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IS组及非PIS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以及PIS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PIS组血清hs-CRP水平于第1、3、7天均高于非PIS组(P0.01),PIS组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1)。结论 PIS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s-CRP水平相关,可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IS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6、CRP水平变化,并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判断是否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7例(33.75%)于7d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其发病后第1、3、7、14天外周血IL-6、CRP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P0.05),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当天IL-6、CRP水平与人院时体温、血白细胞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0.66、0.51,P均0.01),IL-6、CRP是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CRP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清IL-6、CRP水平对于监测疾病活动情况及严重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 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0例)比较.结果 进展性卒中组既往有糖尿病史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例数及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或P<0.01),收缩压水平低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1).结论 血压水平下降,高血糖,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风救险汤治疗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进展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风救险汤治疗。两组均于病情进展第1天、第7天、第14天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痰瘀证积分,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两组第7天、第14天的NIHHS评分、痰瘀证积分以及hs-CRP、D-dim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3.16%与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救险汤治疗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可显著改善病人NIHSS评分和痰瘀证积分,降低hs-CRP、D-dimer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3例,根据病情变化分为PIS组50例,非PIS组8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浓度。结果与非PIS组比较,PIS组患者第1、3、7天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S组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第1天比较,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且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铁蛋白水平升高,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度呈上升趋势(χ2=20.63,P<0.01)。结论铁蛋白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铁蛋白水平升高,病情进展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0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分别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动态复查颅脑CT或MR,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7d时,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评分及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14 d时,观察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生致死性出血现象.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其作用与其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与炎症免疫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38例进展性脑梗死、9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49例对照组进行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0).05).结论 炎症免疫因子不仅参与脑梗死后急性反应,而且其外周血水平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病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各40例,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Hcy、hs-CRP和NSE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患者血清Hcy、hs-CRP及NSE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 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IHSS评分增加与Hcy、hs-CRP及NSE水平均呈正相关(r=0. 75,0. 73,0. 51,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hs-CRP是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3. 95、3. 21,P 0. 05),而NSE不是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cy、hs-CRP及NSE水平与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程度呈正相关,且Hcy与hs-CRP是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另选择同期住院非脑卒中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病1、3、7d的谷氨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展性脑卒中组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3、7d血清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比较,进展性脑卒中组发病1、3d血清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105.8±13.3)μmol/L vs(96.7±11.3)μmol/L,(116.0±13.3)μmol/L vs(101.1±11.2)μmol/L,P<0.05]。结论在缺血损伤早期,血清谷氨酸水平变化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卒中登记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1-7月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3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21例,其中进展性缺血性卒中32例(进展组),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189例(非进展组).运用卒中注册软件,连续登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缺血性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展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颅内大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非进展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非进展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颅内大血管狭窄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86、3.339、10.777,P<0.05).结论 伴有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卒中患者容易发展为进展性,应早期对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血管通路的评价、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逐年增多,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费用支出也逐年增加,其中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据Lysaght估计,2001年全球维持性透析患者超过110万人,并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200万人,今后10年医疗费用将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估计,每年因血管通路建立和相  相似文献   

12.
13.
M T Hays  L Hsu 《Endocrine research》1987,13(3):215-228
An enzymatic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labelled thyroxine glucuronide (T4G) and triiodothyronine glucuronide (T3G) from labelled thyroxine (T4) and triiodothyronine (T3) is presented. The synthetic glucuronides are completely digested by beta-glucuronidase, with recovery of the parent T4 or T3. They have distinctive elution patterns on HPLC and on Sephadex G25 chromatography, and can be clearly separated from T4 and T3 as well as from synthetic T4 sulfate (T4S) and T3 sulfate (T3S). On LH 20 chromatography, elution of T4G and T3G is intermediate between that of T4 and T3 and that of T4S and T3S. T3G can be well separated from other thyronines by HPLC alone, but T4G coelutes with rT3 on HPLC; these are then separated by adding a Sephadex G25 chromatography step. Biosynthetic 131I-T3G and 125I-T4G from the bile of a cat given 131I-T3 and 125I-T4 had similar HPLC chromatographic patterns to those of synthetic T3G and T4G. That the identified peaks from analysis of the bile were indeed T3G and T4G was confirmed by recovery of the parent T3 and T4 after beta-glucuronidase digestion.  相似文献   

14.
骨关节结核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近95%由他处结核病继发而来.罹患骨关节结核疾病后几乎均将致残,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工作和生活.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骨关节结核的诊治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时至今日,由于多种原因,学科发展和被重视程度受到一定的制约,同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骨关节结核的诊治方法,努力推进骨关节结核诊疗技术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肺结核史患者妊娠时间和肺结核复发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有肺结核史的妊娠妇女5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前肺结核治疗、治愈后妊娠时间、妊娠后复发肺结核等进行分析,总结有肺结核史育龄女性的妊娠时间和肺结核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结核治愈后不同时间段妊娠者的结核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停药后间隔时间越久妊娠,肺结核复发的几率越小.结论 加强孕期痰菌检查,及早发现复发肺结核,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0引言吞咽是维持人体生存的重要功能活动.每人每天均必须进行无数次吞咽.对吞咽障碍(deglutitiondisoders,DD)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必须了解咽部有关的解剖和功能.1吞咽的生理解剖学“吞咽”不仅指口腔内食团(包括液、固体食物、药物和唾液等)在咽部的通过,而应将之定义为是在构成吞咽通道的唇、舌、腭、咽、喉、食管等各器官肌肉、神经的密切协同下,将吞咽物顺利、安全地运送至胃的全过程[1].食物在口腔内经过咀嚼、搅拌,由唾液润湿,变成食团,然后被吞咽经咽和食管入胃.咀嚼的作用是把大块食物分成小块,并经舌肌、颊肌、颌肌等的搅…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