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理。方法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治疗组(脑反射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达97.5%和87.1%,治疗组治愈率82.1%,对照组为9.7%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结论脑反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电针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价值。方法126例(141耳)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和高压氧联合电针综合治疗组(电针组),以观察高压氧联合电针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价值。结果高压氧联合电针综合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17.5%和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7%和79.4%(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高压氧联合电针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加压氧和扩血管药、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患侧加用SGB治疗,两组治疗均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1.20%,对照组为61.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8,P〈0.05)。结论 利多卡因SGB是目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纳多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108例(116耳)突发性耳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金纳多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照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胞二磷胆碱等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P〈0.05)。结论:金纳多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突发性耳聋(突聋)疗效的方法。方法:77例(80耳)突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高压氧(HBO)治疗和静脉滴注VitC、ATP。观察组39例同时加葛根素,对照组38例加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经过12-24d的治疗,纯音测听,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P〈0.05),合并眩晕的患者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HBO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巴曲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巴曲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组28例应用巴曲抗栓酶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两组均行高压氧治疗。结果:巴曲抗栓酶治疗一个疗程后,听力明显提高,其有效率为82.1%,比对照组的疗效高(76.9%),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曲抗栓酶对突发性耳聋的听力恢复,耳鸣,眩晕等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可保(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弥可保及舒血宁、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舒血宁、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6.67%,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弥可保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进行健康教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HBM和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周后进行焦虑状态及听力恢复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观察组听力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M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状态较传统方法更为有效,有利于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辅助舒血宁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加舒血宁扩血管治疗,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相同治疗方案但无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引导其规范治疗与康复行为,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早期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122例(131耳)突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药物组和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组(HBO组),进行疗效比较和分析。结果:HBO组总有效率86.12%.单纯药物组62.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越短,应用高压氧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结论:早期即应用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洁 《当代护士》2014,(10):95-9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汗密尔顿抑郁表(HAMD)和焦虑量表(MAMH)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出院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MAMH)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和8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突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1耳)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治疗,每次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三磷酸腺苷、辅酶A静注,辅以维生素B1、腺苷辅酶B12、病毒灵、西比灵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63.3%,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安全、可靠,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清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突发性耳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检测10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35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3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Hs—CRP的测定结果。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组患者Hs-CRP含量明显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恢复组患者脂联素含量明显升高。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凯时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凯时(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38例,静脉注射凯时,每次凯时20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0—14天为1个疗程。结果耳聋治疗有效率为47.3%;耳鸣治疗有效率为94.7%。结论较大剂量的凯时对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突聋的治疗上,凯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微波联合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献  李晓晖 《现代康复》2000,4(7):1018-1019
目的:为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应用微波耳内照射联合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78例,并与单纯用钟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61例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1.9,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其中全血粘度(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P〈0.05)有显差异。结论:微波联合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2-05~2006-01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资料比较完整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0例。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和疗效分级”诊断标准[1]。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5~60(平均48)岁;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3~62(平均47)岁;治疗组其中合并眩晕5例,对照组其中合并眩晕6例,病程均〈10d。两组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日、平均听阈等基本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7.
贾晓玲 《中国康复》2013,28(2):136-137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聋患者86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采用常规血管扩张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20d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高压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压氧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和预后情况。方法对1年内我院收治的52例(53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isher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时间越短,不伴眩晕症者,治疗效果越好(P〈0.05);早期足够疗程高压氧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总有效率66.67%);发病年龄与疗效无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因素众多,基本治疗方案是改善内耳微循环,降纤药物,激素及营养神经药物的应用,但应强调早期治疗,高压氧疗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作为全身性常规治疗后无效的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补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本院病史在2周以上,6周以内、经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突聋患者78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分为两组: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组(观察组)和继续常规治疗组(对照组)。78例中完成全程继续治疗并资料完整者75例(75耳),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听力增高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其听力改善有效率达到36.4%(16/44),平均听阈(PTA)提高9.1 dB;对照组有效率9.7%(3/31),平均PTA提高1.8 dB,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是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突聋患者的安全、有一定疗效的补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舒血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能量合剂加利多卡因,凯时注射液1次/d静脉用药,以及甲钴胺片剂和西比灵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同时用舒血宁2ml,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四穴注射,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舒血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伴耳呜的突聋,治疗组有效率80.0%,对照组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好。本治法对伴耳呜的耳聋有独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