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功能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组:无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后处理组:大鼠施行缺血后处理,缺血前灌注K-H液平衡20 min后,灌注4℃ST. Thomas停跳液,使全心停跳缺血40 min,然后续灌K-H液60 min。缺血后处理+抑制剂组:大鼠施行缺血后处理+LY294002(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观察各组大鼠平衡末及灌注末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TUNEL法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后处理+抑制剂组于灌注末时的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心脏收缩性和效率(dP/dt max)水平均较平衡末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含量较平衡末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其他3组大鼠的HR、LVDP、+dP/dt max水平降低,LVEDP含量、Flameng评分、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9/3/6/7、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升高(P 0. 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处理+抑制剂组的HR、LVDP、+dP/dt max、p-AKT、Bcl-2蛋白上升,LVEDP含量、Flameng评分、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9/3/6/7、细胞色素-C(Cyto C)、Bax蛋白降低(P 0. 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功能损伤,可能与降低心肌细胞凋亡、调节PI3/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氢吗啡酮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氢吗啡酮组(I/R+H组)、缺血-再灌注+PI3K抑制剂组(I/R+W组)、缺血-再灌注+氢吗啡酮+ PI3K抑制剂组(I/R+ H+ W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用TT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末端标记法(TUNEL)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Bcl-2、Bax蛋白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漏出量及心肌细胞凋亡增多,p-Akt表达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 P<0.05);与I/R组比较,I/R+H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漏出量及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p-Akt及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 P<0.05);与I/R+H组比较,I/R+H+W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漏出量及心肌细胞凋亡增多,p-Akt表达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 P<0.05)。 结论:氢吗啡酮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及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HPSE、Akt、Nox均参与了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并且相互作用。HPSE调控PI3K/Akt通路,而PI3K/Akt通路导致Nox产生增加,Nox又可以通过改变Akt信号传导激活Akt通路。本文通过综述HPSE、Akt、Nox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旨在为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脂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 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0 s,再缺血10 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 min;假手术组不收紧结扎线.再灌注结束后自右颈动脉分别采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用伊文氏兰-红四氮唑(TTC)染色和TUNEL法分别检测再灌注心肌坏死和凋亡程度.结果 再灌注结束后,肌酸激酶活性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734.86±25.48)U/L和(967.64±28.16)U/L,高于假手术组的(274.28±16.94)U/L,(P<0.05),缺血后处理组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缺血区与左心室面积比值与缺血再灌注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心肌坏死区与缺血区比值为(24.8±6.7)%,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的(38.2±7.1)%(P<0.05);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12.7±2.8)%,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的(20.9±3.7)%(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减轻高血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39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采用TUNEL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纳入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13.54±1.50),(20.72±1.58),(2.90±0.28)μkat/L,P<0.01],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心肌梗死范围: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区与左室面积比值无明显差异,缺血后处理组心肌坏死区与缺血区比值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26.1±6.7,40.2±7.2,P<0.01)。③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2.5±2.9)%,(21.3±3.8)%,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 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 再灌注10s,缺血1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TUNEL 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12.13±42.77),(935.17±57.99),(282.74±29.54)U/L,P<0.05,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4.3±2.7)%,(22.3±3.6)%,(P<0.05)。③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术后肝脏功能延迟恢复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在缺血和再灌注的过程中被激活,通过抑制或增强下游相关靶蛋白的表达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因此,PI3K/Akt信号成为预防和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靶向通路。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的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假手术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组(n=20)、高剂量甘松挥发油(HD)组(n=20)、低剂量甘松挥发油(LD)组(n=20)、二甲基亚砜(DMSO)组(n=10)。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率、血压变化,以及PI3K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甘松挥发油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T)表达均显著小于IR模型组(P0.05),同时高剂量甘松挥发油组Akt/磷酸化Akt(p-Akt)、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IR模型组(P0.05)。结论甘松挥发油后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能显著减轻心肌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酶基因(PTEN)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FI治疗组。Sham组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I/R、SFI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式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30min,SFI组经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10ml/kg,Sham组和I/R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20min时处死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计算心肌梗死面积。以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PTEN和PI3K表达水平,并计算其比值(PTEN/PI3K)。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细胞凋亡指数与PTEN/PI3K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SFI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加,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TEN和PI3K表达均上调(P<0.05),SFI组PTEN/PI3K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FI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TEN表达下调,PI3K表达上调,PTEN/PI3K降低(P<0.05);SFI组心肌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I/R组及SFI组细胞凋亡指数与PTEN/PI3K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788、P=0.007和r=0.829、P=0.003)。结论 SFI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下调心肌组织PTEN表达,上调PI3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阻碍缺血心肌从再灌注治疗中获得最佳疗效的主要难题,其保护机制涉及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且存在相互交叉影响,许多药物及机械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这些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及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s,RISK)信号通路均有保护作用,但之间是否有联系尚不明确,现就二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内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