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测量尸温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兔死后 0 h、1/2 h、1h、2 h、3 h、4h、6h、8h、10 h、12 h、14 h、16h和 2 4h测其肛温、肝温和耳温 ,并在 0~ 4h、4~ 2 4h两个时间段内 ,比较了三种尸温变化的差异。结果显示 ,死亡时间的推断在 4h内 ,以测尸体的肛温较为准确 ;4h~ 2 4h之间 ,测尸体的肝温较可靠。  相似文献   

2.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对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黄连-吴茱萸分别为6:1、2:1、1:1、1:6)在热环境下对大鼠肛温、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确定其对增强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差异.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给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B组)给藿香正气水,实验组(C、D、E、F组)分别给黄连、吴茱萸药对各配伍比例提取物.6组同时放入温度为41℃,相对湿度为70%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热暴露前测各鼠肛温1次,热暴露1 h后再测1次肛温,并记录各鼠死亡时间.结果 B组和C、D、E、F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肛温、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其中以D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黄连-吴茱萸2:1能显著增强大鼠热环境的耐受能力,抗中暑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李敏许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1):856-857
小儿发热通常指肛温〉38.4℃或口腔温〉37.8℃。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发热在门诊的治疗中,抗病毒药、抗生素、解热类药及激素的应用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本文旨在讨论小儿发热门诊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调查500例门诊处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充气式温毯机防止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低体温(肛温低于35.5℃)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充气式温毯机进行保温,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置入肾镜时、手术结束时、麻醉苏醒时的肛温,以及术中寒战、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置入肾镜时的肛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麻醉苏醒时的肛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寒战、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充气式温毯机能够维持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的正常体温,降低寒战和低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消炎止痒散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肛周湿疹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温盐水坐浴后局部外涂地塞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34例消炎止痒散坐浴治疗,2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70.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炎止痒散治疗肛周湿疹疗效确切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分析改良超滤(MUF)过程中患儿的体温变化趋势.方法 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体外循环后行MUF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持续监测鼻咽温和肛温,分别在MUF开始时和结束时记录数据.结果 MUF过程中鼻咽温和肛温都呈下降趋势,鼻咽温下降幅度比肛温大;15 min内鼻咽温和肛温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的产热效应。方法:在中性环境温度(28℃)下,测定雌性大鼠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180 min的肛温、胸部皮肤温度、肢端温度和环境温度,以温度峰值和体温曲线下面积,计算ED50。结果:肛温峰值和体温曲线下面积的ED50分别为0.277 mg·kg-1和0.106 mg·kg-1,胸部体表温度与肛温的变化趋势一致,肢端体表温度与肛温的变化趋势部分分离。结论:异丙肾上腺素产热效应ED50的等效剂量在临床用药剂量范围内,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考虑产热效应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门诊治疗方法。方法:对8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抽吸洗耳、加压滴药、薄雾喷粉等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干耳数91耳,干耳率95.8%,无效4耳。结论:对单纯性中耳炎咽鼓管通畅者效果好,干耳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口腔与腋下体温的差一般为0.3℃~0.5℃,但临床上肿瘤患者的腋温和口温之间的差异存在较大的影响,为核对此种折算方法是否适用临床肿瘤患者,特采用两种方法测量观察.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152例,每例患者均采用同时口温和腋温测量体温的方法,观察口温和腋温的相差值.结果 2种体温测量值比较,腋温相加0.3℃折合口温与口温相比P<0.05(P1=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腋温相加0.4℃折合口温与口温相比P>0.05(P2=0.4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腋温相加0.5℃折合口温与口温相比P>0.05(P3=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腋温测量体温与口温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治疗肾气虚型小儿遗尿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肾气虚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关元、气海、中极、肾俞、百会等穴温针灸治疗肾气虚型小儿遗尿93例,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72例(77.4%),显效18例(19.4%),无效3例(3.2%),总有效率96.8%.结论:温针灸治疗肾气虚型小儿遗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小定 《哈尔滨医药》2011,31(4):288-288
目的 评价温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温针组:针刺次髎、环跳次,并施以艾灸,治疗418例;对照组:选穴同温针组,但仅给予针刺,不作艾灸;治疗400例.结果 温针组痊愈308例,占73%,对照组痊愈232例,占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温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温胃舒颗粒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它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备工艺简便,临床疗效可靠.结论:本品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温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40例),采用西药奥美拉哇胶囊口服疗法,治疗组46例,采用温针疗法.两组分别与治疗前后检测Hp,并对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 胃镜下疗效、Hp清除率、症状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推切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门诊收治的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推切刀治疗,每月1次,治疗1~2次;对照组32例,采用齐刺温针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隙1周,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及治疗4个月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值相比,观察组分别为(5.63±0.73)分和(5.63±0.73)分;对照组分别为(1.66±1.07)分和(1.69±1.0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推切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优于温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龙胆苦寒伤胃的表现及酒炙的缓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南药学》2018,(2):145-148
目的探究龙胆苦寒之性在大鼠胃部的表现以及酒炙对龙胆苦寒之性的影响。方法将高低剂量的生龙胆和酒龙胆水煎液分别给大鼠连续灌胃15 d后,测定大鼠的体重、肛温以及胃黏膜组织中胃动素(MTL)、前列腺素E_2(PGE_2)与胃泌素(GAS)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使大鼠的体重增长升高,酒炙组更为显著(P<0.01);生高组和酒高组对肛温都有降低作用(P<0.05),生高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生高组可明显降低胃黏膜中MTL和PGE_2的含量(P<0.05),并能明显升高胃黏膜中GAS的含量(P<0.01),其他给药组影响较小(P>0.05)。结论生龙胆的苦寒之性对胃有刺激作用,并影响大鼠体重和肛温,酒炙可得以缓和。  相似文献   

16.
健康新生儿体温测量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大中专《基础护理学》教材中介绍测体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腋温、口温和肛温。传统的观点是:肛温最能如实反映体内体温变化,一般情况下腋温最方便于工作,故最广泛使用于临床,但在新生儿室里颈温最受欢迎。既方便于工作,又避免新生儿受凉。我们对298例新生儿同时测量颈温、腋温、肛温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核心温度监测方法的体温差异。方法选择ICU治疗的特重度烧伤患者15例。进行多人次的血温、膀胱温度和肛温监测;分析相关因素对体温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无红外烧伤治疗机治疗时,血温/膀胱温度组(11人次)为(38.6±0.3)℃/(38.6±0.3)℃;膀胱/肛温组(11人次)为(39.0±0.6)℃/(39.0±0.7)℃。有红外烧伤治疗机治疗时,血温/膀胱温度组(25人次)为(38.6±0.3)℃/(38.4±0.4)℃;膀胱/肛温组(37人次)为(38.8±0.3)℃/(38.8±0.3)℃。结果显示,不论有无红外线烧伤治疗机治疗,血温/膀胱温度和膀胱温度/肛温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温/膀胱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829,P<0.05),膀胱温度/肛温亦呈显著正相关(r=0.948,P<0.01);血温/膀胱温度与年龄、性别、烧伤面积、APACHEⅡ评分和是否应用烤灯无明显相关性(P>0.05)。腹泻和大便期间与肛温/膀胱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570和r=-0.700,P<0.01),尿量与其温差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重度烧伤患者,血温、肛温和膀胱温度都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核心温度。尿量对膀胱温度监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腹泻和大便明显影响肛温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腋下有无汗液对腋温数值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122例新人院患者进行腋下体温测量,按先后顺序在有汗液时分别夹试5、10 min,然后在擦干腋汗后再分别夹试5、10 min.结果 擦干腋汗与不擦干腋汗体温计夹试5 min所得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擦干腋汗与不擦干腋汗体温计夹试10 min所得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测腋温时可不擦干腋汗,但必须屈臂过胸夹紧10 min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小儿高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急诊之一。我们对肛温≥39℃的发热患儿,分别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与双氯芬酸钠栓,比较两者的退热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门诊就诊的2~12岁高热患儿68例;发热3.5~26h,平均18.9h;直肠温度39.0~41.7℃,平均39.4℃。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壮温针灸加电针与单壮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膝退行性OA患者按单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两组均取梁丘、血海、犊鼻、内膝眼、足三里及阴陵泉,治疗组用多壮温针灸加电针,对照组用电温针法(单壮温针灸加电针).结果:治疗组治愈54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46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壮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膝退行性OA,比单壮温针灸加电针组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