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出血的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SRAE)的临床经验和技巧。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施行PCNL手术者2 306例,其中术后发生出血保守治疗失败后行SRAE治疗者10例,结果:10例患者中,肾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肾动静脉瘘4例,阳性率90%,均栓塞后成功。1例患者两次肾动脉造影均未见明显出血部位,拔除肾引流管后保守治疗成功。结论:SRAE治疗PCNL术后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出血者疗效显著,符合指征者宜早治疗;充分掌握SRAE的技巧有利于提高阳性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严重出血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14例PCNL后严重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治疗并进行评价.结果 13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手术后成功止血,1例术中未见明显出血灶,经保守治疗后成功.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PCNL后严重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yrus等离子柱状电极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穿刺通道主动止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09年6月在10例PCNL术中应用Gyrus等离子柱形电极进行穿刺通道主动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完成穿刺通道主动止血后,10例患者均未留置造瘘管、双J管或输尿管支架管,均无术后早期或迟发严重出血,2例术后24h的一过性肉眼血尿,无血块,未影响生命体征。术后KUB结石全部取净。3例术后3d出院,7例术后5d造瘘口痊愈出院。结论Gyrus等离子柱形电极能有效应用于PCNL穿刺通道的主动止血,效果确切,可提高无管化PCNL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迟发大出血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评价介入栓塞止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13例PCNL术后迟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47(35~68)岁.其中肾内多发结石8例,肾巨大铸型结石5例.患者出现严重肉眼血尿的时间为术后5~40 d.13例血红蛋白<80 g/L,其中6例<60 g/L,分析和总结迟发出血的原因、防治方法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止血治疗的疗效.结果 13例中7例经过绝对卧床休息、止血药物、夹闭肾造瘘管、肾造瘘管球囊压迫牵引等保守治疗10~20 d,出血得到控制;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假性动脉瘤4例、动静脉瘘2例,经超选择性栓塞止血治疗1~3 d后血尿逐渐消失.随访3~24个月IVU检查示患肾功能良好.结论 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是PCNL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原因为肾穿刺通道的动脉损伤并且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肾动脉造影及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迟发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且术后合并出血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早发性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10例。按出血部位分为消化道出血9例,腹腔内出血3例。死亡3例,死亡率25%。7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止血5例,死亡2例;2例行手术止血,成功1例,死亡1例;3例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其中1例止血成功、1例内镜止血失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止血成功、1例内镜止血成功后再发出血,行手术治疗止血成功。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规范治疗是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的关键。出血发生后,应该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等因素,个体化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内痔是引起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时,由于存在手术禁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手术,通过导管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SRA)造影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血部位,并可同期予以栓塞,实现快速止血目的。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止血,血管腔内介入止血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国内对于超选择SRA栓塞术在内痔导致的直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其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还存在争论。本研究旨在评价超选择性SRA栓塞术治疗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就该方法相关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21年10月接受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SRA栓塞术后3~7 d(初期止血率)及术后1~12个月的止血效果(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结果 共50例成功实施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29例内痔出血患者进入最终研究,其中Ⅱ度内痔11例,Ⅲ度内痔18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8±12.2)岁。所有患者介入术中均使用金属弹簧圈(直径2~3 mm)联合明胶海绵颗粒(直径350~560 μm)或PVA颗粒(直径300~500 μm)行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27例患者术后3~7 d出血症状消失,初期止血率为82.8%(24/29),术后1个月临床成功率为86.2%(25/29)。3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时便血复发,术后6个月临床成功率为75.9%(22/29),其中2例行髂内动脉分支栓塞后症状消失,1例选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7±2.5)个月,1例患者因术后里急后重感明显,术后1周行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小片状浅表黏膜溃疡,予以保守治疗;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保守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介入栓塞相关的感染、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选择性SRA栓塞在治疗以Ⅱ~Ⅲ度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中是一种相对安全、低风险的手术方法,短期止血效果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PCNL术后并发肾出血的35例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栓塞材料为0.018in微弹簧圈,部分病例加用少量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中造影发现24例单纯肾段以下小动脉损伤,6例合并假性动脉瘤,5例合并动静脉瘘。全部35例患者均成功栓塞肾动脉出血分支,术后1-4天血尿症状消失,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安全、快速、有效,可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2016-12—2018-10间河南省省立医院对收治的42例肾结石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CNL。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37例(88.10%)一期取净结石。5例结石残留的患者成功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未发生出血、气胸、肠道损伤等并发症。1例(2.38%)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平均手术时间6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0 mL。患者术后2~4 d下床活动,3~5 d拔除尿管,术后5~7 d拔除肾造瘘管,住院时间9.20 d,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B超引导下以中下盏为穿刺通道,多通道行PCNL治疗肾结石,结石一期取净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并发症少。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规范进行手术操作,以提高结石一期取净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价值。方法肾结石患者120例,采用CT血管造影:CT动脉成像技术/CT静脉成像技术(CTA/CTV)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行PCNL。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行PCNL术,手术时间40—150分钟,平均(75±63)分钟;术中出血量20~200 m1,平均出血量(70±50)ml。术后3~5天行腹部平片复查,12例残石直径4 mm,一次性净石率为90.0%,二期净石率达到100%;3例出现迟缓性大出血,其中1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例经用止血药物,绝对卧床休息,夹闭造瘘管和牵拉造瘘管气囊行压迫性止血等措施,出血停止。无肾切除与死亡患者。随访3~6个月,无结石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定位行PCNL术,可避免血管损伤,减轻因盲点穿刺而造成的医源性血管损伤出血,提高PCNL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巨大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巨大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SRAE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巨大型RAML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16例患者共进行26次SRAE治疗,技术成功率100%(26/26);其中1次治疗7例(7/16,43.75%),2次治疗8例(8/16,50.00%),3次治疗1例(1/16,6.25%)。治疗后平均随访(16.60±15.60)个月。至末次随访复查时,瘤体最大径[(9.00±2.80)cm]较治疗前[(12.60±2.40)cm]明显缩小(t=12.41,P0.01),SRAE治疗后患者腰痛、血尿症状均好转,肌酐水平[(79.10±12.80)μmol/L]与治疗前[(76.00±14.9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39)。14例(14/16,87.50%)SRAE治疗后1~3天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局部疼痛或恶心等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SRAE可有效控制巨大型RAML破裂出血,缓解RAML相关临床症状,同时可在较大程度上保留正常肾单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动脉造影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大出血的作用。方法:对8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大出血患者行肾动脉造影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结果:7例患者一次性栓塞治疗有效,出血停止。1例患者反复2次栓塞后仍有出血。遂行肾切除术。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大出血的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术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PCNL)术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的价值。方法 2589例患者接受PCNL,46例术后出现明显出血,对其中37例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37例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期间无再次血尿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PCNL术后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间我院于肾脏手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肉眼血尿患者共14例。均经肾动脉造影证实为医源性肾动脉损伤,其中继发于经皮肾镜取石术11例,继发于肾穿刺活检术、肾贯穿伤缝合修补术、输尿管镜检查并双J管置放术各1例。血尿出现距手术操作时间为3~346d(中位时间8d)。肾动脉造影检查后均行经导管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弹簧圈、正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NBCA)、聚乙烯醇(PVA)颗粒、无水乙醇。术后随访10~49个月。结果病变位于肾脏上极4例,下极10例。肾动脉造影表现为肾假性动脉瘤1例,肾动静脉瘘6例,肾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7例。栓塞后肾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均达到完全性栓塞,术后2~12d肉眼血尿消失。随访期间,1例右肾下极动静脉瘘栓塞后13个月因术侧肾区钝性外伤再次出现血尿,经造影证实原动静脉瘘未见复发,但右肾下极发现由另一叶间动脉供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再次使用弹簧圈栓塞,随访14个月未见血尿复发。其余13例随访10~49个月未见血尿复发。本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肾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是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主要类型,应用弹簧圈行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7年2月~2008年9月,对95例肾结石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采用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系统,单用超声或气压弹道碎石,若结石较硬则两者联合碎石。结果95例建立皮肾通道均成功。手术时间45~170min,平均85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残石17例,其中6例行二次碎石术。11例术后明显肾出血,其中9例经保守治疗成功,2例严重出血行病肾切除术。结论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高效、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9年月10月410例PCNL中35例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其中大出血10例(其中迟发2例),肾集合系统穿孔9例,术后高热、感染12例,体液大量外渗与吸收致休克4例。结果 10例大出血中,开放手术1例,介入手术2例,7例保守治疗。肾盂穿孔,感染,体液大量外渗致休克患者行保守治疗。35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32例随访3~6个月,2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者显示术侧部分肾功能丧失,其余患者分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PCNL可发生大出血、肾集合系统穿孔、术后感染、体液大量外渗与吸收等并发症,规范操作,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处理才能提高PCNL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tomy.PC-NL)术后肾脏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5例PCNL术后肾脏大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在栓塞前都经肾动脉造影证实诊断,超选择插管至肾段动脉或分支出血处,以明胶海绵颗粒条和金属钢圈为材料进行栓塞.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如肉眼血尿很快缓解,止血成功率达100%.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无再发肾脏出血,血压及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肾功能,是冶疗PCNL术后大出血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出血的DSA影像学表现及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PCNL术后肾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12例,经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评价疗效. 结果 12例患者中,单纯假性动脉瘤8例,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伴对比剂外溢2例,选用明胶海绵、真丝线段、聚乙烯醇微粒和微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成功进行栓塞,随访6个月均未发现再出血.2例患者出现栓塞后综合征,1例血清肌酐略升高,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好转.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PCNL术后肾出血;栓塞治疗迅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是PCNL术后肾出血保守治疗无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标准通道、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巨大结石(结石负荷>6 cm)的临床效果及操作体会。方法:2001~2013年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巨大肾结石患者210例,以MPCNL治疗巨大肾结石患者83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大出血、败血症、集合系统损伤、肾周感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情况。结果:PCNL组手术时间平均(85±30.2)min,术后发热(体温>38.5℃)49例(23.3%),术中输血27例(12.9%),败血症5例(2.4%),尿外渗11例(5.2%),清石率为96.7%。MPCNL组手术时间平均(108±33)min,术后发热20例(24.1%),输血12例(14.5%),败血症3例(3.6%),尿外渗4例(4.8%),清石率86.7%。PCNL组清石率较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操作的关键在于术中建立妥善的皮肾通道、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标准通道PCNL治疗巨大肾结石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残留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利用输尿管软镜治疗PCNL残留肾结石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6岁。左侧5例,右侧3例。KUB测量结石直径为0.7~2.6cm,平均1.4cm。经留置输尿管扩张鞘或沿导丝直接置入输尿管软镜抵达肾盂,寻及结石后以200μm光纤、10 W功率钬激光碎石。观察其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完成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时间68~116min,平均92min;结石清除率为83.3%(10/12)。1例结石残留患者另作穿刺通道行二期PCNL后结石完全清除;1例术后行ESWL仍有少量结石残留,随访观察。均无严重出血及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PCNL后残留肾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