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684-2686
选取来我院治疗且处于痛风稳定期的患者90例,平均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单独予以苯溴马隆,B组单独予以别嘌呤醇,C组予以苯溴马隆联合别嘌呤醇。对比三组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尿酸检测值。结果经8w治疗,3组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下降幅度C组优于AB组(P<0.05)。苯溴马隆联合别嘌呤醇使用优于两药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痛风定胶囊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高尿 酸血症患者 6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痛风定 胶囊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 2 个月后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 2 个月后,两组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 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痛风定胶囊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改善 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痛风定胶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HUA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痛风定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血尿酸(BUA)指标变化,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结束时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BUA、BUN、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风定胶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可有效降低HUA患者BUA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比较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和CBM等电子数据库,查找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比较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7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由两位评价员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50例原发性痛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在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总有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0.98,1.50),P=0.07];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4,95%CI(0.23,0.84),P=0.01],苯溴马隆的安全性更好。结论现有研究证据显示,苯溴马隆在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面与别嘌呤醇相当,但不良反应少于别嘌呤醇,主要为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存在中度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可能影响结果真实性,因此上述结论还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及使用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进行干预对高尿酸血症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40例(B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22例(C组),高尿酸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冠心病者40例(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A组),测试并比较各组血小板聚集率(PAgT);利用苯溴马隆对血尿酸大于478 μmol/L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疗程20 d,对比治疗前后的PAgT变化.[结果]B、C、D三组患者的PAgT较A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采用苯溴马隆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高尿酸血症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痛风康合剂,对照组2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疗程3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痛风康合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00-3201
研究苯溴马隆配合低嘌呤饮食对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选取我院2016年3~8月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予以苯溴马隆+低嘌呤饮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尿酸及24h尿尿酸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尿酸、24h尿尿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w后,观察组血尿酸、24h尿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苯溴马隆配合低嘌呤饮食治疗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尿酸及24h尿尿酸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术,对照组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治疗后碘油沉积情况、血常规变化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1)术后1个月行腹部CT扫描,观察组38例(79.2%)碘油沉积超过50%,对照组27例(84.4%).(2)观察组脾栓塞术后1周白细胞计数为(7.6±2.3)×109/L,术后1个月为(5.8±1.9)×109/L,术后3个月为(5.0±1.7)×109/L,均较术前[(2.2±1.1)×109/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血小板计数为(93±29)×109/L,术后1个月为(127±32)×109/L,术后3个月为(119±26)×109/L,均较术前[(39±20)×109/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84-1786
目的观察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嘌呤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苯溴马隆治疗。4个星期后测定血尿酸含量和相关指标,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肌酐、尿素氮、微量白蛋白尿、血尿酸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苯溴马隆、碳酸氢钠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泼尼松龙局部注射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沉(ESR)、血尿酸(U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IL-6、TNF、ESR、UA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血清IL-6、TNF、ESR、UA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苯溴马隆、碳酸氢钠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苯溴马隆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接受秋水仙碱联合苯溴马隆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5、7、14d,两组疼痛分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运用苯溴马隆胶囊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用药后疼痛显著缓解,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40例,经饮食控制血尿酸水平仍高于420μmol/L以上,Ccr20~90ml/min,治疗前2个月内未应用过别嘌醇或其它降尿酸药物。随机分为苯溴马隆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49.7±10.5)岁;别嘌醇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2.4±11.9)岁。1.2 方法 苯溴马隆组口服苯溴马隆50mg/d(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00667),疗程4周。别嘌醇组口服别嘌醇100mg/d(重庆科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50020455)。试验期间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嘌呤饮食,停用水杨酸制剂、利尿剂、糖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与苯溴马隆控制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Wanfang与CNKI库内检索非布司他与苯溴马隆的随机双盲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由两位工作人员单独完成文章筛查,提取数据后,使用Cochrane系统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5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7项RCTs,合计573例研究对象,其中非布司他组300例,苯溴马隆组273例。非布司他组血清尿酸(sUA)达标率(低于360μmol·L-1)明显高于苯溴马隆组(P<0.000 01,RR=1.17,95%CI 1.09~1.25);与苯溴马隆组相比,非布司他组sUA下降幅度高于苯溴马隆组(P<0.05,MD=-22.74,95%CI-39.00~-6.4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OR=0.51,95%CI 0.26~1.00,P=0.05)。结论采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更容易改善患者sUA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436-1438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方案,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8%和3.13%,对照组分别为78.13%和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分别为8.1±1.6×109/L、284.3±44.2×109/L及132.2±16.3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化疗后给予rhIL-11治疗,对照组35例化疗后未给予rhIL-11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9±3.5)×109/L与(29.8±5.7)×109/L,t=2.8787,P<0.01].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d与(9.6±3.2)d,t=3.3196,P<0.01].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1)d与(7.3±2.6)d,t=2.2519,P<0.05].治疗组输注血小板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0.61)U与(1.45±0.58 )U,t=2.3914,P<0.05].结论 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轻微,它能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可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在高尿酸血症和慢性期痛风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于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期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效果、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vs 3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53.2±41.5)μmol/L vs(418.7±51.9)μ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6.00%vs 17.00%,P0.05)。结论:非布司他在治疗慢性期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64-2865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到100×109/L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P0.0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泄浊除痹汤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121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入中药水煎剂组、颗粒组和苯溴马隆对照组,中药水煎剂组41例,颗粒剂组40例,苯溴马隆组40例,3组分别服泄浊除痹汤水煎剂、颗粒剂和苯溴马隆片,疗程20d。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10d、20d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t=2.756~2.991,P<0.05),3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和93%,75%和90%,与72%和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中药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泄浊除痹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有明显效果,颗粒剂和水煎剂的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19-1021
目的分析归脾合剂联合利可君在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46例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利可君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脾合剂联合利可君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2w后疗效及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2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2w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为4.73±1.42×109/L,对照组为3.15±1.47×109/L,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归脾合剂联合利可君在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038-2039
将9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饮食禁忌、生活习惯和充分休息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苯溴马隆片50mg口服,1次/日,痛风定胶囊4粒口服,3次/日。对照组单纯采用苯溴马隆片50mg口服,1次/日,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BUA等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发现,治疗组Scr、BUN及BUA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r和BUA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UN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Scr、BUN及BUA等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为7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溴马隆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可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