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探究哮喘临床效方用药规律。经过纳入标准,收集哮喘效方176首,涉及162味中药,累计用药1666频次。处方标准化后,采用Aprior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讨哮喘临床效方的组方规律。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哮喘临床用药常以补益药、清热药、化痰药及平喘药为主。得到常用二项配伍药物16组,三项配伍药物12组,四项配伍12组,结合专业知识,发现4类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哮喘临床效方规律的挖掘,得出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Apriori关联分析癌性疲乏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门诊癌性疲乏患者的132首方剂,排除42首,建立数据库,对处方标准化后,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探索方剂配伍规律、常用药对、药物频次等。结果:对核心药物进行分析,临床癌性疲乏用药以养阴、益气、补血为主,得到常用二项配伍药物21组,三项配伍药物29组,四项配伍药物6组。结论:通过对癌性疲乏临床处方规律的探究,得出的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为临床治疗癌性疲乏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信息系统筛选肝气犯胃型胃脘痛半夏处方数据,探讨核心处方和加减用药配伍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将肝气犯胃型胃脘痛半夏处方数据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处方数据库,分析其组方规律,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方法发现其潜在的药物组合。结果:使用频次前五的药物分别为:半夏、甘草、枳壳、郁金、厚朴。结论:加减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种类有理气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及消食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某院不寐病配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某院不寐病临床用药实际,分析不寐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和特点,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220例临床诊断为不寐病或失眠、睡眠障碍的中药处方,利用Excel电子表格等多种工具对处方用药频次,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及君臣配伍情况等方面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不寐病处方用药中,按药物,首乌藤用药频次最高,其次是甘草、酸枣仁、合欢皮、茯苓等;按类别,安神类和补虚类中药用药频次最高;按配伍,以安神类为君药的处方最多,且安神药所配伍的药物种类最多。结论我院不寐病用药特点明显,合乎中医失眠辨证用药理论,但辨证用药思维略显单一,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处方用药规律,并探索核心配伍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知识服务平台、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CBM)文献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SLE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及因子分析对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通过BATMAN-TCM对核心配伍药物进行疾病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 329首处方涉及中药317味,涉及19大类,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位居前3位,用药频次达4 687次,频数40次共计30味。关联规则得到二项关联组合27项,三项关联组合21项,关联网络图显示生地黄—牡丹皮之间关系最密切。系统聚类得到18组药物聚类组合。因子分析共提取出21个公因子。生地黄—牡丹皮配伍富集的生物学通路有47条,与SLE相关的信号通路有3条。结论SLE以阴虚内热为本,毒、热、瘀为标,治法以养阴清热为核心,核心药物配伍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处方132首,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头风病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律。挖掘出处方核心药物,并推演出13首新处方。结论: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多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主,擅用风药,重视虫类药的运用,常配伍安神定志之品,数法并举,综合调理。  相似文献   

7.
刘明明  熊墨年  丁舸  孙有智 《河南中医》2020,40(8):1182-1189
目的:总结熊墨年教授治疗卵巢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熊教授门诊治疗25例卵巢癌患者的210首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其组方用药特点及配伍新组合,分析用药规律及常用处方的药物特点。结果:210首处方中,药性多为寒、热、甘、苦、辛,主归肝、脾、胃经。使用频次在23次以上的药物有48味;按功效分类,共计使用35类中药,其中清热解毒药和补气药使用频次最高;得到药物配伍新组合34个。结论:熊教授治疗卵巢癌以"益气清毒"法为治疗总则,用药以清热解毒类和补气类药物为主,在补气的同时注重脾胃之气的调护,又酌情配伍清利下焦湿热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处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2.3对筛选出的处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获取药对配伍规律以及核心药物组合,并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 826首处方,应用中药30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川芎、茯苓、牛膝、当归等,药性以温、平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属肝、肾、脾经,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以活血化瘀、补肝肾、祛风湿类为主。结论:临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常用偏温性中药,以补虚和活血化瘀药为主,兼用补肝肾药,为当代医家临床诊治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近5年现代文献中治疗痞满的方药进行总结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痞满证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从近5年现代文献中检索出方剂106首,计算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方剂的证型分布、核心药对以及新组处方,总结中医药防治痞满证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治疗痞满证的证型统计,以肝胃不和证方剂最多,其次是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和胃阴不足证。在用药频次统计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有陈皮、甘草、木香、白术、茯苓、党参、干姜、人参、肉桂、厚朴,药物分类以温中补虚药、理气药、燥湿化痰药、健胃消食药出现频次高,四气统计以温、平性药出现频次高,五味以辛、苦味药出现频次高,归经以脾、胃、肺经药居多。药物组方分析得出常用药对5个,关联密切药组2个;新方组合分析得出核心药对11个,核心组方8组,候选出新处方8个。结论:理气燥湿是治疗痞满的首要治法;温中补虚是治疗痞满的关键;降逆止呕、消食除胀是治疗痞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分析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方法:收集邓教授门诊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的145张中药处方,统计处方的药物频数、药性功效类别,分析处方的配伍规律。结果:145张处方共用中药90味,频次≥20的中药28味,频次<10的药物48味;温性药44味,热性药4味;味辛药40味,味甘药41味;归肝经52味,归肾经38味;补虚类药物30味,祛风湿21味;归纳出18组药对,5个基本方剂。结论:以基本方进行辩证论治,药对是配伍的基本单位,用药重温补通利等是邓教授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86-19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卵巢癌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卵巢癌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卵巢癌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85个治疗卵巢癌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数、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并获得新处方9个。结论:明确了《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卵巢癌方剂的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评价肾气丸、右归丸和右归饮3首补肾阳类方的疗效,探究其中的核心药和边缘药以及核心药中的补阴药和补阳药之间的配伍规律。方法:把大鼠分为:正常组、肾阳虚模型组以及3首补肾阳类方各自的原方组、核心药组和边缘药组,共11组。分别检测其T、CORT、T4。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各个药方组药效的差别,结合9个药方组所含的药物及药量的不同分析不同药物配伍对药效的影响。结果:3首补肾阳类方的核心药组的药效均远高于边缘药组;核心药组中药效最好的是右归丸,而右归丸的核心药中补阳药与补阴药药味和药量都是3首补肾阳类方中最多的。结论:3首补肾阳类方的核心药均对提高药效起关键作用;补肾阳类方的配伍注重阴阳并补、阴阳互济,补阴药配伍补阳药构成该类方的基本组成。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28-131
目的 :探寻现代临床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处方中所用药物进行频次及关联规则的分析,提取出高频用药及高关联规则的药组。结果:最终所纳入的169首处方所涉及178味药物中,提取出8个临床常用药物(支持度25%,置信度0.8)和4味临床核心药组(支持度30%,置信度0.8)。结论: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清肺热、敛肺气、养肺阴以治本,化痰止咳、疏风润燥、平喘止痉以治标。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38-641
目的 :探讨当代名医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证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消渴专辑》中33位当代名医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方,将复方中涉及到的单味药建立EXCEL 2003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3首复方,共涉及药物150味,用药频次达1 059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30次的分别为山药、黄芪、生地黄、茯苓、天花粉、麦冬、党参。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总频次最多的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清热生津药、补益脾气药、滋补肝肾药是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常用配伍。结论:近代名医治疗消渴病主要以补虚、清热、利水渗湿为主,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消渴病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40-142
以研究现代临床中药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组方用药规律为目的 ,检索近10年CBM、CNKI、VIP、Wanfang data国内中文数据库中中药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药物频次及关联规则分析,提取高频药物及高关联度的药物组合。结果显示纳入的62首方剂中共涉及135种药物,提取常用药物有41种,常用核心药物组合26个(支持度20%,置信度0.9)。揭示核心药物为当归、川芎、香附、白芍、熟地黄,以理气活血、补肾健脾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07-611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张大宁治疗肾性血尿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张大宁治疗肾性血尿的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大宁治疗肾性血尿的用药及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25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1个,新处方8个。结论:张大宁治疗肾性血尿常用健脾补肾、化瘀止血药作为组合,其中黄芪应用频次最多。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81-78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用药规律,为提高本病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近30年CNKI中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37首方剂,涉及124味中药。方中健脾、祛湿药出现频数较高。基于关联规则筛选出11个常用药物组合(支持度20%,置信度0.7),其中涉及9味常用药物;并提取得到4味高关联度的核心药物组合(25%,0.7),这与七味白术散的组方特征一致。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剂组方以健脾、祛湿类中药为主;茯苓-白术-葛根-甘草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组合;七味白术散是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健脾祛湿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22-12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张珍玉治疗头痛的辨证和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张珍玉治疗头痛处方274首,将辨证和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肝气逆证是张珍玉辨证头痛的主证;处方涉及中药110味,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核心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8首。结论:张珍玉治疗头痛以疏肝理气、降逆止痛为主,体现了诸病皆可从肝治的诊疗思想,并为中医临床治疗头痛提供理论依据和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30-1034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CNKI、VIP、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2006~2016年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预防复发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将CNKI、VIP、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中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药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03首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9个,新处方12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用药规律,用药频次前五位的是丹参、莪术、当归、三棱、赤芍,药物组合前三位是三棱、莪术,丹参、莪术,丹参、当归,以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调经止痛为主。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50-653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近2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药方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处方用药规律,探讨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高尿酸血症方剂60首,涉及中药141种。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CNKI数据库筛选出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方剂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