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首要死亡原因,一直是临床和科学研究的焦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历史悠久,黄芪甲苷是中药黄芪的有效活性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对于维持血管内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内皮功能受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黄芪甲苷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包括抑制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
李曼  王志菲 《中医学报》2020,35(5):983-989
环黄芪醇作为黄芪中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对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脂肪肝、腹主动脉瘤等疾病均有保护作用,可激活端粒酶、调节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及毛发生长等。但目前对于环黄芪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相关体外实验发现环黄芪醇在一定浓度下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提示环黄芪醇并非绝对安全,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尚需深入研究,同时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②对于环黄芪醇的研究多局限于激活端粒酶这一作用靶点,虽使其在相关保健产品开发中存在优势,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其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研究,目前虽已有环黄芪醇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i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法尼醇X受体(famesoid X receptor,FXR)转录因子和沉默信息调节蛋白(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SIRT1)蛋白调节作用的探讨,为其药理作用靶点做了一定的补充,但仍缺乏相关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尽管对环黄芪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其药用价值,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其对心脏纤维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保护作用研究,以及对于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标、调节内皮细胞稳态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同时,充分挖掘环黄芪醇在治疗脑缺血和精神类疾病方面的潜力,将其对脑部神经血管疾病的作用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莉雯 《新疆医学》2004,34(4):107-108
黄芪注射液是中草药黄芪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有黄芪皂苷Ⅵ、黄酮、多糖类及各种氨基酸等,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气固表之功效。它的作用非常广泛,对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我院自2001年~2002年3月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急性加重期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皂甙类和黄芪多糖、黏液质、胆碱、甜菜碱及多种氨基酸、微最元素硒、铁、锌、黄酮类似物等多种成分。黄蓖注射液贝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消除体内氧自由基、减少血栓形成、增加肾血流量、利尿等多重作用。由于该制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就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药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nbranaceus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ge)干燥根[1]。其中含有皂甙类、黄酮及其式类、糖类、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2]等。具有利尿、阵压、强心、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等作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及乙肝的治疗。由于对黄芪作用的不断认识,用量逐年增大,药源供不应求,而大量的黄芪茎叶被弃之为废,因此研究比较黄芪根与茎叶部分化学成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对黄芪根(对照品)与茎叶部分化学成份进行分类提取并作相应的成份预试,以薄层层析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以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 Radix Astragali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补气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补益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异黄酮,目前主要采用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甲苷作为评价黄芪药材质量优劣的标准。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将对黄芪甲苷最新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冀望有助于黄芪甲苷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芪性温味甘,人肺归脾经,生用可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炙用可补中益气。《神农本草经》中把本品列为上品,由此可见黄芪之药用价值。近年来,对黄芪的药效及临床应用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黄芪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肾功能,物质代谢及抑制肿瘤等均有良好的作用。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增强抗缺氧能力,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肾脏功能,防止肝糖元减少,抗病毒,抗疲劳,抗衰老,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调节血压、白细胞总数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为良好的免疫调节剂。本文对地奥黄芪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黄芪及其制剂的临床新用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的补益中药。黄芪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开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近年发现有新的应用,现概述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 1 治疗心血管疾病 车氏等报道用黄芪五物汤加减治疗肺心病并发高粘度综合症30例并就其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方法是将本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均予抗感染、吸氧、改善通气、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黄芪40g,党参、丹参各20g,桃仁、红花、赤芍各15g,瓜萎25g,薤白10g;寒瘀加  相似文献   

9.
黄芪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的多种成分对机体自由基的清除具有明显的作用[1]。来自发达国家的研究指出体内的自由基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PD)、老年性痴呆病以及肿瘤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基于其产生的一系列健康危害,一致公认,天然抗氧剂将是未来营养健康,损伤修复,疾病预防的新热点,新焦点。现将黄芪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的研究进展。方法在查阅与黄芪多糖相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黄芪多糖对糖尿病的作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对创伤感染的影响、黄芪多糖的保护作用、黄芪多糖的抗病毒作用、黄芪多糖的抗细菌作用进行论述。结果和结论黄芪多糖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症、抗病毒、抗肿瘤和降血糖等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黄芪多种成份抗豚鼠皮肤I型人疱疹病毒感染皮肤病变的动态病理过程。方法 我们将HSV 1HS 1株感染的豚鼠皮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 (抹PBS及阿昔洛韦 )及黄芪组 (抹黄芪总皂苷、总多糖及总黄酮 ) ,采用组织学方法 ,观察了病变发生过程中的皮肤组织学改变。结果 对照组豚鼠皮肤发生组织形态学改变 ,上皮细胞水肿 ,胞核和胞浆内形成空泡。黄芪组豚鼠皮肤经用黄芪 3种成分后 ,豚鼠皮肤形态结构恢复正常 ,结构清晰 ,尤以黄芪总皂苷疗效最为明显。结论 黄芪多种成分对HSV 1HS 1株引起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 ,对感染的皮肤组织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天麻中含有较丰富地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而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与生长、发育、健康、衰老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防治等均有密切关系。我们检查了39例健康老年人及98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头发中的6种微量元素,上述病人在服用黄芪、天麻前后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天麻对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黄芪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I)的作用。方法 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统中,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实验,观察黄芪水煎液抗HSV—I的药效。结果黄芪水煎液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98μg/ml,最小有效浓度为1.95μg/ml,治疗指数为128。结论 黄芪有较显著的抗HSV—I作用,且对细胞毒性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8μg·kg-1)与黄芪(225mg·kg-1)合用对家兔缺血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麻醉家兔冠脉结扎30min后再灌30min,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结果两药合用的疗效优于单药应用,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的发生(P<0.01).结论前列腺素E1与黄芪合用对家兔缺血心脏功能的保护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单独或联合顺铂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顺铂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对HeLa细胞生长影响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 000 g.L-1,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黄芪注射液组、顺铂组、黄芪注射液联合顺铂组HeLa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黄芪注射液联合顺铂组HeLa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黄芪注射液组和顺铂组,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黄芪注射液联合顺铂组Bax、p53蛋白的表达量最高,Bcl-2蛋白的表达量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HeLa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可协同顺铂增强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p53、Bax蛋白的表达、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疗效十分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文以近几年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为依据,来概述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贮藏养护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近年来黄芪的研究状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黄芪对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单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4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组、黄芪组、GSH+黄芪组和对照组,于ESWL治疗开始时及术后1 d、2 d、3 d、4 d各组分别静点GSH、黄芪、GSH+黄芪和生理盐水,测定ESWL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SOD、MDA、GSH-Px及尿NAG/肌酐变化。结果ESWL治疗后GSH组和黄芪组SOD降低及MDA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GSH+黄芪组ESWL前后SOD与MD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变化幅度低于其他三组(P<0.05);黄芪组与GSH+黄芪组GSH-Px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他两组ESWL前后GSH-Px无明显变化(P>0.05);GSH+黄芪组尿NAG/肌酐升高幅度低于其他三组(P<0.05),术后4 d恢复正常,其他三组术后7 d恢复正常。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黄芪对ESWL致肾损伤有相同的保护作用,但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体外孵育、吞噬酵母菌方法.观察了黄芪和杜仲对链脲霉素糖尿病模型小鼠受损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并以转移因子作为这两种中药的对照药物.结果表明:黄芪和转移因子均能促进糖尿病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恢复,且黄芪作用优于转移因子;杜仲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硬化蛋白单克隆抗体(Scl-Ab)单用与联合黄芪对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随机将30只雌性健康SD大鼠行切除双侧卵巢手术(OVX组,n=25)和假手术(Sham组,n=5),手术12周后各取5只大鼠处死并取股骨行Micro-CT检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是否建立。建模成功后将OVX组大鼠随机分成2组:Scl-Ab组和Scl-Ab+黄芪组。术后第1天Scl-Ab+黄芪组给予药物治疗:Scl-Ab皮下注射(12.5 mg/kg,每周2次);同时每天给于200 mg/kg黄芪液灌胃,直至12周。Scl-Ab组则给予Scl-Ab皮下注射(25 mg/kg,每周2次),并且每天给予200 mg/kg 0.9%氯化钠溶液灌胃,直至12周。用药12周时处死所有大鼠并取股骨行Micro-CT、硬组织切片检测。结果:与Scl-Ab组比,Scl-Ab+黄芪组大鼠股骨远端有较高的股骨BMD、BV/TV、Tb.Th、Tb.N、Conn.D、MAR和较低的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l-Ab联合黄芪对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用Scl-Ab。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丹参和黄芪对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三种粘附分子的变化和对肾脏、主动脉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正常对照、糖尿病、胰岛素、丹参、黄芪五组 ,测定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单个核细胞表面 CD54、血小板表面 CD6 2 P表达水平 ,观察肾脏和大血管 CD54和 /或 CD1 0 6 表达强度及病理变化。结果 :丹参和黄芪降低肾脏 CD54、CD1 0 6 和主动脉 CD1 0 6 的表达 ,也降低单个核细胞的表达 (黄芪 =2 0 .88± 0 .75 ,丹参 =2 9.63± 2 5 .2 5 vs DM=65 .0 9± 1 4.92 ,P<0 .0 5 ) ,但对血小板 CD6 2 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P>0 .0 5 )。肾脏及主动脉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 ,黄芪还有轻度降血糖作用。结论 :黄芪和丹参能降低糖尿病大鼠体内 CD54、CD1 0 6 水平 ,并能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和主动脉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