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燕雪  宋霞  逯雯洁 《中成药》2010,32(4):619-621
目的:提高烈香杜鹃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TLC法鉴别烈香杜鹃药材;采用HPLC同时测定烈香杜鹃药材中金丝桃苷、槲皮素的含量。结果:TLC鉴别烈香杜鹃药材色谱清晰;金丝桃苷进样量在0.114μg~1.25μg(r=0.999 4)、槲皮素进样量在0.040 76μg~0.448 4μg(r=0.999 9)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7%(RSD为1.02%),97.53%(RSD为1.3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烈香杜鹃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垂盆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垂盆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槲皮素进样量在0.0150.3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6.7%,RSD为4.1%(n=6);山柰素进样量在0.0050.3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6.7%,RSD为4.1%(n=6);山柰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3.7%(n=6);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3.7%(n=6);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6.4%,RSD为2.1%(n=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4,(9)
目的建立大黄牡公灌肠散(大黄、蒲公英和牡蛎)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大黄牡公灌肠散中所含大黄、蒲公英进行定性鉴别,并用HPLC法测定大黄牡公灌肠散中的番泻苷A、番泻苷B和咖啡酸。结果 TLC能定性检出大黄、蒲公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番泻苷A、番泻苷B和咖啡酸分别在0.010 40.104μg(r=0.999 9)、0.009 60.104μg(r=0.999 9)、0.009 60.096μg(r=0.999 6)、0.0560.096μg(r=0.999 6)、0.0560.56μg(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96.8%和97.3%,RSD(n=6)分别为1.2%、1.3和1.3%。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大黄牡公灌肠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谭雄斯 《中成药》2014,(3):531-535
目的采用HPLC-UV-ELSD法测定益肝乐颗粒(垂盆草、柴胡、板蓝根等)中槲皮素、山柰素、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量。方法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体积流量0.8 mL/min;槲皮素和山柰素的检测流动相为甲醇-水-三氟乙酸(40∶60∶0.05),检测波长360 nm。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检测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5∶45∶30),ELSD漂移管温度95℃,载气(N2)体积流量2.4 SLPM/min。结果槲皮素和山柰素分别在0.071 31.426μg(r=0.999 7)、0.056 81.426μg(r=0.999 7)、0.056 81.136μg(r=0.999 3)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3%、96.97%,RSD(n=6)分别为1.63%、1.52%。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分别在0.041 61.136μg(r=0.999 3)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3%、96.97%,RSD(n=6)分别为1.63%、1.52%。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分别在0.041 60.832 0μg(r=0.999 2)、0.026 70.832 0μg(r=0.999 2)、0.026 70.534 0μg(r=0.999 5)进样量的自然对数值与峰面积的自然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5%、98.04%,RSD(n=6)分别为0.81%、1.16%。结论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4,(2)
目的对清肝散结颗粒(猫人参、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黄芩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测定,建立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3.0 mm×10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A)与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2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5μL,运行时间60 min。结果 5个待测化合物与周围干扰峰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黄芩苷4.604460.4μg/mL(r=0.999 9);汉黄芩苷0.770 4460.4μg/mL(r=0.999 9);汉黄芩苷0.770 477.04μg/mL(r=0.999 6);野黄芩苷0.415 777.04μg/mL(r=0.999 6);野黄芩苷0.415 741.57μg/mL(r=0.999 8);黄芩素0.845 641.57μg/mL(r=0.999 8);黄芩素0.845 684.56μg/mL(r=0.999 9);汉黄芩素0.799 284.56μg/mL(r=0.999 9);汉黄芩素0.799 279.92μg/mL(r=0.999 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79.92μg/mL(r=0.999 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102%之间(n=6)。清肝散结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含有量分别为3.798、0.829 9、0.180 5、0.158 9、0.0726 mg/g。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可用于清肝散结颗粒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化瘀祛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化瘀祛热口服液中桃仁、红花、丹皮、地骨皮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化瘀祛热口服液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山柰素、丹皮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苦杏仁苷、山柰素、丹皮酚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65 6~11.04μg(r=0.999 1,n=6)、0.162 0~10.80μg(r=0.999 7,n=6)、0.078 0~10.38μg(r=0.999 7,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8%、96.09%、97.36%,RSD分别为1.08%、1.89%、1.24%。结论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鼎峰  胡冰  王荔青 《中成药》2014,(12):2532-2536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丹灯通脑胶囊(丹参、灯盏细辛、川芎、葛根)中阿魏酸、丹酚酸B、葛根素与野黄芩苷的方法。方法丹灯通脑胶囊甲醇提取液的测定,采用岛津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4.6 mm×250 mm,5μm),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010 min,250 nm;1010 min,250 nm;1035 min,336 nm)的方法。结果阿魏酸、丹酚酸B、葛根素、野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4535 min,336 nm)的方法。结果阿魏酸、丹酚酸B、葛根素、野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4560.90μg/m L(r=0.999 6)、82.7860.90μg/m L(r=0.999 6)、82.781 655.5μg/m L(r=0.999 7)、28.641 655.5μg/m L(r=0.999 7)、28.64572.80μg/m L(r=0.999 8)和31.725572.80μg/m L(r=0.999 8)和31.725634.50μg/m L(r=0.999 7);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2%(RSD为0.5%)、100.0%(RSD为0.7%)、99.8%(RSD为0.8%)和100.0%(RSD为0.7%)。结论本方法是对现行的两个质量标准(只对其单一组分进行测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贯叶金丝桃滴丸中金丝桃苷和黄芩苷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5∶85),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0℃。结果:金丝桃苷、黄芩苷分别在0.08150.7335μg(r=0.999 6)、0.12480.7335μg(r=0.999 6)、0.12481.1232μg(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金丝桃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0.99%),黄芩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0.8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贯叶金丝桃滴丸中金丝桃苷、黄芩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裸花紫珠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胶囊中裸花紫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同时对制剂中木犀草苷、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木犀草苷、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分别在1.79~89.69μg/m L(r=0.999 9)、8.45~422.45μg/m L(r=0.999 9)、14.48~724.14μg/m L(r=0.999 8)、14.12~706.11μg/m L(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1%、101.3%、98.4%、102.0%,RSD分别为1.2%、1.5%、1.3%、1.5%。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能够有效控制裸花紫珠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剑  陈玉兰  蒲清荣 《中成药》2014,(4):763-768
目的建立茵陈四苓颗粒(赤芍、栀子、茵陈、大黄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茵陈四苓颗粒中茵陈和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茵陈四苓颗粒中芍药苷、栀子苷、大黄素和大黄酚的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且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4583.6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1.13%;栀子苷在0.653.6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1.13%;栀子苷在0.65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08%;大黄素在0.001 5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08%;大黄素在0.001 50.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为0.68%;大黄酚在0.002 80.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为0.68%;大黄酚在0.002 80.0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为1.3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控制茵陈四苓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