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通过内镜对食管孤立性静脉瘤的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6月扬中市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通过胃镜诊断的食管孤立性静脉瘤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8月-2011年6月消化内镜中心共完成胃镜诊断31535例,其中食管孤立性静脉瘤186例,检出率为0.59%。结论本病属良性病变,增长速度缓慢,很少发生大出血,一般不需治疗,但需与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聚桂醇治疗食管孤立性静脉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孤立性静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内镜详细观测下对所有患者进行聚桂醇注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出现。54例患者中51例孤立性静脉瘤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51/54),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孤立性静脉瘤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最大程度上消除静脉瘤,治疗所需费用低,治疗总有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2006~2011年我院对52例孤立性食管静脉瘤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2例患者系我院2006~2011年住院病人。男31例,女21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0.01岁;其中39例无食管症状,因其他原因行胃镜检查时发现。内镜下表现:普通内镜下表现:食管静脉瘤均呈蓝色,瘤体直径0.8~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的疗效。方法:10例食管静脉瘤伴出血患者,行内镜瘤体内注射硬化剂治疗。结果:10例静脉瘤患者经1次注射,未见有活动性出血,2周后复查胃镜,静脉瘤消失。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方建青  戴一青  金海娟  周华英 《重庆医学》2007,36(11):1015-1015
孤立性静脉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指食道孤立性黏膜下静脉扩张,呈局限性隆起,少数可呈串珠状,并排除潴留性囊肿及门静脉高压者.日本命名为孤立性静脉扩张,其检出率0.62%~1.0%.现总结我院近几年内镜检查发现的164例,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异位组织并食管溃疡20例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异位组织并食管溃疡的内镜下所见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978—2002年患者的内镜资料及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异位胃黏膜溃疡为单发性,其特征为溃疡中央可见黏膜岛。结论:食管溃疡内科治疗有效,存在癌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刘定荣 《四川医学》2008,29(5):584-585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4例孤立性蝶窦痰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均行鼻内镜下蝶窦手术.结果 24例中囊肿6例,真菌性蝶窦炎18例.全部患者经CT或MRI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经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清理术,24例术后所有症状先后缓解或消失.结论 孤立性蝶窦良性病变易误诊、漏诊.诊断本病有赖于CT和MRI检查,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刘继军  邝韶景  苏述平 《重庆医学》2015,(34):4847-484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治疗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23例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 23例中主诉单纯头痛者18例,单纯视力下降者1例,头痛并有眼部表现者2例,回吸性涕血者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蝶窦开放病变清除手术,所有病例临床症状缓解,治愈87.0%.结论 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和(或)MRI是蝶窦病变最佳检查方式,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是治疗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内镜治疗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安全性和组织学诊断。方法 内镜诊断消化道SMT82例,70例(85.4%)治疗前行超声内镜(EUS)检查。SMT位于食管45例。胃29例,十二指肠和直乙状结肠各4例。除5例囊肿外,SMT大小6-20mm。53例用双活检管道内镜行粘膜切除术(EMR),把持钳剥离SMT后,将其切除,14例(SMT≤10mm)一次性用吸引法切除(10例)或用双管道内镜直接切除(4例);10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内镜套扎,5例囊肿切开引流或抽吸囊液。结果 67例实体SMT中64例(98.5%)内镜下完全切除,2例(异位胰腺和胃平滑肌瘤各1例)病变部分残留,4周时复查胃镜发现;1例直肠平滑肌瘤,未能切除。10例静脉瘤和5例囊肿均治疗有效。平均随访13.4个月未见复发。组织学诊断平滑肌瘤49例(59.8%),颗粒细胞瘤,纤维瘤、异位胰腺、脂肪瘤和类癌共13例(15.9%),5例间叶肿瘤未做特殊染色,不能确定组织来源。82例内镜治疗11例局部少量出血,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治疗S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获得组织学诊断,EUS对内镜治疗SMT选择适应证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内镜治疗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安全性和组织学诊断。方法内镜诊断消化道SMT82例,70例(85.4%)治疗前行超声内镜(EUS)检查。SMT位于食管45例。胃29例,十二指肠和直乙状结肠各4例。除5例囊肿外,SMT大小6~20mm。53例用双活检管道内镜行粘膜切除术(EMR),把持钳剥离SMT后,将其切除,14例(SMT≤10mm)一次性用吸引法切除(10例)或用双管道内镜直接切除(4例);10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内镜套扎,5例囊肿切开引流或抽吸囊液。结果 67例实体SMT中64例(98.5%)内镜下完全切除,2例(异位胰腺和胃平滑肌瘤各1例)病变部分残留,4周时复查胃镜发现;1例直肠平滑肌瘤,未能切除。10例静脉瘤和5例囊肿均治疗有效。平均随访13.4个月未见复发。组织学诊断平滑肌瘤49例(59.8%),颗粒细胞瘤,纤维瘤、异位胰腺、脂肪瘤和类癌共13例(15.9%),5例间叶肿瘤未做特殊染色,不能确定组织来源。82例内镜治疗11例局部少量出血,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治疗S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获得组织学诊断,EUS对内镜治疗SMT选择适应证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止血治疗近年取得很大进展。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静脉曲张型和非静脉曲张型(表1)[1],本文简要综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外其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一、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胃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一般发生在肝硬化后期。原发性胃静脉曲张来自全身性的门脉高压,往往为食管胃连接部的静脉曲张(胃食管静脉曲张);继发性胃静脉曲张则产生于食管静脉曲张经内镜治疗血管闭塞后。孤立性胃静脉曲张见于胰腺癌、胰腺炎或高凝状态引起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者。非恶性肿瘤性脾静脉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为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所见、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手术疗效。结果:临床症状为头痛10例次(77%),涕中带血2例次(15%)。鼻内镜检查发现蝶窦自然口周黏膜息肉样变6例,蝶窦自然口闭锁1例。鼻窦CT扫描显示全部病例单侧蝶窦腔内混浊影,其中有高密度的钙化斑块或斑点9例,窦腔骨壁增厚6例,蝶窦前壁破坏2例,窦腔内有气泡样影2例。全部患者采用经蝶窦自然口径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术后随访1~4年,临床症状消失,术腔清洁,无一例复发。结论: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头痛最为常见;鼻窦CT扫描显示蝶窦腔内混浊影伴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是本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鼻内镜结合鼻窦CT检查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鼻内镜下经蝶窦自然口径路蝶窦开放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管乳头瘤,又称食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是临床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好发于成年男性。确切病因不明。多在内镜检查时发现,病检确诊。瘤体小者可通过活检,或内镜治疗,瘤体大者需外科治疗。本文报道1例青年女性患者,在我院确诊为食管乳头瘤及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4.
既往认为蝶窦炎多并发后组筛窦炎及其他鼻窦炎,孤立者甚少。随着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鼻内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孤立性蝶窦炎或以蝶窦炎为主要病变者并不少见。我科2000~2002年共收治此类病人12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RPH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疗效。结果:23例均发生消化道出血,经胃镜证实为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部分伴有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其中7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16例因其他疾病住院期间发生消化道出血;19例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4例合并轻度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将患者按病因学和临床转归分类,其中3例胰腺炎合并囊肿或假性囊肿和1例脾外伤经外科手术治愈,3例胰腺癌患者死于并发症,其余经内科保守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好转后保持随访。结论:RPH可通过内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增强并血管成像等检查确诊,但是需和肝原性门脉高压症区别,外科手术治疗需慎重,可考虑内镜介入联合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处理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5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于鼻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性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安全、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缺乏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不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少见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主要针对贲门下括约肌。既往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开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案。该文对本病目前发现的可能病因及腔镜下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不适,或伴吞咽不畅、食道及咽部异物感、哮喘、咳嗽等。其中食管黏膜有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变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具有GERD症状而无内镜下黏膜损害者称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多归为中医的“吐酸”、“嘈杂”、“反胃”、“胃痛”、“梅核气”等范畴,其病因多与外感六淫,过食生冷、辛辣,烟酒过度,以及情志失调等有关。下面就其临床的辨证治疗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孤立性食管静脉瘤国内报道很少 ,作者自 2 0 0 0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2月在 3746例电子胃镜检查中共发现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 ,男 ,5 3岁 ,干部。因上腹不适 1月余于 2 0 0 0年 5月 6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肝病史。内镜检查示 :在食管中段前壁见 3个直径 3~ 6mm孤立的青蓝色隆起 ,用活检钳触及有囊样感。胃镜诊断 :食管中段多发性静脉瘤。例 2 .患者 ,女 ,66岁 ,农民。因食欲不振伴有腹部不适 2余月 ,于 2 0 0 1年 4月 2 6日来我院就诊。31年前有肝炎病史。查体 :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 ,未见蜘蛛痣及肝掌 ,腹软 ,肝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鼻内镜下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及鼻内镜检查,8例病理报告可见大量真菌菌丝,未侵及黏膜基底层;炎症6例;黏膜囊肿6例;黏液囊肿4例;脓囊肿1例;骨瘤1例;软骨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嗅母细胞瘤1例。30例均临床治愈,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行保留中鼻甲经嗅沟径路进行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