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促进ECM合成,导致肝纤维化[1].  相似文献   

2.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病及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引起过多的ECM在肝脏沉积所致。现已证实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是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及其激活后ECM异常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多肽,具有活化HSC,促进肝脏胶原基因表达,促进ECM合成等作用,是最重要的促肝纤维化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由于多种损肝因素引起肝脏星状细胞(HSC)的激活,细胞外基质(ECM)过多生长而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NF等促胶原降解减少而大量堆积所致,它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在于肝细胞损伤或坏死对周围非实质细胞的不断刺激,从而导致ECM大量合成与沉积,超过其降解速度,由此造成肝细胞结构的改建与破坏,并逐渐演变成肝硬化,故抗肝纤维化治疗十分重要。西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尚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方法,目前认为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不良反应大,费用高,疗效尚不确切。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中药具有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1]。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最近几年临床治疗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 失衡,ECM过度沉积而发生的,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主要病理过程.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Smads蛋白是TGF-β信号通路传导过程中关键的受体后信使蛋白[1].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肝脏对各种急、慢性损伤产生的一种"创伤-修复"的病理过程,同时也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c,ECM)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发生的重要环节。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启动和持续发展,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体内最强且最广泛的促纤维化介质之一,其能激活HSC,促进表达ECM,是肝纤维化首要的调控因子,TCF-β1的信号转导与调  相似文献   

6.
沈旭  宋兴福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664-3666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在创伤、感染、炎症、血液循环障碍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过度沉积于肝脏所致的疾病.其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1-3],HSC-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转分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活化的HSC可以表达多种细胞外基质如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蛋白(laminin,LN)等,促进纤维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TGF-β)通过打破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的平衡,使得ECM沉积增多,从而在组织的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组织的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特对TGF-β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金荣  林春生 《临床荟萃》2006,21(12):907-908
众所周知,肝纤维化(HF)是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其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导致大量ECM过度沉积。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SC)是ECM的主要来源,在HF的形成、发展和恢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HSC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肝纤维化的发生是由于ECM合成增多,降解减少而在肝内过度沉积所致。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ECM的主要来源,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夏金荣  侯军良  曹树旺 《临床荟萃》2006,21(20):1514-1517
众所周知,肝纤维化(HF)是对各种病因所至的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其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导致大量ECM过度沉积。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SC)是ECM的主要来源,在HF的形成、发展和恢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以HSC为靶点的实验性干预和治疗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现就靶向HSC的抗HF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凹蛋白、生长抑素、姜黄素单独及联合应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种药物分别单独作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大鼠肝星状细胞。再将小凹蛋白分别联合生长抑素及姜黄素作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大鼠肝星状细胞。检测血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含量(CⅣ);MT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生长抑素及姜黄素均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小凹蛋白可增强姜黄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P<0.05),但未观察到其增强生长抑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P>0.05)。小凹蛋白与姜黄素均可抑制TGF-β1表达(P<0.05),两者联用,抑制作用更强(P<0.05)。结论抑制TGF-β1可能是姜黄素与小凹蛋白抗肝纤维化的共同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TGF-β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高表达具有促组织发生纤维化的病理作用,且与病理上肝纤维化程度相平行。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涉及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之间的作用,肝脏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TGF-β1和TIMPs是HSC的早期“启动”的后期的“持久化”过程中关键因子,Kim KH等应用TGF-β1 siRNA修复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使工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柴胡、红花、川芎3种中药单体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将3种中药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酶、Ⅳ型胶原含量;MTT法检测HSC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处理组的HSC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含量减少(P〈0.05);肝组织TIMP—1、TGFβ1及PDGF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3种中药均能减缓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这些中药能下调TGFB.及PDGF袁迭抑制HSC增绍活化.从而下调TIMP-1/MMP-1而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其沉积。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敏莉  吴建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318-4321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中间环节,其实质是Ⅰ、Ⅲ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在肝内过度沉积而形成的病理性疾病,这种过度沉积不仅是由于ECM合成增多,更大程度上是由于降解减少引起[1-2],而基质金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业贵 《临床荟萃》1998,13(16):721-722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的过程,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变的必经阶段,且与肝癌发生有一定关系.其实质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在肝内过量沉积.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可以延级或阻断肝硬变的形成,甚至逆转其病理进程.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分类,目前尚未统一,有人将其分为抑制间质合成、分泌、沉积和促进间质降解四类.现就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肝星状细胞作为靶细胞的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CM)过量沉积的结果。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增殖是肝纤维化的关键,因此抑制HSC的激活、增殖与促进HSC凋亡是防治肝纤维化的两条重要途径。HSC作为抗纤维治疗的靶细胞,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纤维化疾病如肺纤维化,肝硬化,肾小球硬化,骨髓纤维化,增生性瘢痕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他们最终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过度沉积所致的纤维化,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在纤维化疾病的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绝大多数的纤维化疾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TGF-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生长调节因子,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它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沉积有利于损伤的修复,但其持续性过度表达就会导致组织器官的过度纤维化,TGF-β水平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纤维化疾病中显著增高。TGF-β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生成细胞的转录或转录后水平,促进各种细胞外基质表达,并能诱导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并抑制其降解。了解TGF-β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纤维化疾病中的各个作用环节,为应用TGF-β的抑制剂及其抗体等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纤维化疾病如肺纤维化,肝硬化,肾小球硬化,骨髓纤维化,增生性瘢痕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他们最终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过度沉积所致的纤维化,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在纤维化疾病的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绝大多数的纤维化疾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TGF-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生长调节因子,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它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沉积有利于损伤的修复,但其持续性过度表达就会导致组织器官的过度纤维化,TGF-β水平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纤维化疾病中显增高。TGF-β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生成细胞的转录或转录后水平,促进各种细胞外基质表达,并能诱导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并抑制其降解。了解TGF-β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纤维化疾病中的各个作用环节,为应用TGF-β的抑制剂及其抗体等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抗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为探索HYSA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YSA组(每组12只),以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YSA组给予10 mg/kg HYSA治疗,8周后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TGF-β1、CTGF表达。结果 HYSA组与模型组相比,在纤维沉积面积[(2.168±0.160)%vs.(3.984±0.398)%]、纤维化评分(9.250±4.126 vs.19.333±3.448)、TGF-β1表达(0.184±0.018vs.0.287±0.019)及CTGF表达(0.082±0.011 vs.0.129±0.0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YSA可明显减轻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纤维化的程度,HYSA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和CTGF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