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竞  韦少超 《微创医学》2006,25(1):23-24
我所2005年9月7日至13日会同隆安县卫生防疫站及当地卫生院对隆安县丁当镇初级中学、中心幼儿园局部暴发细菌性痢疾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从9月13日出现最后1例新病例进行一个细菌性痢疾最长潜伏期(7 d)的医学观察,无新发病例出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营口市1985-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可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7):120-121
目的:分析营口市1985~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订细菌性痢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营口市1985~2007年23年间疫情报告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营口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份发生病例最多,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2.64%;男女性别比为1.38:1;职业分布以工人和儿童为主。结论:加强夏秋季节疫情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对2005年9月2-13日,广西隆安县某中学和某幼儿园出现的发热、呕吐及粘液脓血便症状患者的肛拭308份及饮用水7份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经血清学及细菌生化学鉴定,从1份水样及16份肛拭中检出3a型福氏志贺氏菌。证实本次腹泻爆发流行为饮用3a型福氏志贺氏菌污染的水源水引起。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儿童福利院一起细菌性痢疾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按照病例定义搜索病例,描述疾病三间分布并开展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 2015年8月23日至2015年10月27日共搜索到病例28例,首例病例发病时间9月1日,发病高峰10月9-13日;末例病例10月20日。302室发病18人,罹患率为94.7%(18/19);观2室发病7人,罹患率为41.2%(7/17);四楼隔离室发病3人,罹患率为27.3%(3/11)。结论未尽早隔离病例、未及时报告及消毒、护理操作不规范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新发病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9岁,交通警,腹痛、腹泻、脓血便4天,血水样便13小时于1984年9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自9月8日起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某院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服药后体温正常,腹痛消失,但大便仍有脓血,每天10余次。于9月11日上午10时出现血水样便,每小时3~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严某,女,36岁,因停经33+周,发热一周,肛门出血2天,加重4+小时于2010年7月13日入院。患者未次月经:2009年11月24日,预产期2010年9月1日。未定期产检。患者于7月6日不明原因出现发热高达39℃,伴寒战。入院前2天出现肛门排鲜红色血性物,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无效,于2010年7月13日下午7时左右出现肛门排大量鲜血,伴凝血块,急诊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特征及菌型分布。方法:对传染科治疗的496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6例细菌性痢疾占5a中腹泻患者的2.51%,发病年龄以4—12a为多,共164例,占33.06%。5a中294例(59.27%)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集中于每年的8-9月或10月,说明细菌性痢疾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1997/1998 2a中的住院病例最多,共287例,占总数的57.86%,分别占全年全院总病例数的1.11%及1.14%。若将前3a与后2a作一比较,显示后2a病例数比前3a病例有增加,轻型、普通型细菌性痢疾增加,中毒型菌痢减少。福氏菌的构成比由92,82%降至74.22%,而宋内菌由6.70%上升至25.78%。结论:本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地区有所回升,死亡率持续于低水平。痢疾杆菌的菌型分布正在变迁,福氏菌下降,宋内菌在上升。  相似文献   

8.
靖江市细菌性痢疾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方法 对1990 ̄1998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按1:1配对调查流行因素。结果 90年代以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1998年报告发病率为23.06/10万,以1990年下降68.95%,未出现周期性流行年,每年8 ̄10月份是发病高峰月,病例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经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与聚餐、喝冷饮史和购熟食史有关,OR值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9月下旬 ,我区西河镇李岗村李家岗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 ,共发病 2 9人 ,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 ,证实为由饮水污染引起的水型爆发。1 发病情况首例病人发生在 2 0 0 1年 7月 2 0日 ,以后陆续出现腹泻病例 ,截止到 9月 2 8日 ,共发生 2 9例。患者感觉发热、畏寒、腹胀、腹痛等症状者占 86 .2 % ,腹泻占 37.93% ,里急后重者占 4 4.8% ,泻脓血便次数每天 5~ 10次者占 34.5 % ,经临床分型 :轻型 16例 ,普通型 13例。2 9例患者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痊愈。发病年龄最小1岁 ,取大 75岁 ,其中男 13例 ,女 16例。2 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1991~2000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青海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防制对策。方法 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研究法。结果 1991-2000年青海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为187.90/10万;各地区发病率不同,农牧区高于城市;7-9月份为持续发病高峰季节;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51.67%;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青海省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符合一般规律,应加强食品、环境卫生工作、卫生宣传工作和细菌性痢疾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2年7~9月,对铁路医院传染科住院的细菌性痢疾病人应用促菌生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病例组成及疗法一、病例组成 1.诊断标准:均按1963年全国急性传染病学术会议“菌痢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大便次每日2次以下,粪便外观无粘液脓血,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患者,男,82岁。因"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症状加重5d"于2009年9月21日入院。患者9月13日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及气喘,无胸痛及呼吸困难。9月19日至本院急诊就诊,诊断为慢性阻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上旬以来,我国内地多所学校出现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情,学校成为防控甲流的主战场.我校自2009年9月13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大一新生中相继确诊14例,经采取有效措施后未发现新发病例,取得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痢疾后关节炎是一种急性菌痢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病变。典型的细菌性痢疾后关节炎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收治二例报如下。病例1:男,21岁,民工。入院前因腹痛、腹泻、发热在门诊被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三天症状逐渐缓解。入院前三天,左膝关节、右踝关节肿痛,逐渐加重,活动受限,高热。人院时T39℃,WBC13.8x109/L,N89%,L11%,血沉66mm/H,左膝关节、右踝关节触痛明显,皮温高,左膝关节腔内有积液,X线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第二天,右膝关节肿胀、疼痛,继而出现关节腔内积液。双侧膝关节均抽出淡黄色混浊液体…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首次从腹泻粪便中检出福氏志贺氏Ⅳ变异血清型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志贺氏菌属在我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7-9月对兰州市城关区、武威市凉州区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分离的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会同县高椅乡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与结痂为特征临床症状类似病例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体症、确诊为一起水痘暴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7—29日,旺苍县金溪镇小学出现38例菌痢病例。病例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便)等症状,部分病人有里急后重,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是宋内氏志贺菌痢疾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1994年9月至2003年9月共救治成功7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1.5 ̄6岁,既往均为身体健壮儿,其中哈萨克族2例,锡伯族2例,汉族2例,维吾尔族1例。1.2临床表现发热7例,惊厥4例,嗜睡3例,昏迷4例,烦躁及精神萎靡3例  相似文献   

19.
马颖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23-1024
目的分析扬州市某职业学校1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局部暴发,为有效防控学校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19例,罹患率为0.31%(19/6 064)。首例病人于2009年9月8日发病,9月11~13日出现发病高峰,9月26日疫情结束。19例病例分布于13个班级,年龄在17~19岁,其中某电子商务班病例最多,占发病总人数的21.05%(4/19)。结论提高学校防病意识,加大传染病防控措施力度,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9-2013年大理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科学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大理市细菌性痢疾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理市2009-2013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大理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 348例,年平均发病率44.1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每年的5~9月为发病高峰;全市11个乡镇及1个开发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下关镇、太邑乡、开发区;病例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42.0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是散居儿童(44.96%)、农民(13.20%)、学生(9.05%);5年中无菌痢引起的暴发疫情。结论大理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仍然较高,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提示在流行季节来临之前应加强疫情监测报告,针对散居儿童、农民、学生等高发人群在社区、农村、学校等重点场所加强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以有效控制大理市细菌性痢疾疫情的蔓延和避免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