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以外周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高血压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结合其发病特点及临床实践观察,多以肝、脾、肾三脏为基础,风、火、痰、瘀、虚等常相兼为病,尤以痰为主。辨病辨证论治高血压性眩晕——痰热上扰证,当以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息风为法,标本兼顾,因此选取同仁牛黄清心丸治疗高血压性眩晕。文章总结应用体会,以期为高血压性眩晕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云  郑征 《中医正骨》1996,8(3):37-38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13例报告南京市回民医院(210004)刘青云,郑征,刘霞,诸方受,周福贻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以下简称颈性眩晕)临床常见,占我院门诊眩晕病人的70%左右。该症虽然和耳源性眩晕、限性眩晕、低血糖等症状相似,但因其发病机理不同,治...  相似文献   

3.
罗致强教授诊治颈性眩晕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明华 《新中医》2003,35(5):9-10
介绍罗致强教授诊治颈性眩晕的经验。罗教授对颈性眩晕有独到的认识,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生属于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以风、湿、寒、痰、瘀等实邪阻滞经络为标。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证用药灵活加减,并辅助外治法。  相似文献   

4.
颈源性眩晕,又称“眩晕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脊柱退行性改变导致椎一基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出现以眩晕为主症的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头痛、颈肩部疼痛。当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可伴有恶心、耳鸣、视物不清、肩臂麻木不仁等症,走路不稳,甚至猝倒,可因颈部位置改变而立即清醒。孙静宜对此病所作的定义较为准确,即“由于颈椎病及颈项软组织劳损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源性眩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及进行性听力减退为特征的疾病,又称为内耳眩晕,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1998-2005年,笔者共收治58例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眩晕的中医证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周波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65-866
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2003年4月全国(重庆)眩晕会议将眩晕分为耳性眩晕、前庭神经性眩晕、脑性眩晕和颈性眩晕四大类,其中以梅尼埃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等为最常见诱因。中医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就近年来眩晕的中医证治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引起的眩晕,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缺血综合症”临床上十分多见,由于主要表现为眩晕,常被误认为其他疾病,为此我们对眩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占眩晕病总数的40%,说明颈性眩晕的发病率之高。  相似文献   

8.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50例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250000)陈拥军张延鑫【关键词】颈性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报道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的功能,治疗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胸闷呕恶之证。笔者近年来以本方加减,治疗颈...  相似文献   

9.
罗志洪 《河北中医》2012,34(3):405-406
眩晕是指以头目昏眩为主诉的病症,因颈椎退变或损伤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2009 -03-2009 -06,笔者采用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玉辉 《中医研究》1998,11(4):20-22
颈性眩晕,中医谓之“眩晕”。临床以眩晕、头痛、视物障碍、突然跌倒,及根性症状、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紊乱等为特征。以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出现反复性大、可复性小。近几年笔者用纯中药制剂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中,男48例,女...  相似文献   

11.
当前颈源性眩晕相关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中医诊疗颈源性眩晕主要以经筋理论为主导。通过将颈部经筋循行及病变特点与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概述,旨在发现经筋理论与颈源性眩晕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提高对颈部经筋的认识,以期更精准辨证、辨经、辨位、辨点合一,指导临床通过经筋疗法去恢复颈部生物力学平衡,为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探寻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颈源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其特点是眩晕的发生和头部的活动密切相关,如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常伴有头痛、颈僵,颈肩痛等症状。颈性眩晕发病率高,诊治棘手,多数患者深受其苦,影响工作和生活。据文献资料报道:国内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而颈椎病患者中,有眩晕者多达半数以上,有学者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有50%为颈源性眩晕,国外有学者提出,在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13.
穴位贴药治疗内耳眩晕症42例孙治东,王娟娟(江苏省姜堰市王石医院,225500;姜堰市第三人民医院)内耳眩晕症临床较为常见,以发作性眩晕、感G性听力减退及耳鸣等为临床表现。笔者应用穴位贴药治疗42例,效果较为满意,特简介如下,以供参考。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4.
颈部点穴按摩治疗颈性眩晕,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杰 《河南中医》1995,15(6):368-368
颈部点穴按摩治疗颈性眩晕、头痛30例王英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主题词眩晕/治疗,头痛/治疗,穴位按压疗法近2年来我们以中医临床证候学为依据,观察和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头痛病例30例,将资料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中,男性12例,...  相似文献   

15.
眩晕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Vertigo)系因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引发人体的空间定向障碍和平衡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运动性幻觉,常表现为突发性的自身和/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眩晕在现代医学中只是一个症状,按病因可分为很多种。2003年4月全国(重庆)眩晕会议将眩晕分为耳性眩晕、前庭神经性眩晕、脑性眩晕和颈性眩晕四大类。其中以Meniere(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等为最常见诱因。因眩晕易与头昏、头晕发生混淆,且可由多系统疾病引起,也可为脑出血、肿瘤等重要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稍有不慎即易导致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以眩晕为主诉的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685例眩晕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包括头部CT、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等。分析确定眩晕病因。结果:685例眩晕患者病因及构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04例(44.4%),精神因素诱发眩晕187例(27.3%),不明原因的前庭周围性眩晕92例(13.4%),良性位置性眩晕81例(11.8%),其他原因占21例(3.1%)。结论:眩晕患者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眩晕的常见病因,医师对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进行血管病因筛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眩晕宁对前庭神经炎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前庭神经炎性眩晕患者195例,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91例。治疗组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类治疗均连用15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46%,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眩晕宁可有效促进前庭神经炎恢复。  相似文献   

18.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颈性眩晕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均可出现,常由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颈椎曲度改变或关节不稳等原因所致[2].自2009 年3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本院采用骨伤推拿与中药眩晕宁相结合治疗50 例颈性眩晕病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的辨证与辨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军 《河北中医》2001,23(8):600-601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椎病所引起的眩晕。由于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各不相同,辨证与辨病在颈性眩晕的治疗过程中相当重要。1 颈性眩晕的辨证1.1 辨证分型 辨证是祖国医学的精华。中医的辨证就是从整体论出发,观察和辨别病人的机体反应状态。治疗则以不同的辨证概念加以分析归纳,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机体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临床上颈性眩晕患者常出现的整体反应状态,可归纳为以下证型。1.1.1 精髓不足型 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肾精不足,常表现为头昏眼花,神疲乏力,健忘耳鸣,头重脚轻,腰酸遗精,脉虚无力。1.1.2 …  相似文献   

20.
赵青春  袁兵 《国医论坛》2014,29(1):31-31
眩晕是以患者自觉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作旋转性头晕,同时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甚至听力减退、四肢酸软无力等临床表现。临床可见于西医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内耳性眩晕、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