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碳点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粒子,与传统的量子点相比它具有优良的光学性和小尺寸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它的制备方法既简单又容易,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药物检测,药物载体与传输等与其相关的领域,尤其在蒙药研究方面也在应用,荧光碳点可以说是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碳纳米材料之一。本文结合了近几年来人们对于荧光碳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蒙药最新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碳点是以中草药为前驱体制成的碳点,其制备工艺与碳量子点相似,因而也称中草药衍生碳量子点。中草药碳点不仅有原料广泛、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还有止血、消炎镇痛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可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大、小分子和离子的检测等领域。对中草药碳点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上述领域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系统概述,并对中草药碳点在后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与关键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研究红花的生物学特征、药效和现代制剂的发展。方法对关于红花的生物学特征、药理功效、现代制剂的发展和前景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红花的化学成分接近60余种,药理功效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现代制剂在临床应用很广。结论:红花及其成分的药理作用应用广泛,毒副作用很小,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功效和开发现代制剂系列产品,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沙氏鹿茸草是玄参科鹿茸草属半寄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是中药"炎宁颗粒"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关于沙氏鹿茸草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在分子生物学及功能基因组方面的研究基础还很薄弱,目前尚无沙氏鹿茸草相关内参基因的研究报道。为了筛选沙氏鹿茸草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保证基因表达结果的可靠性,该研究以沙氏鹿茸草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来自沙氏鹿茸草转录组数据的6个内参基因(UBQ,GAPDH,AP-2,ACT,TUB,CYP)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及接种丛枝菌根Rhizophagus irregularis条件下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GeNorm, 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综合评价6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6个内参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TUB,GAPDH的分析结果接近且表达最稳定,而ACT的表达最不稳定。研究结果为今后沙氏鹿茸草寄生和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鹿茸是名贵的传统中药,是"东北三宝"之一,具有壮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鹿茸用于医疗保健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鹿茸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本文就近年来对鹿茸的古代炮制方法和现代炮制法(包括药典法、岭南法、乳制品、文帮炮制法、彭氏炮制法和鹿茸粉),无机元素、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多肽等化学成分和神经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新型荧光探针量子点在生命科学和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了新型荧光探针量子点在生命科学和药学中的应用。方法查阅近几年有关量子点作为荧光染料的文献。结果概述了量子点的光学特点,总结了量子点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问题及其在细胞标记、活体和组织成像、组合标记等生物学中的应用。结论随着技术的发展,量子点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5)
鹿茸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传统中药材。该文对鹿茸不同区段的水溶性成分含量及其主要药效进行综述,发现水溶性成分含量在鹿茸不同区段呈现从上至下递减的规律,这与鹿茸从上至下的多种药效的递减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王楠  高晓霞  代子彦  郝晋琪  秦雪梅 《中草药》2017,48(22):4784-4790
鹿茸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使用广泛且临床应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及近现代文献,对鹿茸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实际药效-活性成分-药材质量相联系的研究思路,寻找鹿茸药材的质量标志物,以期对中药复方龟龄集中鹿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鹿茸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鹿茸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比较复杂。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鹿茸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研究进展以及鹿茸对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血液成分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茯苓Poriacoco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在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效、传统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加工方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茯苓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茯苓质量评价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鹿茸Cervi Cornu Pantotrichum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常被用作补益类中药使用。由于鹿茸的基原复杂,规格多样,加之功效物质不明晰,因而鹿茸产业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对不同鹿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形态、不同加工炮制方式、不同部位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开展鹿茸在医药和功能食品等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杜马斯定氮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测定并比较了梅花鹿毛桃茸、二杠茸、三岔茸中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9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质量。结果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在毛桃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40 mg/g、44.82%、42.24%、23.23%、6 234.69 mg/kg、145.69 mg/g、55.12 mg/kg、2 271.87 mg/kg、0.74 mg/g;在二杠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14 mg/g、52.12%、48.57%、21.50%、8 684.27 mg/kg、126.40 mg/g、76.14 mg/kg、3 438.37 mg/kg、1.94 mg/g;在三岔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64 mg/g、51.86%、45.49%、22.31%、9 100.78 mg/kg、138.36 mg/g、70.75 mg/kg、2 507.82 mg/kg、1.84 mg/g。结论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有差异,PCA结果显示,二杠茸质量最好,三岔茸次之,毛桃茸质量最差。该研究为不同形态鹿茸质量评价及分等、分级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鹿茸饮片的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和标准化的鹿茸饮片DNA条形码鉴别方法,并分析鹿茸药材原动物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通过下载GenBank鹿类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I(COI基因,经比对分析,在靠近COI 基因5′端设计了一对鹿科动物DNA条形码通用引物,对来源于鹿科动物3个属共计19份样本的鹿茸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通过遗传距离和分子系统树分析显示DNA条形码鉴别方法能够在属水平和种水平将鹿科3属9种鹿成功的鉴别开来,对90%的鹿茸样本可进行有效地鉴定,而梅花鹿、马鹿中各一个样本未得到准确鉴定,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所建立的鹿茸药材DNA条形码鉴别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正品鹿茸马鹿和梅花鹿及其混伪品进行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4.
鉴于鹿茸质量控制存在基原复杂、品种混乱,质量评价标准匮乏等问题,鹿茸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提出及鹿茸中一些相对特异的化学成分逐渐被科学家们发现,为鹿茸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契机。详细概括了目前鹿茸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深度辨析了鹿茸Q-Marker的筛选原则,确定其Q-Marker为羟脯氨酸、硫酸软骨素和γ-氨基丁酸,系统构建了鹿茸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推动鹿茸质量控制标准提升和规范鹿业市场提供了保障,有利于鹿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龚伟  李峰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2):2326-2329
目的: 考察8种不同规格鹿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并对8种不同规格鹿茸进行等级划分。 方法: 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8组不同规格鹿茸组。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给予8种不同规格鹿茸,给药12周后,观察不同规格鹿茸对大鼠骨密度、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以不同组大鼠的骨密度,血清中ALP,BMP-2,BGP含量为影响因素,对8种不同规格鹿茸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给药12周后,不同规格鹿茸均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中ALP,BMP-2,BGP含量,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且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商品鹿茸药材质量划分相似。 结论: 不同规格鹿茸对去卵巢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均有拮抗作用,且作用强弱与商品药材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鹿茸饮片指纹图谱,并测定核苷类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CA),比较鹿茸饮片中6种核苷成分(尿嘧啶、腺嘌呤、次黄嘌呤、尿苷、肌苷和鸟苷)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对16批不同批次鹿茸饮片6种核苷类成分进行测定,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版)"进行评价,并结合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4种饮片(蜡片、粉片、纱片和骨片)进行区分与比较。结果建立了鹿茸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达0.960以上,确定了6个共有峰(尿嘧啶、腺嘌呤、次黄嘌呤、尿苷、肌苷和鸟苷)构成鹿茸饮片的特征峰,尿嘧啶、次黄嘌呤和肌苷是差异性化合物,可作为鉴别和区分鹿茸饮片质量控制指标。结论该法所建立的鹿茸核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6种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可更好控制其质量,对鹿茸饮片的鉴定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及验证梅花鹿和马鹿茸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筛选方法。方法:采集梅花鹿茸、马鹿茸、鹿茸混淆品、香港市场流通的鹿类产品、非鹿科动物、植物和真菌类样品。对鹿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排序,设计及筛选特异性引物,采用特异性PCR对样品进行区分,并进行条件优化和方法学验证。结果:共收集77份样品,对87份线粒体基因组DNA排序并设计9个特异性引物组合。经验证后,CNIP-f/CNIP-r和CELA-f/CELA-r分别选作梅花鹿和马鹿的特异性引物组合,通过PCR可获得223 bp的梅花鹿和248 bp的马鹿特异性条带,作为区分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依据。结论:该方法能作为中药鉴别的补充方案,用于质量控制中涉及动物制品的种属,进一步完善鹿茸饮片鉴别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孙伟丽  赵海平  王雪华  李光玉 《中草药》2019,50(20):5047-5053
目的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鉴定不同区段鹿茸差异代谢小分子物质,结合组织学形态观察,分析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途径。方法梅花鹿标准三叉茸冻干处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表现,从上至下分为3个区段,分别为VAU、VAM和VAB,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及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解析鹿茸不同区段之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共鉴定出鹿茸中代谢小分子物质124种,基于差异代谢物中差异倍数(FC)数值高于2.2进一步筛选出在鹿茸不同区段相对含量差异较大的16种物质,分别对比了不同区段中各物质的相对含量。结论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冻干鹿茸代谢小分子物质组成,通过相邻分区比较发现,各分区之间内源性代谢物有一定差异,为揭示其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探讨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鹿茸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氨基酸、核苷组分、磷脂组分、胆固醇及多胺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性蛋白质及总磷脂含量;以测定的这些营养成分含量作为分析数据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规格及不同品种鹿茸之间氨基酸总量、总磷脂、磷脂组分、多胺无显著差异(P0.05),马鹿三岔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马鹿其他规格及梅花鹿所有样品的含量(P0.05),梅花鹿二杠侧枝二茬中核苷含量高于马鹿及梅花鹿二杠主枝头茬、三岔头茬,有显著性差异(P0.05),马鹿四岔中水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他规格马鹿、梅花鹿二杠主侧枝头茬及三茬有显著性差异(P0.05),马鹿单门及四岔胆固醇含量与梅花鹿二杠侧枝二茬、三岔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不能将马鹿茸和梅花鹿茸分为两大类,有交叉聚类现象,评价指标不同,聚类分析结果也不同。结论:应用方差分析技术及聚类分析法评价鹿茸的质量,具有可靠性,为鹿茸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