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常平镇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情况,旨在为开展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常平镇2011年3月7日~2012年3月7日49所幼儿园1000名2~6岁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调查的1000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人数达680例,患龋率68.0%。不同性别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调查共检出1280颗龋齿,中下颌前磨牙发生龋患率最高,达56.0%。不同年龄段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率逐渐增加。结论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提示我们应加强儿童口腔卫生的宣教,培养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等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把口腔保健工作纳人儿童保健范畴,深入开展口腔保健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郑州市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方法选取郑州市2018年2—8月学龄期儿童825名进行口腔龋齿调查,统计口腔龋齿调查结果,并分析针对儿童龋齿问题的防治措施。结果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率为65.33%,其中6岁儿童患龋率为57.14%,7岁儿童患龋率为62.24%,8岁儿童患龋率为76.47%,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男童龋齿患病率(67.66%)与女童(6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磨牙患龋人数为241名,龋齿357颗,占龋齿总数的51.74%(357/690);乳尖牙患龋人数为36名,龋齿36颗,占龋齿总数的5.22%(36/690);乳切牙患龋人数为205名,龋齿218颗,占龋齿总数的31.59%(218/690),恒牙患龋人数为73名,龋齿79颗,占龋齿总数的11.45%(79/690)。龋齿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吃甜食次数<1次,正确刷牙次数≥1次的儿童龋齿患病率低于每日吃甜食次数≥1次,正确刷牙次数<1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郑州市学龄期儿童龋齿患龋率呈高水平,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龋齿多发于第1、2乳磨牙,其发病与口腔卫生行为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淄博市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淄博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2009年1~12月淄博市城区26所幼儿园共8850名3~6岁学龄前儿童接受了口腔检查。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检查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病情况。计算出患龋率。对患者母亲文化程度、吃甜食、刷牙情况和患龋率进行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8850名受检者中,乳牙患龋率为41.84%;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逐渐增加,各年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危险因素在回归分析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较严重,是龋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刘英  马敏  王兵  吴海  鞠宁 《宁夏医学杂志》2012,(10):976-978
目的了解银川市兴庆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特点,并建立银川市儿童龋病防治模式。方法对银川市兴庆区2所幼儿园的720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采用WHO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记录龋失补牙数与龋失补牙面数,实施儿童乳牙龋病综合防治。结果受检儿童中乳牙患龋儿童457名,患龋率63.47%,龋均2.63个,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龋齿充填构成比为9.58%,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充填构成比逐渐增加,少部分儿童乳牙患龋严重。结论银川市兴庆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较早,充填率较低,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2012年3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呈上升趋势。采取龋病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开福区2~4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长沙市开福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长沙市开福区5所幼儿园的459名2~4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调查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59名受检者中,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39.65%和1.32;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均逐渐增加,各年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第二乳磨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构成比为7.57%,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充填构成比逐渐增加.婴幼儿龋患病率为17.21%,男性17.90%,女性16.3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沙市开福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较早,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保护漆duraphat联合口腔健康宣教在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4所幼儿园420名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duraphat涂布牙面,每6个月进行一次,涂氟同时对幼儿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共干预4次;对照组进行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一般的口腔护理。在试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儿童乳牙龋齿情况进行调查,准确统计两次检查的患龋率和龋均。结果试验前,试验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3.05%和(3.04±2.15),对照组患龋率和龋均为62.12%和(3.01±2.31),两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试验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6.01%和(3.56±3.72),对照组患龋率和龋均为78.28%和(4.61±3.01),两组儿童患龋率虽没有明显下降,但试验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升高较对照组缓慢,龋均增加较对照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保护漆duraphat联合口腔健康宣教应用于学龄前儿童乳牙防龋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对乳牙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包头市石拐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情况.方法:对包头市石拐区辖区内4所幼儿园1216名2-6岁集居儿童进行了龋齿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患龋人数451名,患龋率为37.09%,患龋总齿数1260颗,龋均1.04颗,患龋者龋均2.79颗,男、女儿童龋患率无性别差异,学龄前期儿童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城区与乡镇儿童进行比较,城区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乡镇(P<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特别是集居儿童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指导口腔卫生,尽早发现龋齿,给予及时治疗,以减少浅龋发生,杜绝深龋发生.  相似文献   

8.
段瑞凤  孔二延  李军 《包头医学》2011,35(4):197-198
目的:通过对包头市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其龋齿的发病状况,实施预防保健措施,达到对儿童牙齿的保健目的.方法:按WHO龋齿检查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由检查者提问并记录.结果:本市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62.31%,女童的患龋率高于男童.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减...  相似文献   

9.
符云 《医学新知杂志》2013,23(2):114-115
目的 了解河源市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为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对全市幼儿园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由专业的口腔医师对儿童患龋情况进行普查.结果 78所幼儿园共有20320名3~6岁儿童,平均患龋率为55%,3~岁组为32%,5~6岁组为79%,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乳牙龋齿的牙位分布:上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高(23.6%),下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低(2.1%).结论 河源市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有必要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被保健人员及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降低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京广路街道3所幼儿园选取25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口腔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141例患龋儿童,患龋率为54.86%。3~6岁各年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刷牙年龄<3岁儿童患龋率低于年龄≥3岁儿童,每日刷牙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刷牙次数≤1次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1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3次儿童,家长重视口腔健康儿童患龋率低于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与年龄、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甜食摄入次数、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以及家长重视口腔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口腔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