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汉中  唐成林 《吉林医学》2007,28(17):1837-1838
目的:探讨软组织松解胫前和胫后肌腱外移两种肌力平衡术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3年6月~2006年10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52例(67足),胫前肌腱外移术27足,胫后肌腱外移术40足。结果:随访27月~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胫前肌腱外移术优良率为59.2%(16/27),其中有2足恢复差,均为IV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胫后肌腱外移术优良率90.0%(36/40)。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差异(χ02.05,1=8.77,P(0.005)。结论:胫后肌腱前外移术明显优于胫前肌腱外移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和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牵引固定术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3例(72足)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牵引固定术及小腿膝踝关节和前足轻度背伸外翻管型石膏固定。结果:经1-5年随访检查60例(68足)完全得到矫正,3例(4足)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结论: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固定及管型石膏固定等联合治疗是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科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103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分别采用软组织松解术(16例24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的肌力平衡术(20例27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的肌力平衡术(32例40足)和骨性矫形术(10例12足),随访2年3个月~5年8个月,按照Garcean标准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未出现过度矫正,无距骨、舟骨坏死,不同分级疗效评价结果显示,Ⅱ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优良率(85.7%)显著高于Ⅳ级(53.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疗效评价结果显示,0.5~2.0岁组疗效优良率(82.4%)高于5~9岁组(55.6%)和9~21岁组(4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术式疗效结果显示,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的肌力平衡术优良率(90.0%)高于软组织松解肌腱延长术(41.7%)、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59.2%)和骨性矫形术(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术优于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 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畸形越重术后功能越差。单纯软组织松解术远期效果差,需增加肌 力平衡手术。骨矫形术适用于年龄大、畸形严重或术后残留畸形者,术后畸形虽可得到矫正,但功能部分丢失。  相似文献   

4.
作者提出了扇形足的定义。对足的解剖重点叙述了跖横韧带的问题。本组3例,采用竹排样的肌腱固定1.2.3.4.5跖骨颈,加上改良的McBride手术,重建了横弓,使前足宽度变窄,1.2.3.4.5跖骨之间的夹角缩小,同时矫正了外翻及小趾内收畸形。随访18个月~32个月,扇形足得到矫正,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Hoffer和Kaufer手术治疗儿童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89 ̄1995年对19例脑瘫患儿共32足施行Hoffer和Kaufer手术。手术平均随访5年6月(1年9月 ̄5年7月),Hoffer手术4足,结果优2足、良1足、差1足;Kaufer手术25足,结果优17足、良5足、差3足。倘若除外Hoffer和Kaufer各有1例共4足,其畸形纠正,因无平衡功能属差外,临床效果满意。对在无步态肌电图情况下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建议4岁以下儿童不宜行此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松解,改良胫前肌外移手术方法治疗1岁2个月-7岁3个月獐先天内翻足48例(60足),按Garceau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3例(54足)例病人获随访,平均随访1年-6年,优32例(41足),良9例(11足),优良率96%,结论:软组织松解矫正畸形并改良胫前肌外移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后肌半腱结合胫前肌腱合力转移手术治疗软组织挛缩顽固型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先行跟腱延长及挛缩的软组织松解矫正畸形后,胫后肌腱于止点切取半腱向前穿过胫腓骨间窗及胫前肌腱裂孔,通过踝前支持韧带下隧道缝合固定于腓骨短肌腱及附丽点,然后调整胫前肌腱张力于两腱交汇点缝合固定,使足保持外观中立位正常形态。结果 32例47足软组织挛缩顽固型马蹄内翻足患儿手术治疗后,经平均4.5年随访,患足均能够达到跖行步态,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1.4%。结论胫后肌半腱结合胫前肌腱合力转移,能够使得胫后肌跖屈内翻的致畸力量,部分转化为增加足背伸及平衡足内收、外展功能的有利因素,转移后两腱形成的合力通过胫后肌半腱及胫前肌腱均衡分布于足的内外侧协同增强足背伸的同时,防止发生足外翻的并发症,可以在软组织松解静态平衡的基础上,建立和保持术后踝足肌力的动态平衡,减少术后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8.
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例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手术治疗,结果;5例行锁骨突螺钉内固定,术后4周2例脱位得发,8例行锁骨喙突螺钉内固定同时用肱二头肌短头部分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术手无1例脱位复发,所有患者术后6周局麻下拆螺钉,平均随访6个月,无1例出现外科并发平,除2例脱位复发患者外,余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松解,改良胫前肌外移手术方法治疗1岁2个月~7岁3个月儿童先天内翻足48例(60足),按Garceau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3例(54足)例病人获随访,平均随访1年~6年,优32例(41足),良9例(11足),优良率96%。结论:软组织松解矫正畸形并改良胫前肌外移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跟骨延长治疗10例足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跟骨截骨延长术治疗10例足外翻畸形。随访最长11年2个月,最短2年7个月内,平均6个9个月。结果:优5例,良5例。此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不缩短足的长度,对足骨发育影响极小。(2)不融合任何关节。(3)可同时改善足内纵弓。(4)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认为,跟骨延长术是治疗结构性是外翻畸形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手术方法和可调式房间隔造口新技术在此病种中的应用指征。方法 21例14岁以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分别进行房化右心室折叠和三尖瓣整形(17例)或替换(4例),合并畸形予同期矫治。其中有6例患儿术中留置临时(4例)或永久性(2例)房间隔造口装置。结果 术中死亡1例,病死率5%。其余患儿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复查心脏B超等,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明显减轻,右心功能改善。2例永久保留房间隔造口装置患儿随访未见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儿童期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整形效果良好。手术技巧的改进和可调式房间隔造口新技术的应用为更小年龄段的患儿手术提供了术后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20例择期眼科手术患儿,接受异丙酚2.5mg/kg静脉注射诱导,用异氟醚、笑气、氧气吸入维持麻醉。结果表明:异丙酚静脉注射可引起循环呼吸抑制,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36.2±4.8s,术后拔管时间7.0±2.5min,完全苏醒时间15.4±5.1min,24h术后随访无呕吐。认为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起效快、作用可靠,与异氟醚、笑气、氧气复合吸入麻醉具有可控性强、停药后苏醒快、完全、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方法 采用跟腱皮下切断、胫前肌外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2例,手术1次矫正。术后随访1-5a。结果 优22例,良7例,尚可3例,总优良率91%。结论 无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手术,婴幼儿痛苦小,畸形容易矫正,病程短,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117例1~24岁腭裂患者,结果手术成功率95.7%,失败率4.3%,随访部分病例2~3年,并就手术年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和自制冷冻车床加工角膜组织镜片,为12例7-14岁的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患儿行表面角膜镜片术。经8-032个月随访,平均屈光度增加11.21D;8例裸眼视力达4.2-4.4,≥4.5者4例,矫正视力达4.7者3例,≥4.8者9例,均较术前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1.67%(11/12),术后散光度平均增加2.5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足踝肌力平衡加软组织松解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疗效。方法:对26例患儿采取胫前肌外移、跟腱延长、软组织松解、跖筋膜切断、必要时行足外侧柱短缩术,术后石膏固定的联合治疗方法。结果:经2~10年的随访,患儿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良率达96.2%。结论:足踝肌力平衡加软组织松解等联合手术方法是治疗CCF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和自制冷冻车床加工角膜组织镜片,为12例7~14岁的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患儿行表面角膜镜片术。经8~32个月随访,平均屈光度增加11.21D;8例裸眼视力达4.2~4.4,≥4.5者4例;矫正视力达4.7者3例,≥4.8者9例,均较术前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1.67%(11/12),术后散光度平均增加2.5D。  相似文献   

18.
姜明菊 《海南医学》2010,21(23):146-148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胫前肌外移和跟腱延长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成功率。方法对3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心理、饮食护理、石膏护理及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等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小儿康复。结果 30例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疾病恢复至关重要,应贯穿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向岷春 《四川医学》1999,20(5):476-476
我院和四二○医院从1981年2月至1990年2月以手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抽样疗效观察28例,占总数的28%。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40岁,上肢1例,下肢27例。术前患肢均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肢体短缩2~15cm,,平均为4cm。1.2 手术情况:右环指屈指深肌腱转移,右拇对掌功能重建术1例;右足踝关节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2例;腘绳肌代替股四头肌术12例;腹外斜肌及髂胫束代替股四头肌术2例;髂胫束松解、股骨踝上截骨术1例;马…  相似文献   

20.
用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57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结果,小于1岁患儿最佳有效率为66.7%,小于3岁患儿为59.4%,小于11岁患儿为0%(P<0.01).结果表明手术越早效果越好.作者认为,足后内侧软组织彻底松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1岁以上患儿经彻底松解足外缘仍不成直线者,行跗骨截骨术,并从解剖及生理的角度论证了足外侧缘跗骨截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