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和保罗样激酶1(PLK-1)小干扰RNA(siRNA)的联合作用对胃癌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PLK-1 siRNA用Lipofectamine TM 2000作载体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果;然后将转染的SGC7901和BGC823细胞株,继续在叶酸缺乏和正常叶酸浓度培养基中培养72 h,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和蛋白Bcl-2的变化情况。结果叶酸缺乏与PLK-1 siRNA具有协同抑制SGC7901、BGC823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的作用,二者能协同抑制SGC7901、BGC823 Bcl-2蛋白表达。结论叶酸缺乏和PLK-1 siRNA均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的生长,两者具有协同效应。该效应可能与Bcl-2蛋白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薯蓣科植物黄药子(Dioscorea bulbiferaL.)块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95%乙醇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后,得到的氯仿萃取部分,应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黄独乙素(diosbulbin-B,Ⅰ),β-扶桑甾醇(β-msasterol,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S)5乙基-8,8-二甲基壬醛(《S)-5-Ethyl-8,8-dimethyl nonanal,Ⅳ),2,3-Dihydroxyicosanoic酸(2,3-Dihydroxyicosanoic acid,Ⅴ).结论:化合物(Ⅱ)、(Ⅳ)、(Ⅴ)为首次从黄药子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蛇六谷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初步提取分离蛇六谷不同提取物,运用MTT法和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各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对该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蛇六谷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以石油醚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生长曲线法观察发现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时间-效应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可阻滞SGC-7901细胞周期于G0/G1期,分析表明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结论: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可能是该药抗肿瘤的有效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药子抗肿瘤活性组分筛选及作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中药薯蓣科植物黄药子可能的抗肿瘤组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黄药子依次用石油醚、乙醇、水系统地提取 ,采用HepA肿瘤细胞株在小鼠进行体内筛选和研究 ,观察不同组分对肿瘤腹水生长及肿瘤细胞的各种变化 ,分析各组分抗肿瘤作用及特征。结果 :石油醚提取物抑制肿瘤腹水生长作用强于乙醇提取物 ,而水提取物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石油醚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期 ,低降肿瘤腹水生成量和肿瘤细胞存活率 ,用药后肿瘤细胞再次传代 ,肿瘤腹水的形成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黄药子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且抗肿瘤作用与直接的细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欧亚旋覆花中三萜和甾体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分布很广,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都有分布,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据报道,欧亚旋覆花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3,4]、抗肝炎、抗肝损伤[5]、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旋覆花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用8种肿瘤细胞:SK、ASPC、BG、HGC27、PANC、H466、Colon和Eca-109对得到的四部分萃取物进行抗肿瘤试验,发现氯仿和石油醚部分对不同细胞系在72 h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对其石油醚部分中的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蒲公英甾醇酷酸酯(Ⅰ)、β-香树脂(Ⅱ)、β-扶桑甾醇(β-rosasterol,Ⅲ)、豆甾醇(Ⅳ)、羽扇豆醇(Ⅴ)和ψ-蒲公英甾醇(Ⅵ),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黄鹌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鹌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和一个混合物,其结构鉴定为正二十二烷醇(Ⅰ),二十二烷酸(Ⅱ),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Ⅲ),β-胡萝卜苷(Ⅳ),芹菜素(Ⅴ),β-谷甾醇(Ⅵ)和豆甾醇的混合物(Ⅶ)。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青龙衣毒性作用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毒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MTT [3-(4 ,5-dimethylthiazol -2 yl)-2 ,5-diphenylterazolium bromide ,MTT]法和SRB(sulforhodamin B)法对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 :除小鼠腹腔注射青龙衣氯仿萃取物LD50 为575.38mg·kg-1和青龙衣醋酸乙酯萃取物为1303.59mg·kg-1,青龙衣总提取物和青龙衣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小鼠口服及腹腔注射LD50 均大于 5g·kg-1。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在100 μg·mL-1时 ,细胞抑制率 <50 % ,在 100μg·mL-1剂量下 ,青龙衣的氯仿粗提部分和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白血病细胞株HL6 0、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50% ,其IC50 (生长抑制 ) <100μg·mL-1。结论 :青龙衣氯仿提取物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越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观察中越猕猴桃根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集落形成法和生长曲线法测定中越猕猴桃根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肝癌细胞株Hele 7404、黑色素瘤细胞株B16和神经肿瘤细胞株NG108-15生长的抑制影响.结果:中越猕猴桃根提取物对6种类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中越猕猴桃根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抗多种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绿茶提取物中的含量,探讨EGCG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阐明EGCG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绿茶提取物中EGCG的含量.MTT法检测EGCG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DNA ladder法检测EGCG处理各组DNA梯度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test.结果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确定绿茶提取物中EGCG 的含量为9%.MTT法检测结果显示EGCG能够呈现剂量(5×10~(-3),1×10~(-2),2×10~(-2),4×10~(-2))g/L依赖性地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DNA ladder法显示EGCG处理组细胞DNA呈现梯状条带,而对照组则没有这种带纹.结论 绿茶提取物中EGCG的含量为9%;EGCG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高表达抑癌基因Maspin的人胃癌MGC803细胞,研究不同浓度的南蛇藤提取物能否增强Maspin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克隆重组GV208-Maspin-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胃癌MGC80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南蛇藤提取物(10、20、40 μg·mL-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药物对高表达Maspin的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高表达Maspin的人胃癌MGC803细胞模型。各药物组Transwell小室下方穿膜细胞的数目减少,呈现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南蛇藤提取物可增强抑癌基因Maspin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紫玉盘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紫玉盘乙醇总提取物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得极性不同部位,采用MTT法测定总提取物及各部位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Bele7404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 紫玉盘总提取物及各部位随着浓度不同,对3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率各不同.结论 紫玉盘总提取物及各部位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5,(9)
目的探讨藏药绿萝花的体外抗肿瘤细胞作用,为其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L9(34)正交设计试验所获得的绿萝花水萃取干膏制剂为研究材料,以来源于不同组织器官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肝癌细胞株Hep G2、胃癌细胞株SGC7901、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MM-A375、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EP1为研究对象,采用瘤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软琼脂克隆实验及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研究绿萝花体外抗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绿萝花对5种肿瘤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 708.58、550.04、467.39、1 084.25、1 805.42μg/m L,其中对肝癌细胞株Hep G2、胃癌细胞株SGC7901抑制效果最好,且500μg/m L绿萝花干膏制剂能引起SGC7901瘤细胞皱缩、细胞形态变圆、细胞周围变亮、细胞克隆数量减少和克隆体积变小,并能引起38.41%的SGC7901瘤细胞凋亡。结论绿萝花干膏制剂在体外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抗肿瘤作用,并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山梨猕猴桃根中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MTT法、细胞集落形成法筛选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结果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用集落形成法R6,R8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白血病细胞株L1210、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肝癌细胞株Bele7404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用MTY法对NG108—15,SGC7901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山梨猕猴桃根两种提取物(R5,R8)对脾淋巴细胞没有免疫毒性。结论山梨猕猴桃根提物R6,R8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余甘子叶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余甘子叶提取物在体外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并确定其抗肿瘤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渗漉法及加热回流法提取分离余甘子叶不同成分;采用MTT法、集落形成法观察余甘子叶各种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胃癌细胞株SGC7901、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肝癌细胞株Bele7404的生长抑制影响,并确定其抗肿瘤活性部位。结果从余甘子叶中提取到具有较广泛药理作用的G1,G2,A,B,C,D,E,bb,ca,dd,ee等11个部位。各部位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胃癌细胞株SGC7901,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肝癌细胞株Bele7404等7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c部位的作用最强。结论余甘子叶提取物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cc部位。  相似文献   

15.
蒲葵根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蒲葵根提取物对七种肿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细胞集落形成法、生长曲线法测定蒲葵根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人肝癌细胞株Hele 7404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MTT法、细胞集落形成法、生长曲线法测定的结果均显示,当蒲葵根提取物浓度在5.0μg/m l以上时,7类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蒲葵根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独鲜块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等方法,对鲜黄独块茎Dioscorea bulbifera的95%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学技术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鲜黄独药材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依次为6-羟基-2,10,10-三甲氧基-9-蒽酮(1)、薯蓣皂苷元(2)、豆甾醇(3)、3,7-二甲氧基-5,3,4-三羟基黄酮(4)、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菲(5)、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6)、2,7-二羟基-4-甲氧基菲(7)、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8)、壬二酸(9)、8-表黄独素E(10)、1,7-双-(4-羟基苯基)-4E,6E-庚二烯-3-酮(11)、黄独素B(12)、二十五烷酸-α-单甘油酯(13)、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4)、1,7-双-(4-羟基苯基)-1E,4E,6E-庚三烯-3-酮(15)、6-乙氧基-1H-嘧啶-2,4-二酮(16)、3,5,4'-三羟基联苄(17)、黄独素F(1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7,9,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了哥王95%、75%、5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哥王不同提取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Bel-740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了哥王95%乙醇提物对Hela、SGC-7901细胞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确定为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6)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侵袭迁移及Wnt/β-连接素(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3种常见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及MKN-45)至对数生长期,采用终浓度0、20、50、100、200μmol/L汉黄芩素处理24、48、72、96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浓度汉黄芩素作用24、48 h后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及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浓度汉黄芩素作用48 h后SGC7901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及下游靶分子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蛋白水平。结果:汉黄芩素在20~200μmol/L范围内可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GC7901、BGC-823及MKN-45细胞增殖。与汉黄芩素0μmol/L组比较,各浓度汉黄芩素作用24、48 h后SGC7901细胞凋亡率均升高,迁移距离和穿膜细胞数均降低(P0.05);除汉黄芩素20μmol/L组的β-catenin水平外,其余浓度SGC7901细胞β-catenin、C-myc及Cyclin D1蛋白水平均低于0μmol/L(P0.05),其作用呈量-效关系。结论:汉黄芩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同时可诱导凋亡和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药子醇提物肝脏毒性部位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其毒性作用机制分析中药薯蓣科植物黄药子可能含有的肝毒性组分。方法:将黄药子7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采用SD雄性大鼠进行体内筛选和研究,观察不同组分对肝毒性的影响,分析其致毒机理。结果:氯仿部位肝毒性作用强于其它部位。结论:黄药子氯仿萃取物具有显著的肝毒性,且与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玉米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玉米乙醇提取物(YM-J)和玉米多糖(YM-S)的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YMJ,YM-S对人肿瘤细胞株BGC-823和SMMC-7721的体外抑制作用,计算IC50;分别采用人胃癌BGC803裸鼠移植瘤模型和H22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ig YM-J,YM-S,剂量400,200 mg· kg-1,1次/d(胃癌BGC803连续19d,小鼠肝癌连续10 d,检测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YM-J和YM-S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4.16,12.61 μg·mL-1;YM-J和YM-S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分别为127.42,1352.72 μg·mL-1.在人胃癌BGC803裸鼠移植瘤模型和H22肝癌模型,YM-J均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最高分别为40.27%和44.69%.YM-S对H22肝癌有一定抑瘤作用,抑瘤率38.89%,但对人胃癌BGC803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最高为25.96%.结论 玉米乙醇提取物YM-J和玉米多糖YM-S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醇提取物对肝癌和胃癌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