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药研究中的中药多糖有效部位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计萍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479-1480
近年来,以多糖为有效部位的中药新药申请似有增加趋势,笔者就此类中药新药药学研究中的常见问题讨论如下。1多糖有效部位新药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1·1有效部位的确定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仅有部分多糖具有医疗价值。目前申报的多糖有效部位中药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有效性问题。多糖的研究一般为对多糖粗提物的生理活性的研究,而多糖粗提取物中又可能含有较多其他成分,仅以多糖提取物的药效研究资料难以充分说明多糖  相似文献   

2.
中药植物多糖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具有降血糖活性的中药植物多糖做一概述,总结归纳出中药植物多糖降血糖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对目前中药植物多糖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对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和研发出低毒高效的中药降糖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多糖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中,现代研究证实多糖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中药中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多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糖抑菌作用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多糖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维持生命的多种生理功能有关,现已发现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多糖的抑菌作用受到关注.该文对研究多糖的抑菌方法进行综述,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中,现代研究证实多糖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中药中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多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膜技术在多糖分离应用中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佐  冯怡  徐德生  郑琴 《中草药》2009,40(6):991-993
膜技术已应用于中药多糖组分的分离,但膜污染等问题阻碍膜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在应用膜技术分离麦冬多糖时发现的问题,对膜技术应用于中药多糖分离中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进行综述和讨论,阐明了膜技术在多糖分离应用中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从事该方面研究的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方法对中药多糖不同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进行概述。结论可为中药多糖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多糖与各单味中药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制备各中药多糖,并分离服用各多糖后的小鼠血清,分别加入到淋巴细胞悬液中,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各多糖组和含多糖血清组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其中复方多糖和含复方多糖血清组最显著.结论 血清药理学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药物的药理作用;各单味中药多糖对细胞免疫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糖,又称多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链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达数百万,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中,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生物高分子物质。到目前为止,已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其中从中药中获得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1]。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是抗肿瘤作用成为中药多糖研究的热点。凋亡,即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9)
糖类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其结构特征、极性较大、水溶性强等特点导致其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难度。本研究对近年来关于中药中单糖、寡糖、多糖的定性以及多糖的定量分析方法等进行总结,分析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中药中糖类定性及定量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中药中糖类的定性和定量以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兴斌  赵燕  梅其炳 《中药材》2002,25(11):823-825
探讨了多糖类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地位、研究现状和制约多糖突破性进展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结合中药现代化的新药创制途径,提出中药多糖研究开发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和研究策略,并展望了多糖研究开发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药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多糖化学研究、药理作用等方面作用进行总结。结果:中药多糖的化学结构与其功效关系密切,多数中药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结论:可为中药多糖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多糖是重要的活性生物大分子,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多糖质量评控尚存在很大不足。该文结合中药多糖的质控现存问题,对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特征鉴别、含量测定及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基于中药在临床上以煎煮服药方式为主,中药多糖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提取方法推荐煎煮法;②在除杂的基础上,HPGPC能同时实现中药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辅以MS或NMR法可实现中药多糖的定量定性分析;③以特征鉴别为依据,选择适宜的纯多糖、葡聚糖或单糖对照品;④HPSEC-MALLS-RID专属性、准确性高,且有利于多糖的构效机制研究。建议中药多糖质量综合评控应以提取分离纯化为基础,以特征鉴别为前提,以含量测定为重点,辅以结构分析,旨在为中药多糖质量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炮制影响中药中多糖含量,多糖含量随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增加或减少。结论:中药制剂及临床应用应根据用药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中药炮制品。  相似文献   

15.
糖谱及其在中药多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平  吴定涛  赵静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505-3513
多糖是生命四大基础物质之一,兼具有多方面药理活性,是中药主要功效成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糖的研究也取得巨大进展,多糖类药物和保健品的研究正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又一新的前沿和热点。然而,多糖质量控制是多糖类新药研发中的瓶颈,提高中药多糖质量控制研究至关重要。由于中药多糖化学结构复杂、多样性大,其质量控制一直是难点并极具挑战性。实际上,中药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建立基于结构特征的中药多糖质量控制方法,对于保证中药多糖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因此,该文首先对中药多糖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中药多糖5种作用机制,阐明中药多糖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糖谱法的中药多糖质量控制策略和应用,旨在为中药多糖质量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吴伟  张玲莉  邹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4):2591-2599
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糖是产生氧化应激的一个主要诱因,许多研究人员证实了糖尿病中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则加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目前,中药对糖尿病氧化应激起着一定的治疗及缓解作用,但是众多的中药研究中,不同中药对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疗效缺乏科学系统归纳。该文主要目的对近几年中药中有效成分多糖对于糖尿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行科学系统归纳,其次总结分析运动对糖尿病抗氧化作用,从"内调外练"角度为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及身体锻炼,防治糖尿病及其合并症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CNKI)和Pub Med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6年4月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糖尿病;氧化应激;抗氧化;中药;多糖;运动";英文检索词为"diabetes,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polysaccharide,sports",保留118篇进行分析、综述。中药中有效成分多糖和运动对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两者相结合对于减缓糖尿病氧化应激,防治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参考值、中药剂量及服药时间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王乃平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32-1934
多糖(Polysacchandes,P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大分子物质,也是生命必需的成分之一,它同维持生命的种种生物机能密切相关。目前,已有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提取出来,其中从植物尤其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已发现100多种中药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对近年来,植物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抗病毒、抗衰老等方面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纂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丽  王乃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32-1934
多糖(Polysaccharides,P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大分子物质,也是生命必需的成分之一,它同维持生命的种种生物机能密切相关.目前,已有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提取出来,其中从植物尤其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已发现100多种中药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对近年来,植物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抗病毒、抗衰老等方面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四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揭示其功能和物质属性的现代研究因认识差异较大,研究思路与方法不同,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文章从7个方面阐述了中药四性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建军  邹剑  马致洁  徐愿  巩仔鹏  刘学伟 《中草药》2024,55(4):1053-1062
该文通过对2005—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资助的中药多糖相关的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系统梳理和总结中药多糖的研究内容和热点。分析发现,中药多糖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于“活性及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吸收和代谢”等方面,主要研究热点包括“黄芪多糖”“肠道菌群”“当归多糖”和“枸杞多糖”等。最后提出了我国中药多糖研究领域主要存在的3个潜在问题:多糖化学结构的表征技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多糖吸收与代谢途径的有待明确;中药多糖与小分子的整体协同作用有待阐明。旨在为今后我国中药多糖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并为相关项目的申请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