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波波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072-3073
目的:探讨保留双侧卵巢的子宫次全切除与全切除术后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保留双侧卵巢的子宫次全切除、全切除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结果:子宫次全切除、全切除术后患者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E2、P较术前明显下降,较正常对照值亦偏低,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结论:两种术式对卵巢功能均有影响,子宫全切除术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情况,对慎重切除子宫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单纯子宫切除的患者,按术后随访年限随机分3组.术后1年为Ⅰ组,术后1~3年为Ⅱ组,术后3年以上为Ⅲ组.每组各20例,均于术前月经第3天检测1次6项生殖激素作为术前激素水平基础值,与术后1年内、1~3年、3年以上检测6项生殖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年内FSH、LH水平升高,E2、P、T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3年内,FSH、LH水平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3年以上,FSH、LH水平升高更加明显,E2水平下降急剧,明显低于术前激素水平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卵巢血运,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提前进入更年期,所以对子宫切除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前单纯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情况,对慎重切除子宫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0例绝经前单纯子宫切除的患者,按术后随访年限随机分3组。术后1年为Ⅰ组,术后1~2年为Ⅱ组,术后2年以上为Ⅲ组。每组各60例,均于术前月经第3天检测1次6项生殖激素作为术前激素水平基础值,与术后1年内、1~2年、2年以上检测6项生殖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术后评价时间的延长,单纯子宫切除患者的卵巢激素E2、P、T水平呈降低趋势;垂体激素FSH、LH、PRL水平呈升高趋势。结论:西宁地区单纯子宫切除后患者卵巢功能降低,且随着术后时间间隔的延长而日渐明显,西宁地区比平原地区卵巢功能降低时间更早。故因慎重对待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亦应适当行激素替代治疗,在西宁地区激素替代更应提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情况 ,对慎重切除子宫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6 0例单纯子宫切除的患者 ,按术后随访年限随机分 3组。术后 1年为 组 ,术后 1~ 3年为 组 ,术后 3年以上为 组。每组各 2 0例 ,均于术前月经第 3天检测 1次 6项生殖激素作为术前激素水平基础值 ,与术后 1年内、 1~ 3年、 3年以上检测 6项生殖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年内 FSH、L H水平升高 ,E2 、P、T有不同程度下降 ,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 P<0 .0 5 )。术后 1~ 3年内 ,FSH、L H水平明显升高 ,E2 水平明显下降 ,与术前激素水平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 P<0 .0 1)。术后 3年以上 ,FSH、L H水平升高更加明显 ,E2 水平下降急剧 ,明显低于术前激素水平值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P<0 .0 0 1)。结论 :子宫切除术影响卵巢血运 ,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提前进入更年期 ,所以对子宫切除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根治术卵巢移位后卵巢功能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移位对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时行双侧卵巢移位,术后随访患者有无绝经期症状。测定术前、术后血清中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判断术前、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卵巢移位后。未出现绝经期症状,术前、术后血激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卵巢移位手术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8):1144-1145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良性病变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同时行输卵管切除组)60例与对照组(保留输卵管组)6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12个月后相当于月经周期第三天抽血检测血清中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AMH、E2、LH、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MH、E2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FSH、LH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输卵管切除并未增加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全子宫切除术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但同时行除输卵管切除并未增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故如果预防输卵管癌、卵巢浆液性癌或预防输卵管积水可以行子宫切除同时切除输卵管。  相似文献   

7.
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捷  赵淑华  田雪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49-395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保留双侧卵巢者(Ⅰ组)及保留单侧卵巢或部分卵巢者(Ⅱ组),分别在术前、术后2年进行调查,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选取同期每年例行一次体检的妇女20例(对照组)。结果:术后2年更年期症状出现的比率,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3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2年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血清FSH、LH水平升高,E2、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保留卵巢的血供,使保留卵巢的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8.
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2种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栓塞组)和子宫切除术组(切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中生殖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监测卵巢排卵功能,比较每组之间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栓塞组FSH、LH、E2水平与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术后FSH、LH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1),E2水平较术前降低(P<0.001);栓塞组术后FSH、LH及E2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明显,子宫动脉栓塞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行单纯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行改良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对照组(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每组39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术后发热及卵巢功能、更年期症状、性生活质量等.结果 对照组失访3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术后发热、术后性生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 22.22%(8/36)] (P< 0.01).研究组术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动脉卵巢支检出率为100%.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子宫动脉卵巢支的血流基本不受影响,术后近期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对性生活无明显影响.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及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子宫良性病变在 4 5岁前行子宫切除 ,保留双侧卵巢的 36例为A组 ,保留单侧卵巢的 2 5例为B组 (两组术后时间均为 5年 ) ,选取正常妇女 2 3例为对照组 (C组 )。观察更年期症状、性欲、阴道涂片及卵巢激素的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 ,A组更年期症状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组所有症状均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组FSH、LH上升 (P <0 .0 5 ) ,E2 进一步下降 (P <0 .0 1 )。FSH与LH同时上升的A组占 2 5 % ,B组占 4 6 .7% ,C组为 0。结论  4 5岁前行子宫切除 ,术后 5年以上的不仅保留单侧卵巢的功能严重衰退 ,即使保留双侧卵巢其功能也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子宫切除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未用激素治疗,术后自愿接受二次生殖内分泌检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切除术;B组行子宫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较A组高(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大,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切除术是尽可能维持女性卵巢内分泌机能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三角形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不切断子宫血管及周围韧带的手术,由此保留完整的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血供不受影响,卵巢功能不会受损,对提高子宫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0年行三角形子宫切除术,并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测定术前、术后血清E2、FSH、LH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 ,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如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本文旨在对子宫切除后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 ,卵巢体积 ,生殖激素进行临床观察 ,以探讨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选择 1995年 1~ 12月 ,年龄小于 4 0岁 ,因子宫良性病变在本院行子宫切除保留双侧附件的患者 30例为全切组 ,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年龄相同的患者 30例为剔除组。本院进行妇科普查 ,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 30例为对照组。全部人员近 3月内无性激素使用史 ,无内外科合并症。1·2 研究方法 根据K…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龙世娟 《现代医院》2007,7(3):12-1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3组,Ⅰ组60例(34~40岁),行次全子宫切除;Ⅱ组60例(34~40岁),行全子宫切除;Ⅲ组80例(40~42岁)行全子宫切除。同时选择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出现。对照组同期随访2年。结果术后按要求完成24个月随访的共140例,术后3~12个月各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术后24个月Ⅰ组与Ⅱ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Ⅲ组E2、FSH水平术前与术后3~12个月相比有差异(p<0·05)。III组术后24个月时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患者的同期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2年随访,与Ⅰ,Ⅱ组血FSH,E2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40岁以前子宫肌瘤患者无论是次全或全切子宫后2年内卵巢功能无改变;而40~42岁者术后2年卵巢功能有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全子宫切除术及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患者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分别行FSH、LH、E2测定.结果全子宫切除术组术后的FSH、LH明显升高,E2降低,宫腔镜电切术组术后1个月FSH、LH及E2的变化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半年、1年FSH、LH及E2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有显著影响,宫腔镜电切术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子宫大小如2+月孕,无生育要求且具有明显痛经和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和/或腺肌瘤患者1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痛经和经量改善情况. [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10例术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痛经症状(症状轻于术前),经药物治疗后改善.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可尽可能剔除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症病灶,是子宫腺肌瘤和腺肌症患者保留子宫血管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切除前后卵巢血供的变化,在血液动力学水平上了解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子宫全切35例,子宫次全切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2年测定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根据E2术后2年变化情况,将其作为卵巢功能是否减退的依据。将50例病人分为2组:卵巢功能无减退组(Ⅰ组)16人,卵巢功能减退组(Ⅱ组)34人。结果:对手术前两组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的各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发现,仅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Ⅰ组(0·55±0·14)m/s,Ⅱ组(0·45±0·12)m/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的卵巢动脉Vmax、Vmin值下降,RI、PI值升高,两组间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内手术前后卵巢动脉各参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两组间E2[Ⅰ组(75·43±37·11)pg/ml,Ⅱ组(197·85±112·46)pg/ml]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对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卵巢动脉的各血流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切除可导致术后卵巢动脉Vmax、Vmin值下降,RI、PI值升高;术前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低、E2水平高的患者(Ⅱ组)术后卵巢功能明显下降;术前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高、E2水平低的患者(Ⅰ组)术后2年内卵巢功能不受影响。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动脉卵巢支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并参考血清雌二醇水平对预测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影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苗  徐小凤  汤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66-2968
目的:了解两种不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1例30~45岁以下非绝经期妇女因妇科良性疾病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及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月、半年、1年、2年抽血查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和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临床随访。结果: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及血脂TC、TG、LDL、HDL无显著差异,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术后FSH明显增高,E2降低(P<0.05),LH无明显变化(P>0.05),血脂:TC、TG、LDL明显升高(P<0.05),HDL无明显变化,围绝经期症状出现早。结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了子宫、输卵管、卵巢间血管网的完整,不影响卵巢功能及盆底解剖结构,此术式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子宫肌瘤的子宫切除术式及卵巢去留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们对 2 17例子宫肌瘤术后病人进行了 5年随访 ,现将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随访 2 17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 ,其中全子宫切除 (全切 ) 双侧附件切除术 64例 ,全切 保留双侧卵巢 95例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边爱平  赵倩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72-3275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6岁以下因良性疾病需行单纯子宫切除的非绝经妇女70例分为2组,即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组(CISH组)和传统腹式子宫切除组(AH组)各35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年、2年测定外周血中FSH、LH、E2、P、T水平,并对术后更年期症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1年,两组激素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年,CISH组血清FSH升高、E2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LH较术前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AH组FSH、LH升高,尤其是FSH升高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E2明显低于术前(P<0.05),以上指标与CISH组同期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AH组术后2年出现更年期症状及雌激素低落的人数明显多于CISH组。结论:CISH术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相比较好地保护了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