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以下简称"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有效措施,降低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提高其工作投入提供建议。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用通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共发放问卷930份,回收有效问卷926份,回收率为99.6%。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投入得分为2.98±1.04,职业倦怠得分为2.38±1.01。男性职业倦怠高于女性(P0.05)。30岁的个体成就感较低,50岁人群的工作投入得分最高(P0.05)。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和人格解体得分最高,医生情感耗竭得分最高,预防保健个体成就感最低;医生工作投入得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工作投入、活力、奉献与职业倦怠、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消极工作)呈负相关,专注与个体成就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医生的情感耗竭水平最高,护士消极工作情况最严重,预防保健人员的个体成就感最低;医生的工作投入最高。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呈部分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中学体育教师的组织支持感现状,并考察其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调查陕西省532名中学体育教师,运用SPSS 19.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F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1中学体育教师的组织支持感水平较低,并且低于主科教师的组织支持感水平(t=12.27,P0.05)。2中学体育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在职务、获奖、职称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2.21,F=8.92,P0.05)。3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5);工作支持、价值认同均是情感耗竭、低成就感的有效预测变量(R~2=0.36,0.29),工作支持、价值认同、利益关心是人格解体的有效预测变量(R~2=0.42)。结论中学体育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不容乐观,其加剧了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增强组织支持感是激励中学体育教师积极投入教学、降低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及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市6所医院的肿瘤科护士304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社会人口学信息、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离职倾向。结果离职倾向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呈正相关,与成就感低落、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P0.05);工作满意度与成就感低落呈正相关,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呈负相关(P0.05);情绪耗竭与去人格化倾向呈正相关,与成就感低落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工龄、工作满意度、成就感低落、情绪耗竭是预测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有直接效应(P0.05)。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的直接效应为-0.687,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直接效应为-0.374,工作满意度通过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间接效应为-0.063,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总效应为-0.437;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直接效应为0.092。结论肿瘤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有较高的离职倾向,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有正相关关系,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有负相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在社区医务人员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组织承诺量表、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量表以及离职意愿量表对衡阳市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34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运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不同职位的社区医务人员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仅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倦怠、组织承诺及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两两之间均相关(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职业倦怠、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直接效应均显著(β=0.32,P0.05;β=-0.56,P0.05;β=-0.13,P0.05),组织承诺通过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影响离职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β=-0.11,P0.05;β=-0.29,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组织承诺既通过直接路径影响离职意愿,也通过对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医生职业倦怠、抑郁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职业倦怠的交互作用,为改善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应用《职业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河南省郑州市某市级医院382名医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情绪稳定性呈中度正相关(r=0.566,0.417,P0.01),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内外倾向性呈负相关(r=-0.419,-0.308,P0.01)。抑郁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格内外倾向性对职业倦怠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其中抑郁倾向的主效应呈现显著正相关(β=0.546)。低自我效能内向医生的倦怠感高于低自我效能外向和高自我效能的医生(P=0.001,0.040,0.023)。抑郁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格情绪稳定性对职业倦怠的交互作用显著(P0.01),其中抑郁倾向的主效应呈现显著正相关(β=0.521)。低自我效能情绪稳定医生的倦怠感高于低自我效能情绪不稳和高自我效能情绪稳定的医生(P=0.000,0.032)。结论自我效能感较低、性格内向的医生职业倦怠相对较强,性格内向不稳的医生在经历抑郁倾向时受倦怠的影响较大,在面临工作挑战或压力时,随着抑郁倾向程度的增加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级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为降低职业倦怠、调动护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某区属3家二级公立医院的374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取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374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情感衰竭9.61±4.36、去人性化3.76±2.42、成就感降低6.36±3.94。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职业评价22.66±4.86、社会支持15.68±2.91、挫折应对20.06±3.34,离职倾向得分为10.30±3.31,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r=-0.522,P0.01),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性(r=0.521,P0.01);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511,P0.01)。职业认同感在薪酬公平感与离职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01%。结论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在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提高职业认同感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稳定护士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2019年7—12月运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3家市级三级甲等医院503名正式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组织支持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科室、性别、婚姻状况的护理人员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及抑郁倾向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科护理人员的抑郁倾向得分最高(19.09±10.71),女性护理人员的抑郁倾向得分(18.21±11.47)高于男性护理人员(17.87±11.54);未婚护理人员抑郁倾向得分(18.84±12.44)高于已婚护理人员(18.27±12.21);各科室护理人员组织支持感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抑郁倾向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职业倦怠总分与抑郁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325,P0.05)。结论职业倦怠在组织支持感和抑郁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护理人员组织支持感对抑郁倾向起到直接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自贡市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离职倾向现状,分析其离职倾向在不同个体与工作特征上的差异,为降低离职倾向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4—5月采用离职倾向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四川自贡市6家市属三级公立医院的133名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离职倾向总均分为2.11±1.02,26.3%的调查对象离职倾向得分均值大于量表中值3;调查对象中男性离职倾向显著高于女性(t=2.814,P0.01),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F=4.878,P0.01),单身人士高于已婚人士(t=3.125,P0.01),低工作收入者高于高工作收入者(F=4.484,P0.05),低工作年限者高于高工作年限者(F=2.747,P0.05),无职务者高于有职务者(t=3.371,P0.01),无事业单位正式编制者高于有编制者(t=2.243,P0.05),来自专科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离职倾向高于来自综合医院者(t=2.145,P0.05)。结论 自贡市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离职倾向,男性、低龄、单身、低工作收入、低工作年限、无职务、无编制人员及专科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离职倾向相对较为严重,公立医院管理者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行政管理人员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9.
劳教所警察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劳教所警察职业倦怠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状况量表、Maslach倦怠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贝克抑郁问卷对217名劳教所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性劳教所警察在人格解体维度的得分高于女性劳教所警察(P0.01);在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劳教所和大、中队领导、基层警察得分高于机关科室人员(P0.05);工作年限在31年~的劳教所警察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最低(P0.05),工作年限在21年~的劳教所警察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得分最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劳教所警察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为抑郁、焦虑、工作满意度、工作年限、乐群性和怀疑性。结论应针对劳教所警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院护士心理授权和工作投入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1—12月北京市3所中医院3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授权量表、工作投入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心理授权评分为21.82±4.95,工作投入评分为27.62±8.85,离职倾向评分为4.81±1.6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心理授权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763,P 0.05),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851,P0.01),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79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职称、月收入和每月夜班数均是护士离职倾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护士离职倾向受婚姻状况、职称、平均月收入和每月夜班数等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可通过控制个人夜班次数、改变薪酬奖励制度等方式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从而降低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护士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关系。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2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离职倾向问卷等工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受访者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Maslach常模(P均<0.05),精神质与去人格化、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外向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量表以及离职倾向均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以及离职倾向呈显著正相关;掩饰性与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同时离职倾向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护士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后疫情时期”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倦怠情况和离职倾向。
  方法  便利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299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职业倦怠量表(MBI)、护士离职倾向量表(TIQ)调查护理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
  结果  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9.1%。职业倦怠量表中,87.2%的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耗竭,82.6%的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去人格化,83.9%的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成就感低下。护士离职倾向量表得分显示,25.8%的护理人员离职倾向较低,60.2%的离职倾向较高,13.0%的离职倾向很高。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年限、用工类型、情感耗竭、去人格化能够解释护士离职倾向的27.9%,其中工作年限越长、合同制的护理人员有较低的离职倾向;情感耗竭与去人格化对离职倾向有正向影响(调整R2=0.279,F=29.891,P < 0.01)。
  结论  该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职业倦怠,且离职倾向较高;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部门应该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对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采用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情绪衰竭(β=-0.292,P〈0.01)和情感疏远(β=-0.300,P〈0.01)能显著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绪衰竭(β=0.247,P〈0.01)和情感疏远(β=0.173,P〈0.01)显著增加了医务人员的离职倾向,成就感低落可以预测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β=0.175,P〈0.01)。结论职业倦怠显著降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水平并增加了他们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陕西省7市532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1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症状普遍存在(60.5%),高于主科教师的职业倦怠(t=5.50,P0.05),而且成就感低于主科教师的成就感(t=3.58,P0.05),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分别高于主科教师的情感耗竭与人格解体(t=25.78、2.94,均P0.05)。2职业倦怠在学段、职务、获奖、职称以及教龄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18、2.77,F=4.09,5.37,均P0.05)。3情感耗竭在职务、学段、城乡、职称、教龄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42、-4.78,F=10.97、6.16,均P0.05);低成就感在职称、教龄、学段、城乡、职务及获奖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9、6.08、t=4.65、2.97、4.77、6.95,均P0.05);人格解体在职称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P0.05)。结论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明显而普遍,不同人口学属性教师的倦怠症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士离职倾向现状及职业紧张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6所军队医院护理人员315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离职倾向量表和职业紧张量表进行调查,采取线性回归分析职业紧张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已婚护士离职倾向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护士(18.52±3.50、14.57±3.36,t=9.700,P0.01)。南疆护士离职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北疆护士(18.48±3.18、14.18±3.32,t=11.419,P0.01)。主观收入较好护士离职倾向得分显著低于主观收入一般、较差护士(11.31±3.11、15.67±3.62与18.74±3.27,F=148.224,P0.01)。客观收入4 000元护士离职倾向得分显著高于收入4 000~6 000元和6 000元护士(19.28±3.42、15.45±3.96与12.50±3.61,F=101.705,P0.01)。个体紧张和个体应变资源进入离职倾向得分的回归方程(t=-1.982、2.117,均P0.05)。结论军队医院护士离职倾向受多方面的影响,其离职倾向与职业紧张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科护士职业倦怠、家庭功能、心理韧性和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2019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济南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36名骨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问卷、简易心理韧性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骨科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63.65±4.23,家庭功能得分为7.46±2.35,心理韧性得分为26.29±5.99,抑郁症状得分为6.79±4.46;其职业倦怠与家庭功能、心理韧性均呈显著负相关(r=-0.213、-0.404,均P0.01),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478,P0.01),家庭功能、心理韧性与抑郁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r=-0.489、-0.610,均P0.01),家庭功能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0.597,P0.01);心理韧性与家庭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284,P0.01)。家庭功能在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041,占总效应的8.6%;心理韧性在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01,占总效应的21.1%;家庭功能与心理韧性在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40,占总效应的8.4%。结论骨科护士职业倦怠可以分别通过家庭功能、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家庭功能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7家市级医院807名在编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总分分别为(69.3±18.5)和(36.3±13.7)分,抑郁倾向总分中位数为17.00分。护理人员组织支持感总分分别与职业倦怠总分、抑郁倾向总分呈负相关(P0.01);职业倦怠总分与抑郁倾向总分呈正相关(P0.01)。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对抑郁倾向的变化解释度分别为9.1%和13.1%。结论护理人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倦怠对抑郁倾向均有预测作用;职业倦怠在组织支持感和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心理脱离和职业使命感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以下简称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作用, 为遭受医暴的医务人员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0—11月,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我国16个省份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医暴、离职倾向、心理脱离和职业使命感量表的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 采用中介效应分析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探索心理脱离和职业使命感在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作用。结果共纳入1 090名医务人员, 其中遭受过医暴者600人(55.0%)。医暴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r= 0.27, P<0.05)。经中介效应分析, 医暴对心理脱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 =-0.82, P<0.05), 心理脱离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 =-0.31, P<0.05), 心理脱离在医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25(17.39%)。经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医暴与职业使命感交互项(β =-0.41, P<0.05)以及心理脱离与职业使命感交互项(β = 0.17, P <0.05)对医务人员离职倾向水平有调节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陕西省咸阳市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现状,探讨职业倦怠与职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6—9月选择咸阳市8家二级以上医院共1 163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咸阳市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6.72%,其中成就感降低最严重,评分为22.41±6.15;职业稳定性评分为15.60±3.41,其中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评分为5.54±1.59,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评分为5.40±1.54,寻找其他工作的动机评分为4.65±1.21。男性、年龄≥35岁、本科和离异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较高,而女性、年龄25~29岁、硕士、离异和丧偶护士职业稳定性各维度评分较低。不同科室和岗位的护士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离职意愿Ⅰ和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工龄、职称护士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和离职意愿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呈负相关(r=-0.209,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结论咸阳市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职业倦怠与职业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寻找其他工作的可能性较大。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20.
周广亚 《中国校医》2012,26(6):403-405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抑郁、躯体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和抑郁2因子对河南省32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性别、有无行政职务和职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状况在有无行政职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各因子与抑郁、躯体化相关显著(P<0.05);情感耗竭对躯体化和抑郁有显著的预测效应(P<0.01)。结论高校教师情感耗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因素,降低倦怠,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应从管理情绪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