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自己设计的示范病房多功能治疗车在普外科优质护理病房的应用从而改变护士工作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方法 2011年3月我将自己设计的示范病房多功能治疗车放于病区走廊,护士应用治疗、护理、接手术患者及更换引流袋、书写为一体的多功能治疗车作为"流动护士站",并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实行床边工作制。结果示范病房多功能治疗车应用后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率,同时护士劳动强度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提高了护理文书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结论示范病房多功能治疗:作为"流动护士站"是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必备护理用具,为护士日常进行护理工作提供了便捷、高效、主动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研制并应用集治疗、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病历存放为一体的多功能护理车作为流动护士站,实施床边护理工作模式。结果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结论流动护士站的使用,缩短了护士到病床的时间、减少患者呼叫铃次数;增加了护士健康教育时间和与患者的沟通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和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以床边工作制为抓手 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临床护士工作模式,真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将护士站前移,护士应用流动的多功能护理车在病房或病人床边工作,实行小组责任制+个人管床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相结合的创优护理工作模式。结果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行床边工作制,能更好地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临床护士工作模式,真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 将护上站前移,护士应用流动的多功能护理车在病房或病人床边工作,实行小组责任制+个人管床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相结合的创优护理上作模式.结果 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床边丁作制,能更好地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临床护士工作模式,真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 将护上站前移,护士应用流动的多功能护理车在病房或病人床边工作,实行小组责任制+个人管床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相结合的创优护理上作模式.结果 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床边丁作制,能更好地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临床护士工作模式,真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 将护上站前移,护士应用流动的多功能护理车在病房或病人床边工作,实行小组责任制+个人管床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相结合的创优护理上作模式.结果 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床边丁作制,能更好地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动护士站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以及对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设计多功能护理车作为流动护士站,将治疗、护理、护嘱报告、护理病历存放于一体,在床边实施护理工作。结果流动护士站应用前,护士到病床的距离大约为24m,时间约为12min,处理一次工作时间约为23min,响铃次数130次/24h,护士的满意率为8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2%;应用流动护士站后,护士到病床的距离大约为8m,时间约为8min,处理一次工作时间约为13min,响铃次数36次/24h,护士的满意率为98%,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结论流动护士站的应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应用流动护士站增加了护患交流,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和治疗依从性,降低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床边工作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实施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以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分层级管理进行床边工作制,落实小组包干责任制,将基础护理责任到人落实做好。结果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表现为病区呼叫铃声从之前断断续续响起到现在偶尔响起;护士站不出现扎堆现象,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房内工作;病房整洁有序;疾病宣教到位;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实施基础护理从疑惑到接受、信任、赞赏;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提高到98%。结论护士床边工作制能从制度上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邓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97-398
目的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巡视病房,减少病房红灯呼叫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科室设流动护士工作站,将护士站移至病房,主动巡视病房,减少病房红灯呼叫次数,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病房红灯呼叫次数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开展流动护士工作站,充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容,减少了红灯呼叫次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病房的实践效果。方法开设二级护理站,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个人分管和小组负责制、床边工作责任制和床边简单记录制相结合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结果患儿家属、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士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结论在儿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和成就感,儿科护理队伍得到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并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各30例,从护理服务、护士技术、护士态度、病区环境、总体满意度5个方面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护理工作模式、工作环境、医护合作、工作强度、社会地位及成就感5个方面评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护理服务、护士态度、病区环境、总体满意度、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及成就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5~3.5)d、(19.5±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2,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门诊注射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并进行分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分别调查门诊注射室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门诊注射室护理服务患者对排队等侯的及时处理的满意度最低,为82.3%;其次为护士交待用药的注意事项满意度82.8%;再次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83.0%;对满意度各项目进行鱼骨头及排列图分析,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是造成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护士缺乏药物使用知识,护士说话不够婉转,语气生硬。结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须服务护理人员,拓展知识,开展人性化服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等方面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支持系统的运用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利用分散布点法调查全院用于取药、送检标本,配药、记帐、接送、清洗消毒专科物品等所需的护理人数,减半设置专职护理人员全天负责为临床科室取药、送检标本。实施1年后,以自制问卷调查32个临床科室32名护士长及100名护理人员对护理支持系统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结果 护士满意及基本满意率达96.98%。结论 抢救药物及时到位、化验结果及早报告提高了工作效率;护士不需要再请家属去取药、送检标本等,也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及抱怨,患者及家属反应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拓展及做细工作。护理支持系统的运用有效避免了临床护士离开病区存在的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临床护士的非护理工作量,把时间还给护士,为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维和医疗队护理管理手段,编写<维和医疗队护理工作手册>,确保维和卫勤保障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方法 针对维和医疗队护理工作涉及的组织、管理、人员、环境等因素,设计编写护理组织管理、护理技术管理两个篇章.其中护理组织管理是针对安全展开维和医疗队的护理管理层面设计的内容,包括维和医疗队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维和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与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职业防护、护理应急管理、护理文书、标示和医疗物资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是针对维和护士职业护理行为实施的规范技术设计的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标准、常见疾病护理技术、急救战伤护理技术、维和军人心理健康维护.结果 <维和医疗队护理工作手册>的应用为维和保障对象提供了安全、及时、有效的护理保障勤务.结论 通过维和护理勤务研究,探索我军海外医疗队护理勤务保障模式,为战时护理勤务保障管理研究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5.
金卫宏  刘双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09-1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综合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针对综合内科病房的护理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健康教育的知晓率〉96%,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结论在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士长组织日常护理查房的管理意义,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护士长组织病区护理人员开展日常护理查房,解决护理对象的日常护理问题和病房管理问题。结果:解决临床护理诊断问题52例,解决病房管理问题135个,解决危重患者护理缺陷86例,解决护理操作不规范问题45例,解决护理健康教育不规范问题247个,避免护理缺陷和差错31例,解决患者陪护问题87例,解决患者饮食问题39例。科内护士3年来开展护理科研3项,撰写护理论文19篇。结论:护士长组织日常护理查房有利于解决临床护理的难点和疑点问题,督导护理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培养护士科学的工作思维和方法,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有利于体现护理的专业价值,实现护理人员按职称上岗,增强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及时解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内容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动员全科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开展APN排班、实行小组责任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和专科护理相结合的优质护理工作模式.结果 观察组病人初入院时接待、病房环境情况、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的护理操作技术、产后对产妇的健康宣教、病人对主管护士认知度和护士经常巡视病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使产妇享受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保证各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落实,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夜制排班模式在肿瘤血液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作为传统排班模式组;2013年实施全夜制排班模式作为实施组,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通过与护士护生访谈、发放患者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种排班模式在交接班次数;护士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变化。结果实施全夜制排班模式后交接班次数由每日4次减少为每日3次;护士满意度达100%,患者、家属满意度上升到97.6%;护理质量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夜制排班模式充分考虑患者的需要及病区安全,尊重护士及其家庭的意愿,符合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外科病房护理中人性化服务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对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建立了内镜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当面交接制度和病房管床护士负责制,危重患者由高年资护士护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施行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患者满意度由75%提高至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增加,避免了较大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经过护理措施的改进, EMR后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