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目的:观察锡类散联合云南白药胶囊促进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创面的修复及对宫颈塑形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n=45)患者LEEP术后创面采用球形点击电凝止血后,喷洒云南白药和锡类散混合粉剂1次。对照组(B组,n=45)患者采用LEEP术后创面采用球形点击电凝止血后,如出血多以明胶海绵填塞止血。观察两组患者阴道排液时间、术后脱痂期阴道出血情况、宫颈塑形、创面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阴道排液、出血及创面修复完全上皮化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A组脱痂期阴道出血过多2例,无创面感染,宫颈塑形满意度43例。B组脱痂期阴道出血过多5例,1例创面感染,宫颈塑形满意度35例。结论:锡类散联合云南白药胶囊促进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创面修复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缩短术后阴道排液、出血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宫颈塑形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2.
吕海荣 《吉林医学》2011,(17):3454-3455
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高频电刀环切术(LEEP术)后应用云南白药促进创面愈合、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LEEP术后采用云南白药外敷者100例作为治疗组,术后自然恢复1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配合云南白药外用局部敷药能加快创面修复愈合,预防术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环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98例患者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89例,符合率为82.65%。结论 LEEP治疗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丁月红 《当代医学》2011,17(29):84-85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82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JN I、OIN II、OIN III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符合率64.6%,治愈率为98.8%,82例中宫颈塑形满意67例(81.7%)。结论LEEP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寓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LEEP术,跟踪随访患者的治疗后效果。结果:行宫颈LEEP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符合率平均为80.33%;并发症以创面出血最多见,占38.28%;术后随访治愈率为95.31%,残留率为1.56%,复发率为0.78%。结论:宫颈LEEP术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沁佳  安克  李庆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67-67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联合速愈平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CINⅡ-CINⅢ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LEEP术后创面涂抹速愈平,对照组40例单纯LEEP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短、阴道排液量少、宫颈创面愈合率高(P<0.05)。结论 LEEP联合速愈平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可缩短术后阴道排液及出血持续时间,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125例患者行LEEP术并行随访分析,LEEP术后标本再次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既可以避免手术范围不够,又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同时也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不足,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艳  周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8):1111-111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经LEEP术后联合中药保妇康栓治疗对HPV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手术条件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50例,均用LEEP治疗,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术后HPV清除率.结果:LEEP手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有效地治疗,LEEP术后联合保妇康栓,在切除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云南白药用于宫颈病变LEEP刀治疗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2013年4月行宫颈LEEP刀锥切术9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阴道出血量多者用常规方法无效者采用缩宫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结果:行宫颈LEEP刀手术患者共950例,无阴道出血684例,占72%;术后1周阴道出血266例,占28%,采用云南白药粉敷在宫颈创面上后7-10天出血停止;其中19例仍出血不止、量多达100ml,占2%,采用肌注缩宫素10U及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后出血停止.随访7-24个月无复发.结论:宫颈LEEP刀环切术后顽固性出血采用缩宫素及云南白药可使出血停止,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有利于脱痂后创面修复,是值得推广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高频电刀环切术治疗宫颈疾病1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永群 《广西医学》2010,32(10):1237-1238
目的观察宫颈高频电刀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慢性炎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186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86例患者均1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30 min,术中出血30~50 ml。治愈率97.3%(181/186),宫颈糜烂复发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复发1例,术后无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结论宫颈高频电刀环切术治疗宫颈病变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安全,是治疗慢性宫颈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LEEP刀用于宫颈病变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宇 《当代医学》2011,17(34):71-72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82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切下的标本分别标记送病理检查.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CINⅡ、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符合率63.5%,治愈率为97.1%,104例中宫颈塑形满意83例.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华琼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32-132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3月我科收入的72例CIN患者施行子宫颈电环切术(LEEP),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0.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5±4.1)mL;72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0.28%;术后24 h纱布取出后创面无出血,术后7~14 d创面结痂、阴道排液较多,1例患者术后阴道流血相当于月经量,进行电凝止血;术后1月3例患者阴道仍有活动性出血,经创面压迫后止血;3个月行阴道镜检查71例患者宫颈光滑,未见异常上皮及血管,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1例阴道镜检查见醋白上皮,遂行宫颈活检证实为CINⅠ级,再次行LEEP。结论 LEEP治疗CIN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LEEP刀治疗官颈上皮内瘤变92例,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均成功利用 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治愈率高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行宫颈LEEP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配合方法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40例已行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LEEP手术治疗,对该手术的配合与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少,仅有1例术后因活动过度致少量间歇出血>10d,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未发生感染.结论 术前准备的完善,手术过程的密切配合,术后的健康宣教是保证LEEP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宁  傅秋兰 《广西医学》2011,33(10):1327-132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电子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的85例CINⅡ-Ⅲ级患者,行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标本均送病理检查临床观察。结果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完全符合50例,术后病理结果级别下降27例,术后病理级别上升8例。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治愈率95.3%。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简单、快捷、安全、费用低、损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普(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环切电刀治疗宫颈疾病术后9例出血原因的分析,根据宫颈创面情况采用云南白药粉、吸收性明胶海绵,或可吸收强生止血纱布覆盖治疗,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同时重视术后健康宣教,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环状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预后因素。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70例,都给予LEEP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LEEP术,有效率为94.7%;发生不良反应14例,发生率为8.2%,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IN分级、宫颈糜烂状况是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预后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很好的预后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年龄、疾病分级与宫颈糜烂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0例施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100例施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比较不同宫颈锥切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是LEEP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CKC组[min比min,(6±3) (30±6) (8±4)m l比(50±14)ml,均 P<0.05];C KC组的病情复发率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明显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过程中,CKC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病情复发及预防高危HPV的持续感染;而LEEP治疗疾病时,患者的创伤小、痛苦少,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和术中出血少的优点,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洁云 《河北医学》2012,18(11):1607-1609
目的:对比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宫颈环形电切术组(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中状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LEEP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CKC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的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与CKC组相当(p>0.05).LEEP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宫颈管狭窄及粘连,1例术后发生宫颈残端出血;CKC组2例发生宫颈粘连,发生宫颈残端出血4例.结论:与CKC相比,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240例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并与术后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效果对照。结果两组术后阴道排液量、出血量、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液时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