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ERBB-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RBB-2在儿童髓母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ERBB-2表达,按术后生存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结果:8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ERBB-2阳性表达72例(85.71%),A、B、C三组间ERBB-2阳性表达分别为100%,88.9%,40%(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ERBB-2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它与预后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ERBB-2表达水平可作为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儿童髓母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男46,女38)例,年龄6-12岁中的uPA表达,按术后生存期3,5,10a.分为A,B,C组,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8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uPA阳性表达44例(52%),A,B,C三组间uPA阳性表达分别为71%,41%,20%(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uPA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它与预后高度负相关。结论 uPA表达水平同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VEGFR-2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VEGFR-2表达,按术后生存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结果:8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VEGFR-2阳性表达74例(88.09%),A,B,C三组间VEGFR-2阳性表达分别为100%,88.89%,55.33%(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VEGFR-2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它与预后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VEGFR-2表达水平可作为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对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形态特征标志物表达以及P53、VEGF、PCNA指数等进行比较研究.按术后生存期3年、5年、10年分为A、B、C 3组.结果:在66.7%的病人中免疫组化标记可共同表达Syn和GFAP.3组间P5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3组之间的VEGF和PC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53表达与其预后无关,但VEGF和PCNA可作为反映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的生物学行为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yclinD1、P16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LSABC法,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染色的积分吸光度(IOD)检测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CyclinD1、P16的表达,后者按术后生存周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结果:①正常小脑组织中CyclinD1表达较低,A、B、C三组中表达为5 43、3.98和1.02,各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正常小脑组织中P16显现高表达,而A、B、C三组中表达为0.22、1.19和2.85,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CyclinD1与P16的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s=0.7398,P<0.01).结论:CyclinD1与P16在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中,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反映了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if-1蛋白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儿童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Wif-1蛋白在27例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Wif-1蛋白的表达与患儿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析Wif-1蛋白表达、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Wif-1蛋白在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率为55.6%(15/27),Wif-1蛋白在不同年龄段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Wif-1蛋白表达与患儿性别、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提示Wif-1蛋白表达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相关(P=0.000),Wif-1阳性表达者的预后优于阴性者。结论不同类型髓母细胞瘤好发于不同的好发于年龄段的患儿,Wif-1蛋白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相关,可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观察不同三联方案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 12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PU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在使用相同抗生素(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的基础上,分别联用信法丁、胶态次枸橼酸铋钾和奥美拉唑,观察三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C组的PU疗效优于A组和B组(P<.0.05).HP根除率A组为65%、B组为67.5%、C组为85%,C组优于A、B两组(P<0.05).结论 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P27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蛋白表达特点及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P27蛋白在51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P16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均定位于骨巨细胞瘤的基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在骨巨细胞瘤Ⅰ级、Ⅱ级、Ⅲ级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4.3 %、22.2 %、21.1 %,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57.1 %、27.8 %、15.6 %.P16和P27蛋白在骨巨细胞瘤I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Ⅱ级和Ⅲ级(均为P<0.05).结论:P16、P27基因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期间收住我院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的52例患儿临床和病理.结果 52例中男:女2.7:1.分类以肝母细胞瘤为主(29/52),其次为肝细胞肝癌(12/52).肝母细胞瘤较多发生在小年龄儿童,29例肝母细胞瘤中24例(82.8%)<6岁,而12例肝细胞癌中5例(41.7%)<6岁.HBsAg阳性在肝细胞癌多见,12例肝细胞癌中5例HBsAg标记阳性,29例肝母细胞瘤中仅2例阳性,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本组肝肿瘤患儿临床表现大多为腹块、腹胀或腹痛.常见体征有肝肿大、脾肿大等.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示右肝叶病变为多.甲胎蛋白阳性71.4%.结论 儿童肝脏恶性肿瘤多见于男孩,以肝母细胞瘤为多;肝细胞癌患儿乙肝病毒携带率高于肝母细胞瘤,显示乙肝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儿童胃、胆囊液体排空的影响.方法:Hp阳性FD儿童8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A组(乳酸菌素片口服)20例、B组(乳酸菌素片 吗丁啉片口服)25例、C组(抗Hp三联 乳酸菌素片 吗丁啉片口服,复查Hp转阴者)32例(有3例复查Hp未转阴者,不纳入C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胃胆囊液体排空情况.结果:治疗后60 min胃窦液体排空率分别是A组(33.1±7.2)%、B组(42.2±2.5)%、C组(69.8±5.4)%,C组胃排空比A组、B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0 min胆囊液体排空率是A组(23.9±3.5)%、B组(31.2±2.0)%、C组(32.5±3.9)%,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影响FD儿童的胃排空,根除Hp可改善胃排空功能.Hp感染对FD儿童的胆囊排空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