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目的 分析浙江省绍兴市2013-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3-2017年绍兴市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绍兴市共报告2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88.89%的病例发生在冬春季,70.37%的病例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74.07%的病例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74.07%的病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病例可疑暴露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H7阳性率(16.45%)高于非农贸市场(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40,P<0.001)。结论 绍兴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50岁以上人群、农民和基础性疾病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病例暴露于H7阳性率高的农贸市场可能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整理和分析2017-2018年陕西省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分布和基因特性,为防控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集陕西省外环境样本、H7N9病例及关联样本,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7N9亚型流感病毒,H7N9 阳性标本的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分析由国家流感中心完成。结果 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陕西省142个监测点外环境外环境H7N9核酸阳性率仅4.91‰。同时,本省共报告7例H7N9病例和2起禽间疫情。病毒序列分析发现:部分H7N9病毒中HA蛋白裂解位点插入“KRTA”氨基酸基序,具有对禽类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H7N9禽流感病毒与长三角来源的H7N9序列高度同源。结论 陕西H7N9病毒流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同时存在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两个变种。今后应继续做好禽流感病原学监测和遗传变异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山市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监测情况及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特征,指导H9N2禽流感防控工作。 方法 2014-2019年采集监测镇区内的禽类批发市场、活禽销售市场和生鲜禽销售市场3类交易场所的外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人感染H9N2禽流感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共采集和检测外环境标本9 015份,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 171份,阳性率为24.08%。阳性率自2015年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趋势χ2=785.258,P<0.001),不同季节均有一定程度流行。监测镇区均有阳性检出,总体阳性率较高的是五桂山、东升、沙溪、东凤、神湾和小榄等镇区。由不具备独立集中屠宰场供货的生鲜禽销售市场的阳性率最高(36.84%,231/627)。鸡与其它禽类混养阳性率增高(28.91%,920/3 182)。采样部位为冰箱等生鲜禽存放器的阳性率最高(32.71%,105/321),其次是笼具(31.27%,491/1 570)。 期间报告3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均为常规监测所发现。病例发病时间在冬季或夏季,均有活禽暴露史。 中山市涉禽环境中普遍存在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不同季节均有流行风险。生鲜上市设置独立屠宰区,禽类单独存养,注重冰箱、鸡笼等的消毒清洁,有助于提高防控效果。强化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安徽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发病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生物和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无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前一周有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病禽市场检出2份H5N6 阳性标本。结论 该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感染来源与接触病死禽有关,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家禽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的冬春季节,从厦门市几家主要活禽交易市场采集家禽棉拭子及环境样品,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 从534份样品中,检测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216份,检出率为40.4%。本地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HA亚型至少6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9、H6、H11、H12、H1、H3;NA亚型至少5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N2、N6、N3、N8、N9。结论 活禽交易市场家禽中存在不同亚型混合感染情况,尤其以水禽最明显,可同时检出多种亚型。提示今后厦门的疫病防控须加大对水禽的监测及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消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和分析新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地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理论依据和防控建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3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新疆地区13例人感染H7N9病例死亡11例,病死率84.61%,男女性别比2.25∶1,发病年龄介于35-83岁之间,平均年龄62.8岁。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夏季至冬季,发病地点以乌鲁木齐市最多。大部分病例均有禽类暴露史。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位于6~16 d之间,平均10 d。发病到死亡间隔时间位于5~21 d之间,平均发病到死亡天数为11 d。结论 60岁以上男性是新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高危人群,应建议其避免禽类暴露。提高医院医生对于H7N9禽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早诊断,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病例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重要蛋白突变情况和遗传进化特点。结果 广州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大部分毒株基因与广东毒株同源性最高,部分毒株基因与河南、内蒙古等地毒株同源性最高。监测到5株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部分病毒出现了HA蛋白Q226L的突变,提示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α-2, 6Gal受体结合能力增加。HA蛋白和NA蛋白上糖基化位点均有一定的增加和缺失突变。HA、NA和M1蛋白上毒力相关位点均突变增强。M2蛋白均呈现耐药突变,同时监测到2株高致病性突变株出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遗传进化结果显示,HA基因和NA基因在华南和华东分支均有分布,M1基因进化特点相对复杂,分别与华南地区H9N2、H7N9病毒,及北方地区的H7N9病毒重组。结论 2017年广州地区发现2株对达菲耐药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H7N9禽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不断发生进化重组,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提示高致病性耐药株有向华南以外地区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疆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病例可能的感染来源,为新疆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一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展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病原学排查的同时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送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有明确的禽类养殖及无防护措施的禽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暴露史,呼吸道标本检测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外环境和家禽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环境标本分离禽流感病毒与人标本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HA片段和NA片段同源性为99.9%和100.0%,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病例。结论该病例为新疆确诊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传播途径可能为禽—环境—人或者禽—人;加强门诊医生诊断敏感性和强化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是及时发现与处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14-2018年江苏省涉禽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禽流感病毒时空流行性特征,为江苏省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2018年江苏省13个市的5类场所,6类禽类市场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A型、H5亚型、H7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江苏省全年均有禽流感阳性样本检出,其中以冬季和春季阳性检出率较高;2014-2018年,共检测出A型通用阳性标本3 867份,阳性率为13.84%,H5亚型阳性标本330份,阳性率为1.18%,H9亚型阳性标本1 905份,阳性率为6.82%,H7亚型阳性标本986份,阳性率为3.53%, H5和H9混合亚型标本157份,阳性率为0.56%,H9和H7混合亚型阳性标本293份,阳性率为1.05%,H5和H7混合亚型阳性标本116份,阳性率为0.42%,H5、H9、H7混合亚型阳性标本61份,阳性率为0.22%。不同检测场所和不同类型标本禽流感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城乡活禽市场的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擦拭标本和清洗禽类的污水标本阳性率最高;不同地区的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江苏省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以H9亚型为主,应加强禽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加大每年春季和冬季的禽流感病毒监测力度,加强对城乡活禽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福建省外环境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及与人感染H5N6禽流感的关系,为人感染禽流感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7年福建省外环境常规监测标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库下载相关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外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显示:2013-2017年共采集样本4 903份,H5亚型阳性率为4.24%,且不同的网络实验室(χ2=101.033)、监测场所(χ2=45.526)、标本类型(χ2=31.751)和季节(χ2=48.174)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A/Fujian-Sanyuan/21099/2017)病毒全基因序列与6株福建省外环境H5N6病毒的同源性在85.1%~98.5%,与病家院中采集的1株加强监测外环境标本的HA和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100.0%和9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福建省人感染H5N6病毒HA基因与加强监测的外环境H5N6病毒的进化距离最近,与其余6株距离较远,处在不同的进化分枝中,其基因源于H5N8病毒;而NA基因则与7株外环境H5N6病毒的进化距离较近,源于H5N6病毒。结论 福建省冬春季外环境中禽流感活动较为活跃,应加强活禽交易市场的卫生管理工作。福建省发现的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与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重配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山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山市H7N9病例个案调查资料。结果 中山市累计报告15例H7N9病例,其中3岁以下女童3人,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预后良好。12例成人病例,年龄34-78岁(中位数54岁),男性占58.3%(7/12)。成人病例发病后4-8 d(中位数5 d)均出现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等重症肺炎表现,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措施。4例(26.7%)死亡,其中3例为50岁以上且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60.0%(9/15)发病时间集中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10例可能传播途径为禽类接触传播,其中6例从市场购买活禽回家并亲自宰杀。2例有活禽市场暴露但无活禽直接接触史,可能传播途径为禽类市场空气传播。共发现3起聚集性疫情,其中2起发生人传人的可能性大。结论 在H7N9流行季节,尤其是1月下旬至2月上旬疫情高发期,中山市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居民,尤其是5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者,从市场购买活禽回家及宰杀活禽等高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云南省流感监测中发现的首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防治人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活禽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和外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病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果表明,该病例为人感染H9N2禽流感确诊病例,未出现二代病例。病例暴露的活禽市场环境中存在大量禽流感病毒。结论医疗机构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是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的重要手段。活禽交易市场定期消毒与休市是降低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19-2021年南通市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禽流感病毒流行、分布特征,为南通市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1年南通市崇川区、通州区、海安市、如皋市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标本进行H5亚型、H7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通市全年均有禽流感阳性样本检出,其中以第4季度检出率较高。甲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1.69%(141/650)。其中H5亚型阳性率为0.62%(4/650)、H7亚型阳性率为0.31%(2/141)、H9亚型阳性率为18.62%(121/650)。活禽市场的宰杀或摆放禽内案板表面擦拭标本和禽类内脏阳性率最高;各监测地区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通市活禽市场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以H9亚型为主,应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防控工作,加强对活禽市场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H7N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3年3月— 2018年7月H7N9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福建省共确诊H7N9病例108例:因病毒性不明原因肺炎确诊的病例(肺炎病例)占84.26%(91/108);发病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合计占95.37%(103/108);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集中性。肺炎病例中,男性占81.32%(74/91),发病年龄为54.9± 17.1岁,发病前有禽类接触史者占91.21%(83/91);病例预后与病例发现方式关系密切,与其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年龄、发病-诊疗的时间间隔间均无显著关联。结论 加强福建省H7N9防控工作应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着重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起至今发生的第5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比前4波严重,截止至2017年3月8日,本波疫情感染者数量已达历年累积报告数的40.00%。病原学研究发现最近广东分离的两株H7N9病毒在HA的链接肽位置发生插入性变异导致对禽致病性有所增强,但绝大多数分离株与前4波疫情中H7N9病毒病原学特征无明显区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除有3起可能人传人事件外,与前4波比较,患者之间也没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因此,基于疫情分析及风险评估认为H7N9禽流感仍会扩散传播并继续发生新发病例,但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认为该病毒在人际间持续传播的可能性低。本综述认为加强H7N9禽流感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首例H5N6人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进一步防制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例H5N6人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患者暴露的野禽栖息地、活禽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相关人员的呼吸道标本和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病例标本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6)核酸阳性,确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病例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共同暴露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未出现疑似症状。活禽市场存在禽流感病毒(H5N6、H9N2)的大量污染。结论此次未出现人传人现象。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有关。今后要继续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加强活禽市场监管,防止禽间疫情向人间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省内首例既全球第3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排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描述、分析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过程、疫点及密切接触人员采样检测结果,总结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我省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确诊病例为单个病例,未出现人传人,发病前有野禽接触史及菜市场活动史,住地菜市场部分禽类摊档标本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我省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病例为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病例,传播途径可能为禽-环境-人或禽-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成都市首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今后科学应对类似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集并检测病例、相关环境等标本,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病例发病前10天内有禽类接触史,其标本经检测为H9N2禽流感病毒阳性;病例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此次发病后进展较快,经积极治疗无效后死亡;其居住环境、家中剩余鸡肉和周边市场检出H9禽流感阳性。结论该病例感染来源为周边市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鸡;对严重基础疾病者,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可导致重症或诱发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搜索引擎的网络大数据预测传染病疫情趋势的精确性。方法 利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2013-2018年广东省H7N9亚型禽流感月度与周度新增病例数为研究对象,基于“H7N9”关键词和H7N9亚型禽流感临床症状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分波段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开展拟合度分析。结果 新增病例数与“H7N9”关键词百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可将疫情划分为4个波段;第2、3波疫情的预测值能较好地描述真实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临床症状的关键词与第2、3波段疫情实际病例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对第4波段疫情的预测值比较贴近实际发生率,比支持向量机回归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结论 利用公众搜索行为与疫情变化呈现的波段特征以及公众对传染病临床症状关键词的查询频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搜索引擎网络大数据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趋势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广州地区禽类市场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特征,为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研究数据。方法 对禽类市场外环境分离株A/EN/Guangzhou/13565/2018(H6N2)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分子遗传特征。结果A/EN/Guangzhou/13565/2018(H6N2)毒株各基因片段最大相似度毒株均为国内H6N2禽流感病毒,核苷酸最大相似性在96.85%~98.22%之间,氨基酸最大相似性在96.30%~99.30%之间。各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谱系,HA、PB2、PB1、PA、M、NS基因归属于ST339-like分支,NP基因归属于HN573-like分支,发生多分支进化来源的重组。NA基因在HxN2亚型基因中归属于H6N2分支。该病毒为禽源低致病性病毒,但在PB2-89位、PB1-473位、PB1-F2蛋白、PA-409位、M1-30/215位、NS1-42/205位均发生对哺乳动物致病性增强的氨基酸变异。结论 广州地区禽类市场监测发现的1株重组H6N2禽流感病毒,属于禽源低致病性病毒,但存在发生跨宿主传播的潜在风险,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