,治愈率80%,平均治愈时间12.98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在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中应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86例临床病例观察分析,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1997年6月-2011年9月共收治86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液平衡、应用抗生素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治愈时间为(9.23±3.12)天。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愈35例,治愈率81.40%,治愈时间为(13.23±4.10)天。在治愈率与治疗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B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有9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66.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疾病,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经验。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症状缓解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加味小承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治军  张祖清  卫常委 《陕西中医》2010,31(9):1157-1158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加味小承气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5例,用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1d,治愈率97%,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1d,治愈率82%,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比单纯西医对照组有明显优势,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降低病人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将5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即在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方消胀汤,对照组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天好转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疗程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勇  娄静  毕德明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70-70,7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例患者均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针灸、芒硝外敷及中药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恢复正常肠道功能,住院时间6~12天,平均10天,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疗程明显缩短,避免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20.
陈琴银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1):167-168
目的: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总结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1月至2008年4月间住院的16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结果:16例病人均经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平均治愈时间17天,无1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于术后5~12天,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采用保守疗法多数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