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学生早餐就餐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和营养摄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漯河医专不同专业中抽取12个班级共625名学生,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1周内的早餐就餐资料,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周内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只占调查对象的58.0%,女生就餐率高于男生(P〈0.05)。大学生的性别、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起床时间与1周内早餐进餐次数有关。结论大学生早餐就餐率偏低,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早餐就餐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早餐摄入情况及早餐质量,为进一步地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河北大学在校大学生500人进行过去1周的早餐摄入情况调查。结果大学生中有52.5%的人1周内每天吃早餐,且女生(60.1%)就餐率明显高于男生(40.2%);不吃早餐的学生中有80.5%是进入大学后才养成的习惯。早餐中摄食频率较高的是谷物类、奶制品、蛋类,分别占71.6%、51.2%、50.2%。有57.9%的大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选择早餐食物仅有11.4%的学生考虑营养和卫生,50.1%的学生多依据个人口味和爱好;50%的大学生早餐消费水平为2~4元;大学生中认为早餐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占60.8%,其中医学生、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分别占68.0%、54.7%、41.7%。结论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不高,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对营养早餐与健康的认知存在专业差别,应多渠道加强相关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早餐的重视程度,从而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某医学院大学生早餐情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校医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及质量,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年级抽取共360人,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其早餐情况。结果:每周至少2天不吃早餐者占39.4%,其中男生就餐率低于女生。32.2%的学生早餐中包括谷类、肉类、蛋奶(豆)类、蔬菜(水果)4大类食物。结论:该校医学生早餐就餐率较低,就餐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生早餐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大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厦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改善高校大学生早餐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221名学生。利用自填问卷方法收集早餐情况资料,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和loglstic回归分析。结果1周内大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只有55-8%;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对一日三餐中早餐重要性排位、早上起床时间及家庭类型与1周内早餐进餐次数有关。结论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低,提供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将是提高大学生早餐就餐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莆田学院医学生早餐就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年级和专业抽取15个班600名学生的早餐就餐情况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早餐摄入率低,每天吃早餐的人数仅占57.3%,不同性别、学历、年级、专业、发生过胃痛(1年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医学生的教育有必要将营养学相关课程、训练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让学生养成科学膳食的生活方式,确保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包头医学院大学生早餐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早餐摄入情况,为进一步的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早餐就餐情况、早餐各类食物摄入情况、选择食物的依据等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早餐摄入率低,每天吃早餐的人数仅占70.7%;早餐摄入的食物单调;76.2%的学生依据自己的口味或食物价格选择食物,仅14.4%的大学生依据食物的营养来选择,9.4%的大学生依据食物的卫生来选择。结论:大学生早餐摄入情况不容乐观,摄入率低,早餐质量不高,不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及自身的营养需要,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早晨就餐情况、营养摄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早餐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该校不同专业中随机抽取15个班、共625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该校大学生目前的早晨就餐情况、早餐各类食物摄入情况、选择食物的依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早餐摄入率低,每天和经常吃早餐的学生有4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8.1%,女生就餐率明显高于男生;早餐摄入的食物单调,仅6.4%的学生(40人)早餐中包括谷类、肉类、蛋奶(豆)类、蔬菜(水果)四大类食物;277名学生(44.3%)依据自己的口味或食物价格选择食物,仅有172名学生(27.5%)以卫生和营养做为选择食物的依据。结论:大学生早餐摄入情况不容乐观,摄入率低、能量摄入量低、营养价值不高,加强大学生早餐营养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早餐就餐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早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年级抽取共273名学生,用自填问卷调查法收集其早餐情况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早餐质量好的比例仅占25%,其就餐质量与有无医护人员、母亲学历、早餐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结论 大学生早餐质量不佳,早餐营养知识缺乏,很有必要给大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早餐的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早餐质量.  相似文献   

9.
徐颖  张体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118-119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在校生早餐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早餐状况调查问卷”对该校379名在校大专生进行早餐状况调查,调查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校生早餐就餐率为78.89%,其中一年级在校生就餐率高于二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与女生之间、农村与城市学生之间早餐就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生对早餐和早餐营养重要性的认识会影响其早餐就餐率。在校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为没时间、觉得不饿不想吃或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不喜欢学校食堂提供的早餐。少数在校生选择早餐食物时首先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结论该校在校生的早餐结构及食物选择不合理,进行早餐营养教育及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高职大学生早餐认知态度及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旱餐的认知态度和营养状况,为改善高职大学生早餐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97名高职大学生,进行早餐认知态度和连续3d的早餐膳食调查。结果高职大学生营养不良者占29.56%,营养过剩者占1.72%。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占57.8%,早餐食用率女生高于男生,食品专业学生高于非食品专业学生。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是早上起床晚而担心上课迟到。仅1.4%的学生早餐营养充足,男、女生早餐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75,P〉0.05),食品专业学生早餐质量优于非食品专业学生(X2=6.490,P〈0.05)。学生多数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均未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S)的30%。多数学生早餐营养态度良好,愿意了解更多的早餐营养知识,并希望改变早餐不良饮食行为。结论高职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不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加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供合理营养早餐,改善学生早餐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月经健康教育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量表对816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痛经发病率达71.2%,伴随症状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女大学生病经与节食减肥、吃早餐习惯、经期食生冷或辛辣食物、经期受寒、平均每日运动时间、睡眠质量、精神压力及痛经家族史8个因素有关(P〈0.05)。结论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病率较高,痛经大学生经期生活质量较差,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里因素可诱发痛经的发生,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学会从理性、道德、伦理等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死态度、精神状态及生命伦理教育这三个层面.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饮食行为、营养知识水平、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打下基础。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抽取两所院校的426名女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女生中37.09%有时不吃早餐,3.29%1日只吃2餐,15.26%每日餐次不定,饮食无规律,34.74%经常吃零食,35.92%只偶尔饮或从不饮牛奶或豆浆;女生的营养知识偏低;女生中营养不良者占31.69%,超重者占0.94%,无肥胖者,但对自己体型感到不满意的占63.84%,其中有54.14%的人采取了各种减肥措施;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饮食无规律、食欲差、进食速度慢、经常吃零食、生活费用低与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结论一些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行为方式在部分女生中存在,可能对其营养和健康状况带来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女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探索有效预防原发性痛经的针对性措施与策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6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为69.78%.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母亲有痛经史、月经来潮时有恐惧心理、有喝冷饮习惯等因素为原发性痛经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痛经与年龄、经量等因素无明显关系(P〉0.05).痛经者中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在喝冷饮习惯、吃早餐习惯、经期饮食、规律饮食等方面有差异因(P〈0.01).痛经者中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情况比较,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在规律饮食、经期运动情况等方面有差异(P〈0.01).结论 痛经者应该尽量避免喝凉茶、增加运动、生活要有规律、加强营养、减轻心理负担,可有效地减少或减轻痛经.要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开设,加强学校对女大学生的青春期保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中的首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一直是个盲区。而大学生对生命本体是怎样认识的,他们的生命价值观如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首先应掌握的信息。我们在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认知态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