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筋骨草的显微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石蜡切片、表面制片及数码显微成像等技术,研究筋骨草根、根茎、茎、叶和花等部位的显微特征。结果:确立了筋骨草根、根茎、茎、叶、花等部位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实验建立的显微鉴别特征可作为筋骨草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青蒿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的显微构造,为黄花蒿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法和显微鉴定法.结果 描述了青蒿叶、花、茎、根、子的药材性状以及显微特征,并绘制出粉末图.结论 各部位的显微特征均较明显,其中,青蒿叶、花、根、茎的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罗清  田素英  梅全喜 《今日药学》2011,21(4):211-212,242
目的 研究水翁花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 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试验方法.结果 水翁花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 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为进一步制定侧金盏花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东北侧金盏花在显微特征上无明显区别.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通用于东北三地侧金盏花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常用民间药中华卷柏提供鉴定依据.方法: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描述了药材性状、组织及粉末特征,绘制了茎及粉末特征详图.结论:该药材茎及粉末的显微构造特殊,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继  叶玉华 《中国药事》2007,21(8):604-605,627
建立罗汉果花和茉莉花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用性状与显微鉴别对市场收集的罗汉果花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罗汉果花中合有腺毛,不合草酸钙簇晶及块状物;茉莉花中含有草酸钙簇晶,块状物等显微特征.上述特征可作为罗汉果花和茉莉花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藤的显微鉴定特征,为提高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青藤的根、茎、叶及粉末进行显微特征观察及化学成分预试.结果:根横切面木质部可见大型导管,茎横切面的皮层有纤维束断续成环,叶横切面下表皮有气孔,栅栏组织过主脉,有1~2列厚角组织.药材粉末中石细胞多见,单个散在或成群,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类圆形,厚壁纤维长梭...  相似文献   

8.
杜红光  谢黛  刘瑶 《今日药学》2009,19(3):53-56
目的 通过生药学研究方法,对长叶竹柏叶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方法 通过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方法,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长叶竹柏叶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原植物性状、药材特征、显微特征等方面,对长叶竹柏叶的生药学特征进行了描述,为长叶竹柏的生药学系系统研究提供了依据.结论 叶的显微特征具有鉴别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献记载杉寄生的基原为鞘花、五瓣寄生.本文用显微鉴定方法,找出二者的区别,并与商品杉寄生对照,确认杉寄生基原为鞘花,井提供了杉寄生的显微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黑水缬草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mir.ex Kom.进行鉴定.方法: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结果:描述了黑水缬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黑水缬草的鏊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缬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根、根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毛节缬草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2.
龙胆类药材的数码显微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收自全国11个地区的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了解龙胆类药材的主流品种和真伪情况。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为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条叶龙胆G.manshurica Kitagawa、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坚龙胆G.riges-cens Franch.和头花龙胆G.cephalantha Franch.。结论目前龙胆类药材的主流品种是坚龙胆(占5/12),三花龙胆居次(2/12),龙胆和条叶龙胆尚可见到。头花龙胆与坚龙胆较难区别,是坚龙胆的混淆品。本文拍摄的数码照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药材的显微构造,可为该类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镰形棘豆药材品质评价的方法。方法从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HPI。C法测定含量等对镰形棘豆进行生药分析研究。结果镰形棘豆药材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具有专属性,药材中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可达0.92%。结论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及HPLC法测定含量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的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14.
白头翁同名异物类药材的数码显微鉴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胜勇  张勉  王峥涛 《药学学报》2004,39(10):797-802
目的对来自全国11个地区(包括香港)商品名为“白头翁”的药材进行鉴定,了解白头翁类药材同名异物的市场现状。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白头翁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 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主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朝鲜白头翁P.cernua (Thunb.) Bercht et Opiz,兴安白头翁P.dahurica (Fisch.) Spreng.,细叶白头翁P.turczaninovii Kryl. et Serg.,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 (Maxim.) Pei,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Ser.,翻白草Po.discolor Beg.,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石竹科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结论由于同名异物和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市场上“白头翁”的植物来源仍较为混乱。11个地区的12件样品中,3件为正品白头翁,4件为白头翁属其他植物,5件为非白头翁属植物。本文拍摄的数码照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目前流通药材的显微构造,可为该类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海藻及其混伪品的性状、显微特征,以便准确鉴别海藻药材。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海藻及其混伪品进行形态组织对比研究。结果:海藻及其混伪品在药材性状和组织结构上存在差异。结论:采用形态和显微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定海藻药材基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野生狭叶柴胡根、茎、叶的显微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法。结果:野生狭叶柴胡的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的显微特征均于药典上的记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返魂草(Seheciocannabifolius less)药材进行鉴别研究。方法:应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为返魂草建立了药材鉴别方法。结果:返魂草的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特征可以作为返魂草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8.
余坤子  程显隆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7,31(9):1045-1051
目的:对市场上新出现的五加皮掺伪情况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五加皮及其掺伪品的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方法:在与标本比对的基础上,对五加皮的掺伪品牡丹皮及桑白皮进行鉴定,使用性状与显微的研究方法,对市场上收集的五加皮样品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性状及显微特征的观察,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并鉴定五加皮中的掺伪情况,五加皮及其掺伪品牡丹皮、桑白皮可以通过性状、显微特征进行区分,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