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BEGO种植系统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6月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采用BEGO种植系统修复缺失牙的患者1611例,共植入种植体2627枚。结果:1611例中有16例患者的16枚种植体于种植术后6个月时因松动取出,其余1595例2611枚种植体均于2012年6月前完成上部结构修复。行固定修复1567例(2515枚种植体),活动修复44例(112枚种植体)。观察时间最长5.5年,最短6个月,累计存留率为99.4%。结论:BEGO种植系统修复缺失牙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BEGO种植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BEGO种植系统修复缺牙患者1611例,共植入种植体2627颗,进行随访观察,计算留存率。结果2627颗种植体中有16颗失败,其中12颗修复前松动脱落,4颗修复后2年脱落,其余2611颗种植体随访留存,修复后6年累计留存率为99.4%。结论BEGO种植系统修复缺失牙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BEGO种植体4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种植中心先后植入2464颗BEGO SEMADOS RI系列根形种植体,平均骨结合期为5个月,Onlay植骨延期种植骨结合期为8个月,分别采用局部固定义齿修复、覆盖义齿修复、全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于修复完成后6个月复诊,根据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X线影像,牙周袋深度及临床检查等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负载后的修复效果。结果:2464枚种植体中,其中4颗种植体延期种植于术后3周脱落,即刻种植5例脱落均为感染所致,骨增量技术有3例脱落。上颌窦内提升有3例脱落,种植体的平均存留率为99%。结论:使用BEGO种植系统可以修复牙列缺损和缺失,长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LIFECORE种植系统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采用LIFECORE种植系统修复缺失牙的患者113例,共植入种植体221枚。其中有1例患者的1枚种植体于种植术后6个月时因松动取出,其余112例220枚种植体均于2009年6月前完成上部结构修复。行固定修复110例(215枚种植体),活动修复2例(5枚种植体)。观察时间最长4年,最短3个月。结果    完成上部结构修复的112例患者中,108例对种植义齿修复后的效果表示满意,4例出现修复后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后2例满意,2例表示可以接受。LIFECORE种植体修复后观察3个月至4年,累计存留率为97.1%。结论    LIFECORE种植系统修复缺失牙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Ankylos种植系统在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46例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要求种植的患者,于58侧上颌窦行外提升术,同期植入Ankylos种植体142枚,修复后随访观察1~3年。结果:观察期内142颗种植体,均无松动或脱落,曲面断层片检查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阴影。结论:Ankylos种植系统应用于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50例。2颗及以下缺失者32例,多颗牙连续缺失者18例。共植入ITI Straumann等常用牙种植体102枚。其中20例行骨劈开+骨挤压+骨引导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6-8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及修复体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修复后经1~2年的临床观察。除1例所植入的2枚种植体中的1枚,在修复后1年脱落,其余患者各项评价指标均良好。结论: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的牙列缺损,尤其多颗牙的连续缺失,很难采用其他固定修复方法来完成。种植修复具有不损伤余留牙、美观舒适、咀嚼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BLB系统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BLB种植体修复的477例患者,共841枚种植体。以临床检查和X线片为主要观察方法,采用Wheeler等提出的存留标准进行评估,并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结果:平均追踪72.6个月(6~127个月),共22例患者26枚种植体患种植体周围炎;累计上部义齿结构松动52件;有明确记录的共33枚种植体因松动脱落而失败,累积存留率为91%。结论:BLB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形成良好,长期的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体,适合于常见的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种植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20例,其中多颗牙连续缺失者12例,共植入ITI Straumann等常用牙种植体65枚,其中5例行骨劈开+骨挤压+骨引导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2~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修复后经1~5年的临床观察,除1例所植入的5枚种植体中的1枚,在修复后3年脱落,其余患者各项评价指标均良好,种植体存留率为98%。结论: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的牙列缺损,尤其多颗牙的连续缺失,很难采用其他固定修复方法来完成。种植修复具有不损伤余留牙、美观舒适、咀嚼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FRIALIT-2种植系统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FRIALIT-2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68例牙列缺损患者的颌骨内植入92枚FRIALIT-2种植体,完成固定种植义齿修复:临床追踪观察1年至3年。结果:临床效果满意,近期成功率达到96.7%。结论:FRIALIT-2种植系统修复缺失牙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ITI种植体在单颗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ITI种植体在前牙区单颗牙缺失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前牙区单个牙缺失患者在拔除残根后行即刻植入ITI种植体,并对其中18枚术中戴入临时义齿,行即刻负重修复(扭矩〉25Ncm,初期稳定性好),六个月后行永久修复。在植入后3、6、12个月对其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18枚前牙区单个牙缺失即刻植入ITI种植体并行即刻负重修复后无1枚脱落。结论:前牙区单颗牙缺失使用ITI即刻种植及即刻负重修复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合理控制咬[牙合]可以达到与常规种植同样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种植牙及其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缺失牙患者,采用瑞士NOUVAG MD20种植机植入ITI、BEGO、DENTIUN系统植体共126颗。结果:临床观察最长72月(6年),最短1月,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修复后咬关系良好,咀嚼功能良好,无一例失败,临床疗效良好。结论:种植手术和种植修复的成功,与严格把握好适应症,术前周密计划,手术操作技术以及种植修复设计与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前牙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前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可行性并观察其近期效果方法:从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共为17位患者行23枚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均于1周内在种植体上部完成烤瓷冠修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月复查.结果:本组17例患者23枚种植体即刻修复,所有患者均对即刻修复效果满意。16例22枚种植体经2-10个月观察.稳定性良好,未发生种植体脱落.牙龈色泽正常.X线片显示骨组织无异常吸收。一例患者种植体即刻稳定性好,3个月后因外伤至种植体拆除。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特殊设计的种植系统,应用改良的种植外科和修复技术对一些前牙缺失患者行种植即刻修复近期开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下颌磨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研究单纯种植体支持和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修复下颌游离端缺失的效果。方法:20例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持修复,共植入86枚种植体,和20例患者采用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修复,共植入42枚种植体,完成对下颌游离端缺失的修复。结果:通过12—42个月的临床观察和X线检查。表现两种修复效果都好,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均值为0.71mm/0.72mm。结论:种植体与天然牙可通过合理设计共同支持修复缺失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同时用XIVE种植体修复对(牙合)缺失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2.5mm种植修复的患者.在对颌伸长的第一磨牙的近中腭侧和远中颊侧各植入1枚微型种植体.用橡皮链挂在颊、腭侧的种植体上,以压低伸长的对颌牙齿,定期更换并进行临床检查.同时缺牙区植入XIVE种植体,常规种植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1枚微型种植钉松动脱落,余6例患者伸长牙平均压低3mm,平均压低时间为5个月,经种植修复后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针对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较多的病例,微型种植体支抗和种植体的联合应用,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Replace种植系统应用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2月期间具有即刻种植适应症的28例患者,行Replace种植系统植入术,术后3~6个月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结构修复,随访观察18~36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共植入47枚种植体,其中45枚获得成功,在随访期内无明显并发症,种植体负重后第1年牙槽骨吸收水平<1 mm。1例糖尿病患者2枚种植体于二期修复后7周脱落,成功率为95.74%(45/47)。种植体周围龈炎4枚,烤瓷冠崩瓷2枚。结论:Replace即刻种植可缩短患者缺牙时间,减缓牙槽嵴吸收,患者满意度较高,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Frialit-2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牙种植治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20例牙列缺损的患者,用40枚Frialit-2种植体进行修复,于植入术后1周、 3个月、 6个月,上部修复后3个月、6个月复诊,记录周围软组织情况、种植体松动度、X线检查牙槽嵴边缘高度、神经感觉状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40枚种植体中有1枚发生一期术后感染,有4枚种植体在二期术前松动脱落,有1枚种植体在二期术后松动脱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Frialit-2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Xive种植系统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Xive种植系统用于缺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53例患者,对骨量充足的23例患者进行即刻种植修复,并于24小时内完成。另30例患者进行常规种植手术。共植入Xive种植体112枚,并对其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5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接受即刻种植修复,涉及67枚种植体,经6个月以上观察,失败1枚,1枚弃用。30例患者接受常规种植修复,无失败病例。观察期最短8个月,最长20个月。种植体成功率为98.2%。结论:Xive种植系统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全瓷冠在Xive种植体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用于上颌前牙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8例上前牙缺失的患者,进行常规种植手术,共植入Xive种植体26枚,并在种植体上行全瓷基台及全瓷冠修复,进行定期临床检查。结果:经过0.3-1.0年的随访观察,24枚修复体修复效果良好,颜色接近天然牙,1枚种植体发生周围炎,1颗全瓷冠崩瓷。修复成功率为92.30%。结论: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在上颌前牙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中,有突出的美学优点,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行即刻修复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具有牙周炎病史的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共31例(男16例,女15例)。所有患者均已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共植入种植体107枚,均于手术当天完成树脂临时修复。术后3个月行永久修复。结果:31例107枚种植体中,下颌18例66枚种植体,上颌13例41枚种植体,修复后成功率为100%.结论:牙周炎病史患者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后,行种植即刻修复也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种植临床应用特点,并初步观察临床效果。方法:28例患者30颗牙缺失4-8周后,植入30枚Straumma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术后3个月后行永久性修复。随访6~36个月,修复后平均追踪观察时间为22个月,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30枚种植体留存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均小于1mm,唇颊侧软组织未发生明显退缩。结论:早期种植可以缩短种植修复时间,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