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类似恶性肿瘤侵袭及远处转移等特点的妇科良性疾病.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参与细胞增殖、侵袭及远处转移的重要转导途径,不仅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广泛存在,在异位子宫内膜中也呈异常活化状态.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导致其下游调控因子过度激活,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Janus激酶/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与许多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基因特殊转录活化的作用相关。JAK/STAT途径由一系列特殊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构成,从而导致核内特殊的蛋白与DNA相互作用。在细胞因子作用下JAK被磷酸化和激活,随后活化的JAK使转录因子中的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照致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与JAKs磷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波辐照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途径(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家族(JAKs)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与小胶质细胞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90 mw/cm2的微波一次辐照大鼠20 min,在辐照后不同时相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同工凝聚素(GSA-IB4)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r blot方法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上游分子JAKs在海马脑区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微波辐照后3 h和24 h大鼠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GSA-IB4表达明显增高:Jak1、Jak2、Jak3蛋白磷酸化水平在微波辐照后都有所升高,Jakl于辐照后即刻开始升高,12 h达到峰值,而Jak2磷酸化水平在辐照后即刻就达到峰值,并且24 h内都维持在较高水平,Jak3仅在辐照后3 h以内明显升高,72 h后所有Jak家族成员蛋白磷酸化水平恢复至正常.结论 微波辐照可明显诱导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活化,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的Jak1,Jak2,Jak3磷酸化水平出现不同形式的升高,表现为差别激活,3条SAK/STAT信号通路在微波辐照致小胶质细咆活化过程可能具有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钙黏蛋白(T-cad)、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与子宫腺肌病(AM)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10~2013年162例AM及EM住院手术患者的石蜡块,分为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合并组)各54例,另选择同期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54例,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正常子宫内膜Tcad与VE-cad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和合并组在位内膜T-cad的表达率分别为11.11%(6/54)、3.70%(2/54)和11.11%(6/54),与对照组37.04%(2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合并组腺肌病异位内膜、合并组卵巢异位内膜VE-cad的表达率分别为70.38%(38/54)、64.48%(35/54)、42.26%(23/54)和33.33%(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异位囊肿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70.59%(12/17)高于Ⅲ~Ⅳ期的2.70%(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28.57%(4/14)高于Ⅲ~Ⅳ期的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T-cad与VE-cad在各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T-cad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低于正常内膜,而VE-cad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较正常内膜升高,证明两者可能与AM及EM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分别是(65.79±0.13)辉度、(63.22±0.65)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表达分别为(53.98±0.64)辉度、(52.76±0.86)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分别是(65.79±0.13)辉度、(63.22±0.65)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表达分别为(53.98±0.64)辉度、(52.76±0.86)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陈岩  杨庆巅  魏振彤  闫旭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128-4129
目的:研究Ⅰ、Ⅲ型胶原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异位内膜、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和子宫腺肌病肌层病灶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结合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染色结果的灰度值,半定量比较各组间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子宫腺肌病组肌层病灶组织与对照组正常子宫肌层组织比较Ⅰ型胶原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中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比较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比较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型胶原蛋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推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有别于正常子宫内膜其基因组具有自己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是否异常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4-3-3蛋白各亚型mRNA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探讨14-3-3蛋白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4-3-3蛋白各亚型mRNA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结果:14-3-3θ、ε、ζmRNA在子宫腺肌病在位或/和异位内膜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上调。结论:14-3-3θ、ε、ζmRNA表达异常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趋化细胞因子(ENA-78)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和18例子宫肌瘤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分别测定ENA-78的表达。结果:①ENA-78阳性染色定位于腺体细胞胞浆内;②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ENA-7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不同月经周期中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组织中ENA-78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A-78在子宫腺肌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ENA-78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AM)的效果及JAK2、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AM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痛经程度。采用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分评价月经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IL-8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JAK2、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JAK2、STAT3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PBAC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JAK2、STAT3蛋白和m 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能有效缓解AM的痛经、月经量过多,其作用机制与抑制JAK2、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alpha(ERα)、雌激素受体beta(ER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及其对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40例、异位内膜40例、同期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正常子宫内膜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ERα、ERβ和MMP-1的表达。结果:MMP-1和ERα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分别呈高表达和低表达状态,与子宫腺肌病的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异位内膜中ERβ的表达明显高于ERα;MMP-1和ERβ的表达存在相关性;ERα、ERβ和MMP-1在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P-1和ERβ可能共同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在异位内膜中ERβ/ERα比例的变化可能提示局部激素受体微环境的改变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流产(RSA)病因复杂,约50%的RSA患者病因不明,其中由于蜕膜化受损所致的胚胎反复丢失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p53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介导蜕膜化受损从而引发RSA。其中p53/p21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可干扰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使细胞周期进入停滞状态,蜕膜多倍体化障碍,转而促进细胞凋亡,影响胚胎着床。而在雌二醇(E_2)/p5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中,p53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促进植入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LIF,并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为胚胎着床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参与调控p53信号通路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功能异常及p53通路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p53的活性,从而影响蜕膜化及妊娠结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p53蛋白家族及其通路参与蜕膜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COX-2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COX-2和VEGF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4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标本为研究组,30例非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对照组内膜和子宫平滑肌层中COX-2和VEGF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COX-2mRNA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COX-2和VEGF在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内膜,研究组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高于原位内膜(P<0.01)。增殖期和分泌期二者在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泌期二者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内膜的表达均高于增殖期(P<0.05)。COX-2和VEGF蛋白表达存在线性相关(r=0.787,0.562,P<0.01)。RT-PCR检测表明,COX-2mRNA在研究组腺肌病病灶存在高表达,对照组肌层和内膜不存在COX-2mRNA表达。比较对照组正常肌层,腺肌病病灶中VEGF165和VEGF121呈现高表达(P<0.01)。结论:COX-2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细胞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子宫腺肌病、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及细胞凋亡的标记物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中Beclin-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Beclin-1表达随着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下调(P<0.0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微弱表达,在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Ki-67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类似,其发生、发展中自噬基因Beclin-1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健  金仙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32-2136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及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以Survivin、Ki-67为核心的细胞凋亡、增殖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意义。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中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平滑肌组织及对照组18例正常子宫内膜、平滑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腺上皮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为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P=0.017,0.000,0.001,P<0.05);Ki-67表达为异位内膜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P=0.006,0.033,P<0.05),而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P>0.05)。②间质与平滑肌:Survivin蛋白及Ki-67在3组内膜间质细胞中及病例-对照组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urvivin蛋白与Ki-67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表达呈正相关性(r=0.367,P=0.046,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和Ki-67在AM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失衡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袁慧 《疾病控制杂志》2010,14(8):787-790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作为细胞信号传递分子,在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JAK/STAT信号通路在细胞因子信号传递中起主导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国内外研究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或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JAK/STAT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通过JAK2/STAT3途径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加入佛波酯(PMA)及白介素4(IL-4)诱导分化为TAMs,RT-PCR检测TAMs表面分子标记物CD206和CD163的表达;TAMs与肝癌细胞(Hep G2、SMMC7721)在Transwell小室内共培养48h,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抗凋亡蛋白Bcl-2、信号通路JAK2/STAT3以及p-STAT3的表达;加入JAK2/STAT3通路特异性阻断剂AG490进行阻断后,检测相关凋亡蛋白、抗凋亡蛋白表达情况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经PMA及IL-4分化诱导72h,RT-PCR检测其细胞表面CD206和CD16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肝癌细胞(Hep G2、SMMC7721)与TAMs共培养48h,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明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以及信号通路JAK2、STAT3、p-STAT3表达显著升高;AG490阻断JAK2/STAT3通路后,加AG490组肿瘤细胞p-STAT3表达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明显升高,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途径调控肝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β-连环素(β-cateni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因子宫腺肌病于本院就诊并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9例,分为在位内膜组织组及异位内膜组织组;宫颈原位癌患者8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内膜组织中LEF1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组织中LEF1、β-catenin蛋白表达;Pearson法分析子宫腺肌病内膜组织LEF1 mRNA与β-catenin mRNA相关性及与临床特征关系。结果:LEF1、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异位内膜组最高、在位内膜组居中、对照组最低(P0.05)。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LEF1 mRNA与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75、0.658,P0.05),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LEF1、β-catenin阳性表达与LEF1、β-catenin阴性表达者子宫大小/腺肌病灶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LEF1、β-catenin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与抑癌基因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手术切除的73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4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中ZEB1与DAB2I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ZEB1阳性表达率为80.82%,DAB2IP阳性表达率为72.60%;(2)两组中ZEB1与DAB2IP阳性表达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中ZEB1、DAB2IP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痛经、月经异常无关(P0.05),但与患者腺肌瘤大小、肌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4)经多元Cox逐步回归分析:腺肌瘤3 cm、肌瘤深层浸润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中ZEB1、DAB2IP阳性表达率高,其表达水平与肌大小、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评估子宫腺肌瘤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