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隙阻滞在老年人低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0例ASAⅡ~Ⅲ级老年手术患者接受低位手术,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蛛网膜下阻滞组(Ⅱ组),观察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结果蛛网膜下阻滞组(Ⅱ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效果更确切。结论蛛网膜下阻滞用于老年低位手术患者不失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用于腹腔镜麻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腹腔镜手术用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同期40例腹腔镜手术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及呼吸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氯胺酮组术中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氯胺酮可弥补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不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ASAI~II级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和全身麻醉(对照组)各26例,在实施相应的麻醉后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均升高;实验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实验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多项生命体征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隆乳手术中不同局部麻醉药混合液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120例行乳房假体置入术患者分为4组,以T4~T5棘突间隙为硬膜外穿刺点,分别注入含1 %利多卡因及0.375 %罗哌卡因、0.25 %罗哌卡因、0.25 %布比卡因的混合液及单纯1.3 %利多卡因溶液,初量13 ml,观察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并发症.结果切皮均无疼痛,脉搏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血压及心率轻度降低.1 %利多卡因加0.375 %罗哌卡因、0.25 %罗哌卡因或0.25 %布比卡因混合液组的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单纯1.3 %利多卡因组效果较差.65例(54 %)患者出现鼻塞,39例(33 %)麻醉后发生心动过缓,无组间差异.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隆乳房手术麻醉,1 %利多卡因与0.25 %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混合液不仅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对生理功能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联合麻醉组,n=40)与单独全身麻醉组(单独麻醉组,n=4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苏醒时间。结果:术中2h、术后联合麻醉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气道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P0.05),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回答问题切题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独麻醉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均较稳定,苏醒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50例腹部手术应用2%利多卡因施行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50例病人分为上和中下腹部两组,每组25例。结果表明:无论上腹部或中下腹部硬膜外阻滞后,其总的趋势是麻醉后平均动脉压、每搏量、每搏指数、左室有效泵力、总外周血管阻力均降低,而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心率在上腹部组麻醉后下降,在中下腹部组则短时增加后又下降。提示2%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上腹部为甚。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1 h、6 h、12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全麻,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术毕观察组患者MAP、HR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24 h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时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保持其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早期疼痛,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增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8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剖宫产术患者的病历资料, 记录麻醉操作方式、药物用量、起效时间、阻滞平面、作用效果、补救用药及操作相关并发症。增效硬膜外麻醉主要包括以下要点:①硬膜外穿刺针原位旋转测试负压确定针尖位置;②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给药后置管。对有硬膜外操作资质的134名麻醉医师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问卷内容包括硬膜外操作中是否常规转针、转针方向、穿刺针给药剂量占总剂量的百分比。结果纳入10 054例硬膜外麻醉(10 016例)和硬膜外麻醉中转全麻(38例)患者, 硬膜外局麻药物使用量18(15, 20) ml;可查阅到阻滞平面有4 287例, 其中阻滞平面T6-8水平比率86.84%;从开始麻醉穿刺到手术切皮时间为25(20, 30) min。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中转全麻16例(0.159%);10 016例硬膜外麻醉患者中, 术中辅助用药925例(9.235%);患者均未见全脊麻发生, 因穿刺原因或转针导致硬膜外穿孔25例(0.248%), 局麻药中毒4例(0.039%), 术后神经损...  相似文献   

10.
全身麻醉辅以硬膜外麻醉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丙泊酚静脉全麻和丙泊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麻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胃全切除术病人100例,年龄34时间较长,拔管也晚,术后也需另行处理。因此,近年来主张上腹部手术采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取长补短。笔者体会到采用丙泊酚为主的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施行上腹部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止痛完善,全麻和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②术中血流动力学调控较便易;③术后清醒完全;④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LC的高血压老年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和皮质醇(Cor)]水平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除血氧饱和度外,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10 min(T2)、拔管前即刻(T3)的SBP、DBP、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T1、T2和T3时生长激素、催乳素和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苏醒期烦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LC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激素应激反应较轻,麻醉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胸手术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普胸手术32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复合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对比观察。结果复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普胸手术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双点法硬膜外麻醉施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PCNI,手术病人72饲,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Ⅱ组为0.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Ⅲ组位0.7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观察三组病人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三组病人在转俯卧位后,Ⅱ、Ⅲ组病人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结论:0.37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施行PCNL手术,具有镇痛完善、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及母婴安全的比较.方法:选择ASAI级剖宫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50例.A组在L3-4或L2-3使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在L2-3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观察麻醉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结果A组起效时间(2.55±0.73)分钟明显快于B组(5.44±1.52)分钟(P<0.05),A组5分钟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值(20.05±7.15)mmHg明显大于B组(4.05±1.43)mmHg,(P<0.05),但孕妇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下降值无显著性差异,A组牵拉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发生术后头痛1例.结论CSEA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母婴安全的优点,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比连续硬膜外麻醉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5例ASA-Ⅰ~Ⅱ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n=14)和全麻组(n=11),初步观察和监测麻醉后、改变为头高足低位后、气腹后以及术毕等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MPAP、PCWP、CO、CI、SVR及PVR)的变化.结果 麻醉后硬膜外麻醉组仅SVR明显降低;改变为头高足低位后,两组CVP均下降;气腹后,硬膜外麻醉组HR、MAP、SV和CO均明显下降,但尚能维持在正常低限水平,而SVR在麻醉后下降的基础上有明显增加.全麻组气腹后,除SV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指标均明显增加.结论 LC可常规选择性地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但对有心肺功能障碍、年老体弱或过分肥胖的病人以及手术难度大、费时久的病人仍宜选用全麻甚至改行传统开腹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大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大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为单纯全身麻醉。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手术中及术毕4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并抽血化验血糖及皮质醇,评估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各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气管插管、手术中及术毕等时间点的收缩压、血糖及皮质醇均较观察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有助于降低老年大肠癌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对胆道手术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胆道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0例,采用单纯全麻;Ⅱ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拔管前5 m in、拔管、拔管后5 m in的SBP、DBP、HR。结果Ⅰ组在围拔管期各时点、Ⅱ组在拔管时SBP、DBP、HR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Ⅱ组围拔管期各时点SBP、DBP、HR均低于与Ⅰ组(P〈0.01),全麻用药量也少于Ⅰ组(P〈0.05)。结论 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有利于维持胆道手术病人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Narcotrend监测下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更安全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 40例ASAⅡ~Ⅲ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GA)和单纯全麻组(GA),每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为舒芬太尼0.4μg/kg、顺苯磺阿曲库铵0.1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气管插管后微泵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间断静注顺苯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行Narcotrend监测并使Narcotrend分级(NTS)维持在D0~D2之间。EGA组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试验剂量1.3%利多卡因3 ml,气管插管后硬膜外追加1.3%利多卡因6~8 ml,再以0.375%罗哌卡因5~8 ml/次维持硬膜外阻滞。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记录两组病人全麻维持用药量和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位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EGA组术中收缩压低于GA组(P<0.05);术中麻醉用药比较,EGA组丙泊酚及顺苯磺阿曲库铵用量少于GA组(P<0.05),EGA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A组(P<0.01);恢复时间比较,EGA组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GA组(P<0.01);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减少,病人恢复较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同时进行麻醉深度监测,有利于预防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地震伤员手术治疗的急救及麻醉处理体会.方法 382例年龄2~91岁严重地震伤进行492台次手术;针对不同病情、年龄、手术方式等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神经阻滞等麻醉方式,并分析了休克、挤压伤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地震危急伤情的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及临测.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SpO2维持在92%~100%;治愈356例,好转23例,死亡3例.结论 术前积极的扩容抗休克、维护肾脏功能,加强术中监测、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是地震伤员安全渡过围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加胸内迷走神经阻滞下胸腔镜肺大疱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肺大疱患者,在硬膜外麻醉加胸内迷走神经阻滞下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结果 12例全部治愈.3例未留置止痛泵的患者术后第1d均感术侧胸部憋胀不适,对症处理后可明显缓解.术后均获随访,中位时间7(2~12)个月,未见一例复发,复查胸部CT显示肺膨胀良好,无肺大小疱残留.结论 在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硬膜外麻醉加胸内迷走神经阻滞下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具有麻醉并发症少、应激反应小、便于呼吸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