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益  胡雪莲  田力  谭强  冯婷 《智慧健康》2023,(21):186-189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治疗现状及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31例,收集治疗情况,并根据患者治疗90d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121例)及预后不良组(mRS≥3,11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两组患者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后NIHSS评分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OR=6.042,95%CI(3.92,42.90)]。结论 溶栓后NIHSS评分(>8分相对于≤8分)、发病至溶栓时间(>200分钟相对于≤200分钟)、高脂血症、房颤史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浙江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以便科学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发生。方法:通过对浙江省人民医院18岁~83岁的642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腰臀围比≥1.3、BMI≥23.8 kg/m2、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高血清总胆固醇(TC)、高血清甘油三酯(TG)、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水平空腹胰岛素、高血尿酸和高血压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围比(OR=2.203),甘油三酯(OR=1.223),低密度脂蛋白(OR=1.273),高血压(OR=1.672),家族史(OR=2.570)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显示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张掖市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张掖市5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自制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H型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使用SPSS 18.0软件对可能影响H型高血压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描述和多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510例高血压患者中,共有385例为H型高血压,发生率为75.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年龄≥60岁、抽烟≥20支/d、饮酒≥40 g/d、BMI≥25 kg/m2、合并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和高钠饮食等患者间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H型高血压发生的因素按照危险程度依次为合并高血压家族史(OR=5.947)、BMI≥25 kg/m2(OR=5.386)、血脂异常(OR=4.927)、性别为男性(OR=4.136)、年龄≥60岁(OR=3.785)、饮酒≥40 g/d(OR=3.521)、抽烟≥20支/d(OR=2.627)和高钠饮食(OR=2.442)。结论影响H型高血压产生的危险因素很多,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院后复发率为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高血脂史、高血压史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出院后用药依从性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高血脂、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静脉溶栓治疗、用药依从性高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1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肾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等临床资料,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及以上、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平均血小板体积13 fL、血小板分布宽度20%以及血尿酸大于正常值是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年龄50岁及以上、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平均血小板体积13 fL、血小板分布宽度20%以及血尿酸大于正常值可能增加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二级预防患者消化道出血(GB)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GB,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GB的影响因素.结果 出血组年龄≥65岁、GB史、胃病史、肾功能不全、起病急、CIS发作次数≥2次及NIHSS评分>1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出血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联用他汀类、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出血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GB史、胃病史、起病急、NIHSS评分>12分和CIS发作次数≥2次为GB的危险因素;联合他汀类和质子泵抑制剂为GB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龄、GB和胃病病史、起病急骤、NIHSS评分较高及CIS发作次数较多均为CIS并发GB的危险因素,联用他汀类和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GB风险.  相似文献   

7.
邓瀚 《职业与健康》2012,28(24):3105-3106,3108
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三级预防AMI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法,135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35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肥胖(OR=2.081)、吸烟(OR=2.316)、饮酒(OR=2.609)、咸菜(OR=1.923)、冠心病家族史(OR=4.787)、高血压史(OR=2.136)、缺乏锻炼(OR=1.687)是发生AMI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包含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肥胖等,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早期三级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农村老年人1 700名,其中高血压患者1 110例,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编问卷对1 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PSQI平均得分为(7.65±3.91)分,474例(42.7%)睡眠质量差;新发患者组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PSQI总分均高于高血压病史组(2χ=15.742,P=0.000;t=4.743,P=0.000);血压控制不良组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PSQI总分均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2χ=4.545,P=0.033;t=2.411,P=0.016);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24.054,P=0.000),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07,P=0.000);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70岁、农民、有收入、2级血压水平、有冠心病史、胃病史、气管炎史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提高睡眠质量是改善生存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各社区老年居民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成都地区社区老年居民,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烟酒嗜好,个人及家庭史,查体,血压(BP)、心率(HR)、体重指数(BMI)及血液有关生化项目.[结果]调查人群的高血压、高血糖、尿酸、体重指数、高血脂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吸烟率和饮酒率性别差异明显,吸烟率比其他调查有所下降,但也超过50%.SBP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1.160)、年龄(OR=0.674)、吸烟(OR=1.213)、饮酒(OR=1.418)和体重指数(OR=-0.614),它们与高血压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社区老年居民各项危险因素均较高,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进一步恶化.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深化研究和防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后复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干预措施,减少结核病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江苏省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试点城市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地2009-2018年患者病案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结核病复发风险,各组复发率之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的8 704例成功治疗本地初治结核病患者中,截至观察终点共有410例(占4.71%)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2/100人年,其中77.32%的患者3年内复发,5年内累积复发占93.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385,95%CI:1.10~1.75,P=0.007)、40~岁组(HR=2.12,95%CI:1.117~4.032,P=0.022)和≥60岁组(HR=2.726,95%CI:1.446~5.140,P=0.002)、农民(HR=4.225,95%CI:1.884~9.476,P0.001)、被动发现(HR=4.551,95%CI:2.261~9.164,P0.001)、病原学阳性(HR=2.460,95%CI:2.007~3.015,P0.001)、合并糖尿病(HR=3.028,95%CI:1.986~4.617,P0.001)、单耐药(HR=3.456,95%CI:1.868~6.394,P0.001)和诊断时长超过30天(HR=1.579,95%CI:1.205~2.069,P=0.001)患者复发率较高。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aHR=2.698,95%CI:1.32~5.53,P=0.007)和耐药(aHR=3.496,95%CI:1.88~6.51,P0.001)是结核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后的随访和管理,以早期发现结核病复发并纳入规范化治疗,同时对结核病复发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27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IS分为对照组(T2DM,n=129)和实验组(T2DM合并AIS,n=298),对T2DM合并AIS患者根据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豫北地区老年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HRM)的方法检测我院诊治的300例老年卒中患者血浆中BDNF rs2030324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PSD组及非PSD组(NPSD)BDNF rs2030324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差异,并对患者发生PS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D发生率为41.7%(125/300)。与NPSD组相比,PSD组BDNF rs2030324 TT及CT基因型比例较高(〖XC小五号.EPS;P〗=6.946、5.034,P=0.008、0.025),而CC基因型比例较低(〖XC小五号.EPS;P〗=29.114,P<0.001),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XC小五号.EPS;P〗=13.336,P<0.001)。与NPSD组相比,PSD组在年龄、经济状况、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抑郁症家族史、NIHSS评分、mR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7.849、9.138、10.835、14.378、18.182、8.336、13.173,P=0.005、0.003、0.001、<0.001、<0.001、0.015、<0.001)。年龄≥70岁(OR=1.637,95%CI:1.028~2.879)、经济状况较差(≤2000元/月)(OR=2.344,95%CI:1.203~4.866)、梗死部位为脑干延髓基底核(OR=1.659,95%CI:1.113~3.106)、大梗死(OR=2.317,95%CI:1.047~4.590)、伴抑郁症家族史(OR=2.554,95%CI:1.277~4.956)、NIHSS评分≥14分(OR=2.418,95%CI:1.007~4.679)、mRS评分≥3分(OR=1.878,95%CI:1.217~2.539)及BDNF rs2030324 CT(OR=1.429,95%CI:1.067~2.036)及TT(OR=1.314,95%CI:0.911~1.822)基因型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经济状况、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抑郁症家族史、NIHSS评分、mRS评分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BDN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SD有关,有望成为早期诊断、预防PSD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脱水指标血尿素氮/肌酐(BUN/Cr)对非溶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24例,其中END组69例,非END组555例。END定义为入院后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比较END组与非END组的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UN/Cr对END的预测价值。 结果END组患者糖尿病比例,基线NIHSS评分、血压、血糖、白细胞、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ESR)、BUN/Cr、血浆渗透压、住院时间及出院时mR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175,95%CI 1.075~1.284;P<0.001)、收缩压(OR=1.021,95%CI 1.002~1.040;P=0.029)、BUN/Cr(OR=1.091,95%CI 1.023~1.163;P=0.008)、ESR(OR=1.031,95%CI 1.010~1.052;P=0.004)是非溶栓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UN/Cr预测EN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2(95%CI 0.588~0.715;P<0.001),最佳截断值为1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54%。使用预测方程0.087×BUN/Cr + 0.03×ESR + 0.161×基线NIHSS评分+0.021×收缩压-8.036对EN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95% CI 0.776~0.894;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71%。 结论BUN/Cr作为脱水指标与非溶栓AIS患者发生END的风险相关,对EN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浆渗透压水平与END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竞争风险模型,探究离退休人员白内障发病的影响因素,为离退休人员的白内障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历年参与杭州市萧山区55岁及以上离退休人员体检项目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研究对象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拟合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白内障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队列的研究对象共计2 181人,经过8年的随访失访188人,发生白内障(终点事件)923人,发病率为42.3%,在发生白内障之前死亡或失明(竞争事件)294人,累积观察到12 575人年,竞争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在有竞争事件的影响下,女性(HR=1.371, 95%CI:1.202~1.565)、年龄≥70岁(HR=1.027, 95%CI:1.020~1.034)、教育程度为中学(HR=1.940, 95%CI:1.673~2.250)或大专及以上(HR=1.301, 95%CI:1.104~1.533)、高血压(HR=1.384, 95%CI:1.216~1.575)、糖尿病(HR=1.303, 95%CI:1.144~1.484)、高血脂(HR=1.209, 95%CI:1.063~1....  相似文献   

15.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的影响因素,为NAFLD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昌队列基线未患脂肪肝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0051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及Cox回归分析探讨NAFLD发病影响因素,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研究相关生化指标与NAFLD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NAFLD发病密度为42.37/10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工人与技术人员(工人:HR=0.84,95%CI:0.70~0.99;技术人员:HR=0.73,95%CI:0.56~0.95)、饮茶(正在饮:HR=0.86,95%CI:0.78~0.94;过去饮:HR=0.52,95%CI:0.31~0.86)、体育锻炼(偶尔:HR=0.79,95%CI:0.68~0.91;经常:HR=0.60,95%CI:0.52~0.69)、体重较轻(HR=0.10,95%CI:0.05~0.22)、奶类及奶制品摄入>300 ml/d(HR=0.78,95%CI:0.71~0.87)、HBV感染(HR=0.77,95%CI:0.60~0.99)是NAFLD的保护因素;职业为内勤服务人员(HR=1.84,95%CI:1.46~2.31)、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2000~元:HR=1.32,95%CI:1.04~1.66;≥5000元:HR=1.72,95%CI:1.11~2.66)、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HR=1.35,95%CI:1.03~1.76)、超重(HR=2.31,95%CI:2.08~2.55)、肥胖(HR=3.95,95%CI:3.42~4.56)、空腹血糖受损(HR=1.31,95%CI:1.17~1.47)、糖尿病(HR=1.53,95%CI:1.30~1.80)、TC升高(HR=1.37,95%CI:1.24~1.52)、TG升高(HR=1.79,95%CI:1.62~1.98)、HDL-C降低(HR=1.29,95%CI:1.14~1.45)、ALT升高(HR=1.13,95%CI:1.01~1.26)和高脂饮食(HR=1.24,95%CI:1.11~1.40)是NAFLD的危险因素,TC、TG、HDL-C、ALT、FPG与NAFLD发病呈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茶、体育锻炼、BMI、FPG、血脂、ALT、HBV、饮食与NAFL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福建地区牙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5年1月―2017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牙龈癌患者共198例,对其进行随访。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计算死亡风险比值(hazard rate,HR)及其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筛出牙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基于β系数构建每个个体的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运用X-tile软件确定PI的最佳截断点,并根据最佳截断点把研究对象分成低、中、高危组。  结果  在牙龈癌患者中,年龄≥60岁(HR=1.668,95% CI:1.002~2.777,P=0.049),有复发转移(HR=3.996,95% CI:2.295~6.959,P < 0.001)的患者预后更差;临床Ⅳ期与临床Ⅰ期相比预后更差(HR=3.002,95% CI:1.134~7.947,P=0.027);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与未经手术治疗的相比预后更好(HR=0.246,95% CI:0.118~0.511,P < 0.001)。此外,构建的PI预后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AIC=611.605,C-index=0.747,AUC=0.765)。  结论  本研究发现年龄(≥60岁)、临床分期高、未进行手术治疗及存在复发转移均是影响牙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构建的PI预后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徽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安徽省6个市县区慢性病监测点,采取4个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样,使用问卷、医学体检方法调查。结果男性、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检出率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49岁男性人群中,父母高血压史、本人体质指数≥24(OR:2.504)、饮酒史(OR:1.719)、血清甘油三酯升高(OR:1.775)是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1日-8月30日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62例患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及同期住院的124名正常产妇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例组孕前体质指数(BMI)≥25、孕前有高血压史、有高血压家族史、头胎单产、规律补充钙剂、定期孕期检查、孕期情绪不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20 pg/L和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1.5 mg/L的比例分别为25.8%、27.4%、38.7%6、9.4%、61.3%、64.5%、22.6%、96.8%和98.4%;对照组分别为8.9%、3.2%、7.3%、49.2%、75.8%、79.8%7、.3%3、5.5%和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前BMI≥25、有高血压家族史、头胎单产、孕期情绪不佳和血清IL-6含量≥20 pg/L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前BMI较高、有高血压家族史、头胎单产、孕期情绪不佳和血清IL-6含量较高的产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唐山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分为非SAP组和SAP组,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21例患者,平均年龄(65.63±12.07)岁;SAP组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冠心病、心房颤动、卒中史、吞咽障碍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的比例、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SAP组,而SAP组入院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非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OR = 1.055,95%CI:1.009~1.103)、入院NIHSS评分增加(OR = 1.290,95%CI:1.154~1.444)、白细胞计数升高(OR = 1.267,95%CI:1.101~1.457)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与高龄、入院NIHSS评分增加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