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综述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情况。方法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对策加以分析整理。结果展现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的最新成果。结论早期乳腺癌后续强化辅助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均可显著提高无病生存或延长高质量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俞炜  杨晓燕 《浙江医学》2019,41(7):715-71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半数以上患者为激素受体(HR)阳性型。对于H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治疗所用的药物能靶向作用于雌激素及其受体通路,从而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内分泌治疗贯穿于HR阳性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及复发后维持治疗的全部临床过程。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强度及持续时间不断变化。本文就延长辅助内分泌治疗时间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57-160
辅助内分泌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推荐的标准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段。然长期使用内分泌药物治疗乳腺癌,将使患者产生激素减退相关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影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祖国传统中医药能从整体观出发,辨证论治已成为降低长期使用内分泌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将对临床常用的乳腺癌辅助内分泌药物所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作一总结,并从中医药角度概述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对乳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对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都应该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用内分泌治疗方法,提高其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解救治疗的疗效。本文将对绝经前、绝经后乳腺癌以及特殊情况下如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男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行综述,探讨内分泌治疗抵抗机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总数的25%以上[1]。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乳腺癌分为三大类:早期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乳腺癌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阶段和肿瘤的特征。治疗通常涉及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性治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治疗,其中包括新辅助化疗(NAC)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因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答时间较长,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仅在某些特定患者中可考虑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化疗的的适用人群广,疗效可观,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衡量指标,新辅助化疗的最新药物选择以及新辅助化疗期间的监测,阐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指对非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内分泌治疗.研究证实,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的手术切除率,改善巨大肿瘤和不可手术切除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应用于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及CBMdisc等数据库,按既定标准纳入芳香化酶抑制剂应用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以Cochrane系统进行逐篇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 512名患者.结果显示:①在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AIs在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上均优于雌激素受体阻滞剂;②在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使用AIs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与新辅助化疗相当;③新辅助化疗结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可能有更好的近期疗效,但因研究太少,论证强度不高;④相对于细胞毒性药物,AIs和他莫昔芬的毒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症状也较轻.结论 AIs可以作为绝经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乳腺癌辅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卵巢去势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手段。卵巢去势与放化疗相结合的辅助治疗,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筛选合适的患者以及具体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归纳总结近年来几个重要的临床试验,探讨卵巢去势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乳腺癌患者100万例。近年来发病率还有迅速上升趋势,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不断解,乳腺癌的治疗已由过去的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发展为目前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新药的不断开发,以内分泌治疗、疗、放疗为主的内科辅助治疗在乳腺癌的整体治疗中占据越越重要的地位。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已有100年历史,1896年Beatson首先道乳腺癌患者作卵巢切除可使肿瘤退缩,从此开创了乳腺癌分泌治疗的先河。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开始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及其保乳手术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方法 对ⅡA期至ⅢB期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2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手术或保乳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顺利完成3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原发灶明显缩小,有效地降低了临床TNM分期,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乳治疗,另13例患者行乳腺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率达到了55.2%,随访13~61个月,中位31个月均未发现有复发或转移的病例。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毒、副作用反应低,患者心理状况稳定,护士耐心的解释及疏导,使患者顺利完成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提高了手术或保乳的机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保乳术 护理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发病开始就可能存在微转移,前移全身性治疗时间是必然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NAET)是指对乳腺癌患者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2.
龚晓萌  姜汉国 《医学综述》2005,11(12):1085-1087
近50年来乳腺癌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几乎所有人群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在上升,全球每年发病患者超过100万,尽管对乳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25%的患者死于该病。对于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是对化疗敏感的实体瘤之一,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也得到了肯定。乳腺癌又是一种激素依赖的全身性疾病,辅助的内分泌治疗在预防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一些新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然而,耐药性的出现是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和内分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肿瘤的耐药与其信号转导有关,现将有关乳腺癌耐药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许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81-1383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日益升高,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符合保证疗效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乳腺癌治疗原则。随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已经拥有多种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如卵巢去势、药物去势、三苯氧胺、孕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氟维司群等。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制成功使得内分泌治疗日益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本文就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观察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5年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水平的变化,探求辅助内分泌治疗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56例乳腺癌患者实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随访5年动态抽血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等参数的变化,B超监测其肝脏变化。结果经过2年内分泌治疗TG由(1.203±0.723)mmol/L上升至(1.701±1.271)mmol/L,5年内分泌治疗后TG降至(1.389±0.706)mmol/L。经过2年内分泌治疗LDL由(2.497±0.990)mmol/L上升至(2.950±0.984)mmol/L,5年内分泌治疗后LDL为(2.867±0.886)mmol/L。结论辅助内分泌治疗2年会导致其TG和LDL的升高,5年随访仅发现LDL升高,辅助内分泌治疗会增加乳腺癌患者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极大地威胁广大患者的健康。新辅助治疗不仅能增加保乳手术的比例,还能对治疗的有效性进行体内敏感性测试。尤其是在三阴性和Her2过度表达的亚型中,病理完全缓解是患者长期预后良好的重要预测指标。然而,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虽然大多数这种癌症亚型患者的总体预后良好,但因缺乏准确而便捷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临床医生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之间的决策缺乏可靠的依据。为减少盲目化疗所致的不必要副反应,亟需寻找新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预测标志物。本文回顾了现有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预后标志物的应用和局限性,以及新生物标记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合理应用,显著提高了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赢得更多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和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达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或SD(稳定)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PD(进展)或主动提出终止内分泌治疗,再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中CR 6例,PR 29例,总有效率(CR+PR)为62.5%;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最好,有效率为78.38%.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用于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小,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主要表现为对化疗的不敏感和对激素的依赖,因此对于局部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单纯新辅助化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现有临床指南也不推荐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临床疗效,有研究者对新辅助化疗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探索,但研究结论存在争议,其中该方案的适宜人群也是难点之一,本文拟围绕月经状态以及Ki-67指数两个角度对该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绝经后雌激素受体和催乳素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5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80.6%。来曲唑的疗效明显高于三苯氧胺,起效时间更短且不受Cerb B-2的影响。结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来曲唑疗效明显优于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治疗药物根据针对ER的作用,分为拮抗剂、竞争剂和降解剂。虽然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生存,但获得性内分泌耐药依然是目前攻克乳腺癌的一大难题。本文就不同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探讨,对靶向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