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半年疗效的比较。方法:对PRK116只眼屈光度为-0.75D~-13.00D与LASIK 113只眼屈光度为-1.00D~-17.00D术后半年患者的视力、角膜屈光度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PRK:I组(-0.75~-3.00D)为100%,Ⅱ组(-3.00D~-6.00D)为99.1%,Ⅲ组(>-6.00D)为88%;LASIK:I组为100%,Ⅱ组为88.24%,Ⅲ组为93.55%。术后半年等值球镜,PRK:I组为-0.25D,Ⅱ组为+0.14D,Ⅲ组为+0.79D;LASIK:I组为0.00D,Ⅱ组为+0.25D,Ⅲ组为-0.04D。结论: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疗效肯定,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迅速、满意。  相似文献   

2.
分析67例118只角膜中央厚度偏薄近视眼的临床资料,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年屈光度回退率为16.95%;术后Haze发生率为35.59%。对于角膜中央厚度偏薄的近视患者,PR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后兴起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使近现桥冶效果联得了突破性进展.是治疗低、中度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强,稳定性好的方法,但对-6.0D以上的高度近现的预测性下降.且术后角膜混浊.近视回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们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对-6.0D以上高度近视进行治疗,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资料门诊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21眼。男42例67眼(55.37%).女38例54眼(44.63%)。年龄19~50岁.平均28.3±5.8岁、复方托品酰散瞳检影及电脑验光,屈光度(等值球镜,下同)-6…  相似文献   

4.
LASEK、PRK和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比较采用LASEK、PRK和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LASEK、PRK和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各3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LASEK治疗的为角膜较薄、不能行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LASEK、PRK和LASIK均采用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激光切削,术后随访6个月,对术后疼痛、haze、裸眼视力和屈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PRK相比,LASEK术后疼痛轻,haze发生率低。比较LASEK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术后1、2和6个月时LASEK、PRK或LASIK各组的屈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SEK在治疗高度近视时,可产生很好的早期疗效。LASEK较PRK术后反应轻,较LASIK手术安全性高,可避免LASIK中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更适合角膜较薄的高度近视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与术前眼总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接受PRK手术患者近视和散光的总屈光度分成低度 (- 1.0 0~ - 3.0 0D)、中度 (- 3.2 5~ - 8.0 0D)、高度 (- 8.2 5~ - 16 .0 0D以上 )三组 ,同时对高度组中的角膜水化与非角膜水化进行统计 ,比较术后角膜Haze形成情况。结果 :低度组和中、高度组比较发生角膜Haze的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中度组和高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中角膜水化组与非水化组发生角膜Haze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RK术后Haze形成与术前治疗总屈光度之间没有正相关系 ,术后科学有效地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辅助用药以及对高度近视眼治疗过程中进行角膜水化作用是减少Haze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高度近视患者79例共153只眼行LASEK手术,按术前球镜度数分为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随访1—6月。结果LASEK术后刺激症状较轻;术后6月角膜haze发生率低,0级嘶眼(62.1%),0.5级47眼(30.7%),1级11眼(7.2%);术后整体视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P〈0.05),3月后开始趋于稳定(P〉0.05)。术后各时期3组视力:高度近视组均〉中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P〈0.05)。结论LASEK拓宽了近视激光手术的适应症,对于角膜厚度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廖志强  唐晓昭 《四川医学》2002,23(6):613-613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留近视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36只眼RK术后残留近视进行PRK治疗,并随访5年。结果 术前平均屈光度-5.83D,裸眼视力0.11。术后平均屈光度-0.14D,裸眼视力0.88。结论 PRK治疗KR术后残留近视的5年随访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板层切削术(MicrolamellarKeratoplasty-excimerlaserKeratectomy,MLK-E或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利用微型角膜刀系统在角膜上作一带蒂角膜瓣,在其下基质床进行PRK激光切削,共治疗了35例55眼,随访6个月以上,术前屈光状态等6球镜为-11.75±3.65D(-6.25~20.50),其中等球镜<-15D的1组共40眼,屈光度为-10.00±2.15D,最佳矫正视力为0.96±0.25(0.4-1.5);等球镜≥-15D的Ⅱ组共15眼,屈光度平均为-16.42±1.76D,最佳矫正视力为0.48±0.25(0.1~0.8).散光最高为4.5D.果:术后视力和屈光度在1-3个月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随访:Ⅰ组:屈光度平均为-0.45±0.55D(-1.67- 0.45D),裸眼视力39眼(97.5%)达到0.5以上(另1眼裸眼视力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同为0.4),29眼(72.5%)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Ⅱ组:屈光度平均为-1.35±1.76D(-4.50- 1.18D),10眼(66.7%)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MLK-E结合PRK和MLK的优点,是一种符合角膜解剖生理、准确安全有效的高度近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67例118只角膜中央厚度偏薄近视眼的临床资料,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年屈光度回退率为16.95%;术后Haze发生率为35.59%。对于角膜中央厚度偏薄的近视患者,PR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角膜上皮瓣异常的无瓣化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行LASEK手术出现角膜上皮瓣异常的19例(22只眼)患者中,对其中观察组(11只眼)进行无瓣化处理即转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与对照组(其余11只眼)对比,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变化、屈光度变化以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例上皮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平均3.27d,对照组平均6.09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随访中,在两组视力、屈光度、Haze程度的对比中,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ASEK手术上皮瓣制作异常时,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可以去除上皮瓣转成PRK治疗。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误诊的常见原因是对其发病特点认识不足,术前临床资料不■实,术中处理不够慎重。为减少临床误诊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高对此病诊断的警惕性,认真行颈部触诊,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块组织学检查而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17.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区屈肌腱断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219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显微无创技术对断裂屈指肌腱手术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腱吻合技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对两组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60指,良45指,可5指,优良率达95.45%;对照组:疗效优者38指,良52指,可14指,差5指,优良率为82.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1)。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高质量缝合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胎儿脏器重量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213例受精龄为13 ̄38周正常胎儿的心、脾重量及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9.
某些疾病是有季节性的。某些有昼夜变动的周期性或一些角度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不能用传统的几旬构成比或月旬相对比的方法,应该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圆形分布法目前在国内应用尚不多,其应用的原理是通过三角函数的代换,对季节性或周期性资料分布及高峰期所在时间提供较确切的吋点,对疾病的预防和死囚分析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调查了荷泽医专一年级大学生244人(男159,女85)的身高、体重、胸围、最大胸围和腹围,并计算了有关指数,依其指数大小做了体型分类和体质分型。调查结果表明:1.身高、胸围、体重、最大胸围和腹围男均大于女,性差明显。2.体型分类,男廋长型占50.49%,中间型占48.1%,矮胖型仅占0.63%;女瘦长型占41.18%,中间型占58.5%,无矮胖型。3.体质分型,男性强占11.32%,好占18.24%,中等占53.46%,弱占16.89%,女性强占2.35%,好占31.77%,中等占45.88%,弱占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