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男性,55岁,病历号226。患者因眩晕、复视,视物偏斜、旋转、饮食发呛,于1985年10月15日收住北京××医院。一周后出现四肢瘫痪伴发热(体温38~38.7℃),呼吸困难,痰多,而行气管切开,痰培养为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12月23日作 CT 扫描,提示中脑中线偏左有约1×1×1厘米大小低密度区,诊为中脑梗塞,给予脱  相似文献   

2.
患者:国××,男,55岁。河北省雄县塑料印花厂工人。自述左上眼睑下垂,双眼复视1周。患者于1周前突然感到头痛,以前额为重,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不能饮食。3天后,诸症  相似文献   

3.
柴××,男,55岁,木工。素患痰嗽,气喘心悸,胸腹胀满,神疲,面肢浮肿,口干咽痛,舌红少苔,脉洪数,重取无力,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肺原性心脏病。曾服苓桂术甘汤加止咳平喘药无效,后迸宣肺平喘、止咳化痰药,仍然不应。病者咳逆喘息,久未上班,倍感痛苦。  相似文献   

4.
妇人脏躁魏××,女,55岁,门诊号2634 1989年8月22日初诊,患者因与家人生气,突然发作,刻诊神志迷糊,哭闹不  相似文献   

5.
丹参饮见于《时方歌括》,由丹参、檀香、砂仁三药组成,功能行气化瘀。笔者用此方治疗各型胃痛数十例,均有明显效果。唐××,男,55岁。1990年2月10日入  相似文献   

6.
王××,男,55岁。1989年4月5日诊。4日前染发后第2天头皮瘙痒、起红斑流水。在某院用强的松等口服,罔效,病情加剧,两眼流泪、羞明、奇痒、每晚只能睡2小时。症  相似文献   

7.
李××,男,55岁,工人。1980年4月29日初诊,自述一周前右眼视物突然不明。检查见右眼底沿中央静脉颞下分支广泛出血,视乳头轻度水肿,边缘模  相似文献   

8.
郭××,男性,55岁,大同市南郊区干部,住院号0725,1983年9月27日入院。患者素有“痔疾”,8月中旬某日去厕解便时,肛门灼疼,排出带鲜血粪便,经服  相似文献   

9.
刘××,男,55岁。1989年2月20日诊。住院号89188。患者一月前因急性阑尾炎在本院外科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持续柏油样大便,隐血强阳性,贫血进行性加重。化验:血红蛋  相似文献   

10.
黄××,男,55岁。1987年4月25日诊。颊车骨疼痛已十余天,经当地住院治疗未效。症见:口不能大张,言语不利,舌强不灵,吞咽困难,肢体麻木,肌肤不仁,头  相似文献   

11.
妇科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等。其中子宫颈癌、卵巢癌在临床是比较常见的,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也是较高的。十多年来,我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对中医中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取得了一点效果,现举例如下,供同道参考。例1:崔××女55岁于1974年在×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病有常法,亦有变法,变法运用得当,每能解决疑难,兹举验案二则如次。一、滋补肾阴治唇风林××,女,55岁,农民,1986年5月6日诊。下唇肿胀,烧灼样疼痛,时见糜烂、渗液,时或干燥  相似文献   

13.
施××,男,55岁,干部。病员自1972年5月开始发生阵发性胸闷,7月开始发生阵发性心前区刺痛,一般在夜间发生,白天疲劳或饱食时也易发作,每发约数秒至4~5分钟,放射至胸背部,含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14.
脱疽治验     
徐××,男,55岁。1980年11月15日诊。去冬开始右足五趾微痛、麻木、怕冷,遇寒凉则痛增。今秋后入夜痛甚,不能入眠。刻诊:平素觉心悸、胸闷、气短,劳则加重。溲清、便溏。检查:右足背肤色苍白,足背动脉搏动  相似文献   

15.
血症案二则     
【血逆佐桂枯肝】黄××,男,55岁。1988年10月18日诊。素有矽肺,今秋多日咳嗽痰中带血,后则大口咯血,西医诊为支扩伴感染。经消炎、止血治疗多日,血仍未止。现症:口苦心烦,每次咳血前,感两胁热气  相似文献   

16.
病例一、赵××,女,31岁,海伦二粮库会计,1970—4初诊。结婚后,夫妇同居七年,始终未孕。虽经多方求治,亦未曾受孕。其爱人精液化验正常,该患17岁月经初潮,周期40~55天,经血色黯,质佳,腰脊  相似文献   

17.
朱××男,55岁,广州市东山区山河大街37号。1975年6月4日初诊。主诉:本月1日坐火车返穗途中,小便发现全是肉眼血尿,至第二天症状依然,三日仍从尿道自动滴血,呈连续点滴状,随觉个腹胀  相似文献   

18.
头针透穴疗法通过对头部的穴位及多条经络的透刺作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脏腑阴阳的功效.我们运用头针透穴疗法治疗小脑病变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史××,女,55岁。因行走不稳3年余,于1987年3月4日入我院治疗。自述1983年起病,初起感行走不稳,站立时摇晃,渐及四肢活动笨拙。并伴有言语功能障碍。1985年经上海××医院CT检查示:四脑室形态扩大,邻近脑池也增宽。诊断为  相似文献   

19.
临证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遂卷 《新中医》1993,25(12):15-16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推陈致新逐瘀下癥的良方。笔者经临证观察,该方并不局限于妇科癥症,临证凡祛陈消瘀则可变通施用,现举验案3则例1:张××,男,55岁,干部。1988年  相似文献   

20.
李××,男,55岁。1989年11月21日就诊。患右足跟痛一年余,痛如针刺,休息后减轻,初始行走时疼痛尤剧。曾服解热镇痛药及用强的松龙封闭,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右足外观正常,足跟内侧有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