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巨噬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具有防卫作用的免疫细胞。激活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和细胞碎片、抗原递呈、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等功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现,许多微生物来源的多糖可以通过巨噬细胞表面受体诱导胞内复杂而又交叉的信号通路来激活巨噬细胞从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不同微生物来源的多糖激活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从而为微生物多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1 人体免疫功能 机体的防御和消除外来病原微生物及其病毒,以免受其侵害的现象,称之免疫(又称特异性抗体、特定抗体).把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产生抗体等的防护性应答称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是以全身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常导致冠状动脉损伤,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其激发因素,使机体固有免疫过度活化,产生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抗内皮细胞自身抗体以及微生物与内皮细胞某些成分之间存在的交叉抗原导致内皮细胞的免疫损伤,释放更多的促炎细胞因子,导致免疫相关的血栓形成,在川崎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波 《肝博士》2006,(2):27-29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具有明显自身免疫现象的慢性进行性肝损害疾病,它的发病原因要从人体的免疫功能讲起。所谓“自身免疫功能”是指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产生一种叫做“抗体”的具有自身保护性的蛋白类免疫物质。这类带有“记忆功能”的蛋白质物质对病原微生物有特殊的识别功能,当病原微生物再次入侵时,特异性的抗体就立即与之结  相似文献   

5.
肠相关淋巴组织在防御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害侵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其中肠道树突状细胞最为关键。作为最强有力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加工肠道微生物抗原和其他口服抗原,呈递给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效应淋巴细胞并使之致敏,通过这些致敏淋巴细胞及其合成的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清除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对肠道正常菌群以及口服抗原保持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初学医学微生物学的人,普遍都认为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和抗原结构复杂,难记忆,不易学.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医学微生物学,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医学微生物学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研究这些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等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和防治等.从而寻找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因此必须让同学们明确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7.
由微生物教研室李在连教授等与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完成的“乙型肝类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究”于1988年2月4日通过省级鉴定。该研究用乙肝疫苗对健康成猪进行强化免疫后,从其白细胞中提取制备的具有免疫活性、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生化药物,动物实验证明,此因子具有抗原特异性活性,并可特异性转移抗乙肝病毒的细胞免疫反应。通过97例慢性HEsAg携带者临床疗效证  相似文献   

8.
在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学各论中脑膜炎双球菌(简称脑双)内容讲授时,我们运用细菌学总论中学过的细菌感染与免疫章节知识,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脑双的感染与免疫”课堂教学讨论,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不同阶段与机体免疫力相互作用及特点,使学生知晓感染是一免疫力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相辅相成,共同抵御传染因子对机体的侵害。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层次性思维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1 脑双感染不同阶段与机体免疫力相互作用1-1…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京平  林有坤 《广西医学》2006,28(2):235-237
人类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细胞表面信号传导跨膜受体,它不仅在天然免疫系统中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而且还使抗原提呈细胞(APC)识别病原体、产生共刺激信号而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是人体先天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孙向彬  盛磊 《农垦医学》2004,26(3):165-166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对异物吞噬和消化的功能,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激发免疫应答以前即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清除,这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实验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观察吞噬细胞吞噬葡萄球菌现象的标本片,即这一防御机制的最后结果,  相似文献   

11.
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及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QCM)是一种以质量变化为依据的生物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和操作简便等优点。QCM已应用于研究或检测抗原或抗体、血液细胞、病原微生物、核酸及蛋白质等医学检验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抗传染免疫是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所表现的防卫能力,包括非特异和特异的两个方面。所谓非特异的是指机体通过遗传特性、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由遗传而获得的先天免疫力;而特异的是指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与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或接受抗原刺激而获得的后天免疫力。本文主要讨论特异免疫中的人工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在防治传染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噬菌体是能特异性地感染细菌的一类病毒,其基因数目少,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在分子水平上操控其基因。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肽或蛋白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并呈现在噬菌体衣壳表面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噬菌体展示技术具有通量高、成本低、操作简单、耗时短等优点。本综述主要聚焦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抗原筛选、抗体制备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Toll 样受体蛋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之间的纽带。TLRs 可以识别微生物上的保守结构的分子,从而激活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为机体识别微生物、病毒等提供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TLRs 还有许多未知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从 Toll 样受体的功能与信号转导来探讨 TLRs 与肿瘤在免疫逃逸、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其在治疗中作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免疫系统的T、B细胞识别抗原.自身被活化、增殖、分化以及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称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包括: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T、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不反应——免疫耐受。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识别抗原阶段,这一阶段中,巨噬细胞参与处理抗原、呈递抗原信息,在免疫细胞间的协作下,T、B细胞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6.
免疫是机体对抗原物质的一种防御反应,有传染性免疫与非传染性免疫之分,前者系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组织器官移植反应等。 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免疫的后果,可对人体有利,如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但也可对人体有害,引起疾病,如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曾称自身侵袭性疾病,也叫白身变态反应。它是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或自身抗体所破坏,而产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种类繁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粘膜、血液以及自身正常菌群失调等引起的各种健康损害称之为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具有非常多种类,且会出现迅速变异,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医疗、食品检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用于快速鉴定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当前应用较多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血清学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核酸分子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多聚酶链反应、以及ATP生物发光测定法、放射性物质测定技术等,然而以上各种技术均有其优点及缺点,例如在使用领域中尚有些技术因其实验条件苛刻不能在基层普及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亦或因其实验设备水平及操作人员技术层次所导致的检验结果偏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依据实验室检测设备技术条件、操作技术人员技术层次综合考量以选取对待被检测标本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本文具体分析这些技术方法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表达纯化重组人Jo-1抗原,免疫印迹和ELISA检测其免疫特异性.方法 IPTG诱导含有Jo-1基因的重组菌,获得高表达的可溶性融合蛋白(MBP-Jo-1),亲和层析纯化该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和ELISA分别检测其抗原性并与生化提取的Jo-1抗原比对.结果 表达的重组Jo-1蛋白具有Jo-1抗原的特异性.结论 重组Jo-1蛋白与天然Jo-1抗原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可以理解为来自靶细胞的末梢(胸腺外)自身耐受性诱导机制缺陷。若器官细胞中存在上述缺陷,则该器宫不断产生自身免疫应答,进而发生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末梢自身耐受性机制缺陷可被认为是自身抗原、主要细胞相容性复合体二级抗原(MHC、classⅡAntigen)或以上两者的复合体、T细胞受体以及抑制性回路异常所致。事实是;具有MHC二级抗原的人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据报道称:一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T细胞受体遗传因子异常所致。可是,仅仅由于遗传因子异常等却难以说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原特异性。不过既使能说明抗原特异性,在良好情况下的自身抗原应属正常范围。因此关于  相似文献   

20.
免疫性损伤     
何球藻 《上海医学》1989,12(4):238-240,246
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免疫活性细胞对外来抗原物质的识别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藉以清除病原微生物(免疫防护)、清除衰老退变的细胞和调节免疫反应的内在平衡(免疫稳定),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免疫监视)。免疫系统的这些生理功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