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三七丹参颗粒的HPLC定量和TLC定性指纹特征图谱。方法:用TLC法对三七丹参颗粒中的主要成分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三七丹参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TLC特征图谱能明显地检出三七;HPLC法测得本品中的特征图谱可确定丹酚酸B的含量。在0.02068μg~2585μg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7%(n=5),RSD为1.8%。结论:建立的指纹特征图谱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内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四季三黄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四季三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四季三黄丸的主要成分大黄、黄柏、黄芩、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四季三黄丸中大黄酚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大黄、黄柏、黄芩、栀子;HPLC法测和本品中大黄酚的含量为0.288—0.321mg.g^-1;在1.848—10.848μg/g范围内,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48%(n=6),RSD为1.20%。结论:本品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质量标准能控制该品种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复方双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方法对处方中的黄芪、白芥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黄芪、白芥子;大黄素、大黄酚分别在0.4-4.0g/mL和0.848-8.48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8%(RSD=0.43%)和95.48%(RSD=0.44%)。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能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九味羌活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九味羌活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对处方中的苍术、黄芩、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能检出苍术、黄芩、川芎;黄芩苷的含量在0.0304~0.212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9,平均回收率99.6%,RSD=3.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九味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小儿金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建立金银花、连翘、荆芥的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成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图谱显示各药材与制剂在相应位置有相同斑点,特征明显;绿原酸进样在0.0029875~0.0956m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3.65%,RSD为2.7%。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金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测定牛黄清胃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C18色谱柱(5μm,4.0mm×250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10此。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均在0.04~1.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牛黄清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枳实导滞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处方中的大黄、枳实、黄连、黄芩进行定性鉴别 ;用HPLC法测定方中君药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 ,能检出大黄、枳实、黄连、黄芩 ;大黄素在 0.0612~0.6120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9999,平均回收率 97.9% ,RSD =2.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对方中 4味药材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可用于枳实导滞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TLC和HPLC对解热抗炎Ⅰ号口服液中有效成分大黄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用TLC法对成分大黄素和薄荷进行定性分析,以HPLC法在ODS-C18柱上以甲醇-0.1%高氯酸(2080)为流动相测定其含量。结果大黄素回收率为96.89%(RSD=0.96%),检测范围为0.05~0.8μg/mL,r=0.9995,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结论所用定性、定量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行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消定膏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大黄、儿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色谱法能准确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的含量,大黄素在0.0625-0.624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0.52%),大黄酸在0.0528-0.5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0.8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蒙药胃舒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黄、栀子、荜茇等3味药进行定性鉴别;HPLC对制剂中的大黄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黄素平均回收率97.22%,RSD=0.33%;大黄酚平均回收率97.53%,RSD:0.77%(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果满意、能准确监控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脂复康胶囊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脂复康胶囊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酸的含量。结果:TLC可鉴别出与大黄、枸杞子、肉苁蓉药材相应的斑点;HPLC法可测定出大黄酸的含量。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脂复康胶囊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测多评法对大黄地上部位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基于一测多评法初步建立大黄地上部位提取物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通过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主要色谱峰指认、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大黄地上部位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对大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其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 薄层色谱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提取物指纹图谱具有6个代表性色谱峰,其中5个已指认,总蒽醌在4.944~29.664 μg/mL线性良好(r=0.999 0),一测多评法结果显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7.08%、95.78%、100.60%、97.47%,其RSD依次为3.32%、2.42%、3.72%、2.67%.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薄层色谱及指纹图谱可定性鉴别大黄地上部位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定量提取物中总蒽醌质量分数,一测多评法可定量提取物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分数,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地上部位提取物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宋英  高群 《中成药》2003,25(2):119-122
目的:建立消痔液(大黄,黄芩,赤芍,土茯苓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药液中的大黄,黄芩,赤芍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同时测定药液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TLC鉴别的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所建方法能同时测定消痔液中的2种有效成分。平均回收率为:大黄素97.87%(RSD=1.88%),大黄酚98.61%(RSD=1.2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消痔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韩俊伟  京秋芳  杨蓉 《山西中医》2009,25(11):46-48
目的:建立结核丸的大黄素、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熟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在0.024—0.073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304098X+163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3%,RSD=1.07%;大黄酚在0.086-0.25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541679X-105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2.03%。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视性好。可用于结核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消Zheng止痛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消Zheng止痛颗粒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赤芍、黄芩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芪的含量。结果:大黄、赤芍、黄芩的定性鉴别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黄芪甲芪在1.84μg-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为1.56%(n=5).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张迎春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45-2046
目的:建立大黄蟅虫丸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大黄蟅虫丸中大黄素的含量。采用YWGC18柱,以甲醇-0.05%磷酸(75:25),用三乙腔调PH至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98.9%,RSD1.02%。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作为大黄盛虫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件贵  罗杰英 《中成药》1998,20(4):12-14
采用TLC法对肝康丸中的虎杖,山豆根、三七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TLCS法测定了肝康丸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大黄素的含量为0.026%,平均回收率98.1%,RSD为1.27%。  相似文献   

18.
王登旭  高国敬  房霞 《中成药》2006,28(7):973-975
目的:制定调经至宝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木香、陈皮、黄芩等4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大黄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大黄素在2.06~65.9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1.6%;大黄酚在2.14~68.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1.9%。结论:本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控制调经至宝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消定巴布膏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云山  焦正花  罗燕梅 《中成药》2008,30(2):226-228
目的:建立消定巴布膏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黄、冰片、儿茶进行鉴别;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的含量。结果:在TLC中以大黄、冰片、儿茶对照药材为对照能较好地鉴别出制剂中的冰片、大黄、儿茶。HPLC色谱法能准确测定出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的含量,大黄素在0.019~0.18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为0.54%),大黄酸在0.024~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0.82%),大黄酚在0.019~0.19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14%(RSD为0.9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行,能快速准确地对消炎止痛巴布膏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罗晨曲 《中成药》2005,27(7):764-766
目的:建立测定大黄蟅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等)中3种蒽醌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6: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8℃。结果:此方法能使样品中的3种蒽醌成分得到良好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大黄酸101.92,RSD为2.01%;大黄素97.74%,RSD为0.78%;大黄酚98.66%,RSD为2.4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作为大黄蟅虫丸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