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lR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S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80例例糖尿病者分为两组,A组单服二甲双胍,B组加服阿卡波糖,观察二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但联合组餐后血糖下降明显低于单用二甲双胍组(P<0.02),且糖化血红蛋白亦明显降低。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应用 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对防止并发症可能更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加入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2.3%;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各53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均可起到控制血糖效果,其中阿卡波糖对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好,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给其加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周建党 《吉林医学》2012,33(22):4797-479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单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动态监测血糖、血脂、HbA1c、体重等,2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空腹、餐后血糖、血脂、HbA1c、体重等临床疗效。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分析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胰岛功能、血脂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降糖效果明显,HOMA-IR和HOMA-β显著升高,且TG有下降的趋势, MAGE、3-NT和CRP下降明显。总体说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更有优势,并且可以显著的改善胰岛素相关指标,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好于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分析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胰岛功能、血脂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降糖效果明显,HOMA-IR和HOMA-β显著升高,且TG有下降的趋势, MAGE、3-NT和CRP下降明显。总体说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更有优势,并且可以显著的改善胰岛素相关指标,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好于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超重、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体重指数(BMI)、餐后2 h血糖(2 hPG)、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 PG、Hb A1C、lR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 S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常规剂量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本科室56名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30),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n=28,B组n=28)。A组患者前3个月接受低剂量二甲双胍(500~750mg/d)单药治疗,后3个月转为接受常规剂量阿卡波糖(150—300mg/d)单药治疗。B组患者前3个月接受阿卡渡糖治疗,后3个月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剂量与A组相同。检测两组基线、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①低剂量二甲双胍显著降低了A组(P〈0.01)和B组(P〈0.05)患者的FPG水平;②低剂量二甲双胍降低了A组(P〈0.01)和B组(P〈0.01)患者的HbA1c水平。阿卡波糖只降低了B组的HbA1c水平(P〈0.05);③低剂量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单药治疗能降低餐后2hPG,但是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值。结论: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常规剂量阿卡波糖相比,前者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别使用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配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初发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在每日睡前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不同时点各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FPG、Hb 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 h PG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配合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可结合患者对药物耐受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为这类患者最优化诊疗服务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9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 -IR)、体重及体质指数,同时比较二组服药依从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二组治疗前FBG、2hPG及HbA1 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及 HbA1 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 HOMA -I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OMA -IR值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bA1 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前后体重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漏服率及错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配伍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二甲双胍配伍阿卡波糖方案,且安全性尚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齐昆青  马丽  樊永亮 《医学争鸣》2005,26(16):F0002-F0002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糖耐量异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糖耐量异常并代谢综合征患者48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卡波糖50~100 mg,3次/d,即阿卡波糖组;或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250~500mg,3次/d,即二甲双胍组;疗程均为3 mo.结果:阿卡波糖组能显著控制餐后血糖,疗效优于二甲双胍,且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故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均给予糖尿病健康宣教、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等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期间按时监测血糖浓度并作好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浓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赵贵勇 《甘肃医药》2011,(8):499-50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预混胰岛素(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较单纯使用胰岛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鹤伶 《医学综述》2009,15(20):3196-3197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2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前明显下降,2组间在P2hBG和HbA1c降低程度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P2hBG和HbA1c程度上阿卡波糖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代谢异常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卡波糖组32例和二甲双胍组32例,分别给予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糖(BG)、血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LDL—C)水平等的变化。结果阿卡波糖组餐后2小时血糖(2hBG)下降明显,二甲双胍组体重下降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有相似的降糖作用,均能改善糖代谢、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代谢异常疗效可靠,并且能改善糖代谢、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是延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行之有效的药物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30例肥胖T2DM确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与对照组65例(单用二甲双胍),对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及体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92%vs86.15%,X2=7.671),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与对照组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T2DM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使体重减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