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可经输血传播。泰兴市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近20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市HBsAg阳性率农村人群可达20%,城镇人群也有10%。为减少疾病经血传播,本医院血站坚持对献血员进行筛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的家庭内传播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110003)王占英,王静艳,刘庆成,李颖辽宁省防疫站慢性病科张世博输血及血液制品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已被证实.至少有85%~90%的输血后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由于输血和血...  相似文献   

3.
常德市1995年供血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关学芳,滕新民,黄升忠输血是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毒(HC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开展对供血人员HCV抗体(抗-HCV)的筛检,可以有效地减少输血后丙肝的发生。为此,我们对1995年本市28...  相似文献   

4.
1990-1993期间,我院共上治各型病毒性肝炎579例,其中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58例占10.0%。该组病例中54例为输血后肝炎(PTH),占丙型肝炎总便数的93.10%,占此间全院输血5177人的1.04%。结果表明: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与输血有关。本组58例丙型肝炎临床分型;急性丙肝50例,慢活肝化3例,肝癌2例,其中急性丙肝占86.19%。  相似文献   

5.
A、B、O、AB四种血型HCV感染情况调查轩勤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全国许多地区相继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血站或单采浆站。有报道丙肝流行主要发生在单采浆及输血球人员中。为探讨丙肝传播与流行规律,我们对不同血型献血员HC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为非肠遘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它与输血有关,lO~15%存在母婴、夫妇间的传播.丙肝的危害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近年来我国已莲步开展丙型肝炎的检测.现将作从1993年6月到1994年8月检测的1700倒血液标本的抗--HCV进行分析,以图对丙肝的传播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丙肝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及注射途径并易发展为慢性的病毒性肝炎。随着人们对丙肝认识的加深,诊断技术的改进,临床上丙肝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大部分丙肝得不到早期诊断及治疗。常于体检或诊治其它疾病时偶尔发现。为提高丙肝早期诊断率,减少丙肝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现就丙肝误诊原因及对策分析总结如下:1 对丙肝认识不足 自1989年choo等证实经血液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为丙肝病毒(HCV)以来,人们对丙肝的发生、发展才有了较全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慢性肝炎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乙肝。的确,乙肝占据了慢性肝炎的半壁江山,其实还有一种病毒性肝炎也会引起慢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主要经输血、吸毒等途径传播。目前丙肝主要呈现"三高三低"的特点: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普通大众对其认知率低、筛查率低、治疗率低。正因如此,丙肝得以一步步的往后发展,最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对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善石门县血液安全状况,控制艾滋病、丙肝、乙肝、梅毒等疾病经过输血途径传播。方法调查有偿献血员和无偿献血员的HIV、HBsAg、丙肝、梅毒感染状况;分别对卫生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检验人员、血库工作人员、政府领导和普通居民开展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倡导医院用血来自无偿献血。结果有偿献血员丙肝感染率是无偿献血员的14倍;2007年与2002年相比,住院病人输血率由10.86%下降为3.47%;居民输血风险知识知晓率由以前的54.1%上升为94.7%;医院取缔了输血队,所有临床用血均来自无偿献血。结论通过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干预项目实施,建立了安全用血机制,转变了医务人员用血观念和行为,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等输血性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10.
广西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166例住院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庚型肝炎生期感染指标检出率分别为4.82%,51.20%,13.86%和11.64%,未分病例占17.42%,危险性因素分析表明,乙肝、丙肝和庚肝病人中有较高的肝病史、输血史和手术史。认为乙肝在急性散病毒性肝炎中占重要地位,医源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  相似文献   

11.
输血后丙型肝炎及其检测的评价屈建华丙型肝炎(丙肝)是1989年在日本国际肝炎学术会议上正式命名的一种新型肝炎,是输血后导致肝炎的一个重要病因。随着近年单采血浆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单浆血站的建立,这个问题的解决在我国日益重要。据报导,国外献血员丙肝抗体...  相似文献   

12.
临床输血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输血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张秀俊张岚刘显智郭兑山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安全、有效。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及输血不良反应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根据《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及《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院输血科的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临床...  相似文献   

13.
血站可以为医院提供需要的血液制品,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医院和血站间的沟通管理,可以为医院及时获取临床输血相关服务和信息创造有利的条件,是满足医院临床输血需求的重要方式。该文以临床输血安全应当加强医院和血站沟通管理为题,首先论述加强医院和血站沟通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加强医院和血站之间沟通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监管机制、建立沟通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建立信息联动机制等,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经双重筛检后医院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结果 双重筛检后医院内输血后丙肝的感染率为4.95%,与单次筛检相比输血后丙肝的感染率下降了80%,但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相比,感染率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血源进行双重筛检可大大降低输血后丙肝,需加强更灵敏可靠的筛检方法的研究,以及大力提供义务献血对预防丙肝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医院输血科是收集医院各科、急危症输血患者血液的科室,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生物传染源属生物安全等级二级,输血科检测人员长期接触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时,它们都是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具有极大生物危险的感染性致病因子,医务人员应切实强化生物安全意识,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的控制,临床实验室应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手抓,严格施行有效的血站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为了进一步了解临床输血科生物安全方面问题,对我们所处地区具有输血科12家医院进行生物安全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慧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4):190-191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但也可能引起疾病血源性传播。然而输血并非是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梅毒等传播的唯一途径。因此,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及时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的感染状况,对防范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对医院5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医院性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调查分析。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4例,感染率为6.90%;丙肝病毒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20.69%。随透析次数的增加,丙肝病毒的感染机率明显增加。提示血液透析患者接受疫苗免疫的重要性。由于透析前患者接受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调查者中有34.48%的患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远低于丙型肝炎。指出了血液透析是传播病毒性肝炎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配对混合初检及其阳性拆对复检法筛查献血员抗-HCV周水华,周艳辉,张水波(湖南省湘潭市中心血站411100)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原,筛查携带HCV的献血员是控制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生的关键措施。血站都要开展对大批献血员筛查...  相似文献   

19.
当前防止医院感染、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所致的感染、避免医疗纠纷在各医院正受到广泛的重视,通过血源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医院感染不可忽略的内容。输血虽然是传播HBV、HCV、HIV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除血站严格检测血源外,对住院患者术前、产前、输血前进行经血传播疾病检测,了解患者传染病的感染情况,减少和避免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均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院术前、产前、输血前患者珊8A异、抗-HCV、抗-HIV、梅毒的感染病情,对2004~2005年7115例患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孟毓  聂军  岳献荣  曹琚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38-16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河南省的元偿献血事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新乡地区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为了防止输血传播疾病,目前,我国规定对献血者血液必须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5项检测。为进一步了解无偿献血者状况和不合格原因,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输血途径感染病毒性肝炎,现将新乡血站2002-2007年11月份血液ALT、HBsAg、抗-HCV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