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取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磺胺嘧啶银粉纱条覆盖组织治疗烧伤创面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的创面出血减少,愈合加快且患者换药痛苦明显减轻。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可以在烧伤创面上推广使用,尤其是Ⅱ度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2.
姜平秀  韩广云 《当代医学》2010,16(7):131-132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紫草油治疗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3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1例,先用浸透药液的复方桐叶烧伤油纱布均匀外敷在消毒后的创面上,再用厚纱布覆盖;对照组16例,单用紫草油纱布覆盖。比较两组的平均愈合时间。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比紫草油外敷烧伤创面具有明显的改善局部疼痛及肿胀,渗液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13.45±5.51)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0.9±5.59)天,至少提前7天,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浸浴治疗为基础,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及复方紫草油的综合方案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研究分三组,基础及浸浴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A和B分别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及复方紫草油,治疗组联合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及复方紫草油,分别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A和B的残余创面愈合率、疗效及创面细菌阳性率。结果:治疗组残余创面愈合率高、疗效满意、创面细菌阳性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浸浴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及复方紫草油的综合方案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烧伤创面快速愈合,寻找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将门诊收治的330例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二组,对169例烧伤患者创面使用烧伤油处理,并设对照组161例,用1%磺胺嘧啶银霜外敷治疗,观察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和用药后疼痛减轻程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烧伤油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止痛有效率达到98%。结论:烧伤油较磺胺嘧啶银霜对Ⅱ度烧伤创面疗效显著,169例未见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烧伤Ⅱ号油治疗轻中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3年收治的轻中度烧伤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烧伤Ⅱ号油半暴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磺胺嘧啶银糊剂行暴露治疗。结果治疗组止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纶烧伤Ⅱ号油治疗浅度烧伤创面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浅Ⅱ度、深Ⅱ度 烧伤创面、残余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清 创 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涂于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 疗119例烧伤患者(即222个创面),包括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创面 ,并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用药前与用药中的情况以及复方磺胺嘧啶锌 涂膜剂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 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0.25±1 .6 9)天完全愈合,对照组(13.15±2.03)天愈合;深Ⅱ度创面治疗组(18.10±2.72)天愈合 ,对照组(21.2±3.64)天愈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前细 菌培养阳性率是38.8%,治疗中降至9.0%;对照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7%,治疗 中降至25.4%;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未出现疼痛、过敏反应 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创面可促进上 皮 化、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防治创面感染,该药应用简便、适用于社区、基层常见的中、小 面积浅度烧伤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因肽和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清创、剪除水疱后,用金因肽喷湿烧伤创面再用磺胺嘧啶银涂于烧伤创面包扎换药治疗。对照组在清创、剪除水疱后直接用磺胺嘧啶银涂于烧伤创面包扎换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伤口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金因肽和磺胺嘧啶银联合治疗Ⅱ度烧伤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糊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和抑菌作用.方法75例深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另一组用磺胺嘧啶银糊.观察两组的止痛效果、抑菌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率.结果深Ⅱ度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止痛效果优于磺胺嘧啶银糊,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发生率与后者相似,但抑菌作用较差.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深Ⅱ度烧伤疗效并不比磺胺嘧啶银优,应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9.
吴丽谨 《中国热带医学》2007,7(5):727-727,740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治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以及供皮区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清创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涂于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疗132例烧伤患者(即214个创面),包括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创面,并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用药前与用药中的情况以及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 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0.25±1.69)d完全愈合,对照组(13.15±2.03)d愈合;深Ⅱ度创面治疗组(18.10±2.72)d愈合,对照组(21.2±3.64)a愈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是38.8%,治疗中降至9.0%;对照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7%,治疗中降至2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未出现疼痛、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荆治疗烧伤创面可促进上皮化、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防治创面感染,适用于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以及供皮区等创面,且该药应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剂对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深Ⅱ度烧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磺胺嘧啶银霜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和14d的疼痛评分、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及创面完全愈合率,以及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治疗7d和14 d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和28 d时两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率以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治疗7d和14 d时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剂可减轻深Ⅱ度烧伤疼痛,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三乙醇胺乳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方法:选择烧伤面积相近,对称分布Ⅱ度创面烧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三乙醇胺乳膏组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三乙醇胺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乙醇胺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短,伤后色素出现时间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应用三乙醇胺乳膏能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测并评价分析磺胺嘧啶银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所致残余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磺胺嘧啶银凝胶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和无菌石蜡油纱布换药.观测记录各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例数、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周创面细菌培养情况、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创面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7d后,治疗组致病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磺胺嘧啶银凝胶应用于可以非手术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及促进创面修复作用,能有效缩短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与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浅Ⅱ度、深Ⅱ度及其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烧伤病人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两组,A组病人创面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B组病人创面用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的止痛、创面炎症控制、抑菌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止痛效果B组优于A组(P〈0.01);换药中创面炎症控制方面A组优于B组;Ⅱ度创面A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40.3%,治疗中降至9.6%,B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6%,治疗中升至6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感染创面A组用药后细菌定量少于B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浅Ⅱ度A组(12±2.9)天,B组(15±2.8)天(P〈0.05),深Ⅱ度创面,A组(27±3.5)天,B组(49±8.3)天(P〈0.01);换药次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在止痛效果方面优于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建议在浅Ⅱ度、面积小的创面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在预防、控制创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等方面优于湿润烧伤膏,适用于深Ⅱ度及感染创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65例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同时予相应护理。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99,P〈0.01)。结论采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能充分发挥组织修复及杀菌的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而科学、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干性暴露法治疗深度面部烧伤的疗效。方法274例面部深Ⅱ度新鲜烧伤患者分为湿润烧伤膏组(140例)和磺胺嘧啶银组(134例),观察2组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率。结果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3±3.21)d,磺胺嘧啶银组为(25.36±3.25)d,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磺胺嘧啶银组(P<0.01)。烧伤创面愈合后,湿润烧伤膏组创面瘢痕明显增生6例(4.29%),磺胺嘧啶银组18例(13.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面部烧伤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瘢痕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疗效。方法:以1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美宝烫伤膏,观察组给予复方紫草烫伤软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3±3.2)d(P0.01),2组愈合后创面均无明显瘢痕;观察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5.3±3.2)d,亦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2.6)d(P0.01)。结论: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Ⅱ度烧烫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Ⅱ度烧烫伤患者,根据平均住院天数及愈合后瘢痕有无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且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愈合后瘢痕不明显。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Ⅱ度烧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烧伤分期配合中西药联合应用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烧伤渗出期外涂磺胺嘧啶银和中药治疗,感染修复期外涂复方氨基酸脂质体愈合膜和中药治疗;对照组磺胺嘧啶银外涂创面,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水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分期疗法配合中西药联合应用使烧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磊 《吉林医学》2014,(14):194-195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烧伤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将6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纳入观察范围,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3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悬液,30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外用碘伏纱布包扎,判断疗效和价格成本。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8.8±2.1)d,短于对照组,成本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具有愈合快、成本低的作用,可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董兆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19-2220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银膏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磺胺嘧啶银膏治疗,观察组接受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银膏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愈合时间、愈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6、12 d后,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银膏,可有效提高深Ⅱ度烧伤患者愈合质量及愈合率,加快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