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0.4 g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静息心电图等变化.结果葛根素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才  吉世军 《中原医刊》2003,30(17):24-25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0 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 4 4例 )和治疗组 ( 5 8)。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葛根素 ( 4 0mg/d)。在治疗前和治疗 15天内分别对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变化作记录。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 81.8% ( P <0 .0 5 ) ,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 91.4%和 79.5 % (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可显著的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葛根素组(40例)在对照组(38例)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2疗程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检测静息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葛根素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9.5%)、心绞痛被控制所需时间(平均5~6d)、改善异常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硝酸甘油用量(0.45±0.15mg·d~(-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 61.1%,8~9d1.25±0.19mg·d~(-1)),葛根素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UAP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冶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剂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21例)和硝酸甘油注射液作为对照组(21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90.47%,明显优于对照组76.19%(P<0.05),两组心电图的改善率及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剂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且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葛根素组(30例),对照组(25例)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静息心电图,血压,心率及心肌耗氧量变化。结果:葛根素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UA效果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的常规治疗相同,通过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6.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的常规治疗相同,通过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6.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舒冠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冠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血压,心率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用量,异常心电图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心肌耗氧量也减少(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舒冠滴丸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杨舟 《右江医学》2008,36(1):21-22
目的观察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葛根素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葛根素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降低血液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及降低血液黏度,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应用随机双盲对照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和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平均心率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注射液能有效缓解症状(P〈0.05),降低心率(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更好(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105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5—7天)、扩冠、调脂等治疗,心绞痛发作时用硝酸甘油;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于液体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ST—T变化。③结果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绞痛缓解和消失平均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未见不良反应发生。④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有效,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之良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葛根素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缓解心绞痛,还能使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冯德辉  杨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69-1370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葛根素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静息心电图,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何元军  刘利君 《四川医学》2013,(8):1159-116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在基础治疗下加用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加用美托洛尔,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乐林注射液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6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应用普乐林注射液400mg静滴、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静滴,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静滴治疗,均为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以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5%,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2.5%,硝酸甘油含服量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结论:普乐林注射液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比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郑云 《中原医刊》2004,31(16):45-46
目的:为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一方法:将6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葛哏素治疗组,一组为治疗对照组: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改善心绞痛有效率94.6%,静息心电图改善有效率62.2%,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81.3%,静息心电图改善有效率40.6%,葛根素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素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葛根素对心绞痛患症状(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心电图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于治疗前相比较临床上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减少,心电图S-T、T波有改善。结论 葛根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注射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33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NS50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NS500ml中静脉滴注。结果2wk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3.75%,治疗组为90.91%%,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78.79%,对照组78.13%,差异无著性(P〉0.05);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此作用。结论葛根素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19.
舒血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舒血宁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静息心电图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舒血宁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uA,效果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葛根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