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女性生殖器官畸形同时伴有性腺异位,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属罕见。病情复杂,能否正确诊断畸形种类,有无性腺异位及异位的程度,对本病的治疗尤为重要,现分析如下:例1,张×,19岁,未婚,原发性闭经,左侧腹股沟包块,周期性下腹隐痛二年余。女性体态,乳房发育良好,外阴女性型,无阴道口及阴道,盆腔空虚,右腹股沟有-5.5×3.0×2.5厘米包块,左侧有-8×5×3厘米大小的包块,均位于皮下,软性实体感,椭圆形。术中所见:左卵巢大小为6×5×4厘米,子宫小呈实质性,输卵管正常;右侧同左侧,只是卵巢稍小于左侧。切除左侧店…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例 1,社会性别 ,女 ,2 2岁。右下腹痛 2周。原发无月经 ,女性体型 ,乳房发育欠佳 ,乳头内陷 ,右下腹压痛 ,无肌紧张 ,阴毛稀少 ,阴蒂长 1.5cm,粗 1.0 cm,似阴茎 ,阴唇发育不良 ,阴道呈盲袋 ,深 6 . 0 cm,宽1.5cm。直肠指检右盆腔有鸡蛋大包块。剖腹探查 :右盆腔包块与网膜粘连 ,内有坏死灶 ;左盆腔有 3.0 cm×2 .5cm× 1.5cm之睾丸 ,输精管呈索状 ,无子宫卵巢。病检 :右包块为精原细胞瘤 ;左睾丸发育不良 ,无精虫。性染色质 (- ) ,核型 4 6 xy。例 2 ,社会性别 ,女 ,2 4岁。双腹股沟包块手术还入腹腔 7年 ,右包块复发 1周。原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不可触及隐睾型隐睾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6例不可触及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腹腔镜下探查186个睾丸,术前采用盆腔和阴囊腹股沟超声检查,随访2~36个月,确诊睾丸的位置、睾丸的大小、回缩、萎缩情况。结果:经过腹股沟和腹腔镜探查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睾丸缺如、残余分别为118、7个;腹股沟型高位隐睾12个;腹腔睾丸49个,21个为低位型,28个为高位型;真两性畸形2例,卵黄退化不全5例,条索状性腺2例。治疗方法为常规腹股沟手术(13个);腹腔镜下一次性睾丸固定术(9个);F-S分期睾丸固定术(24个)F-S一期睾丸固定术7个;睾丸切除术治疗大于不良睾丸3个;卵黄退化不全5例始基子宫切除;条索状性腺2例行性腺切除术;真两性畸形2例活检一侧为卵巢,一侧为睾丸;术后随访中患侧睾丸萎缩3个、回缩2个。结论:腹腔镜能对非触及型隐睾进行精准的诊断并同时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对于位于腹腔低位隐睾,采用腹腔镜下一次性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手术,高位隐睾宜采用F-S分期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高科学 《右江医学》2002,30(4):F004-F004
我院收治创伤性睾丸脱位 3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3例均为 12~ 2 3岁的男子 ,病史 1天~ 4个月。其中 12岁 9例 ,因创伤致右侧阴囊空虚 1天入院 ;查体 :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包块 ,活动度差 ,质地硬 ,手术探查发现腹股沟区包块为睾丸 ,周围粘连较重 ,睾丸萎缩如杏核大小 ,精索不能充分松解 ,睾丸未能放回阴囊内。 17岁 13例 ,因创伤致左侧阴囊空虚 4个月 ;查体 :左侧腹股沟外环口处可触及一包块 ,手术探查发现睾丸位于外环处 ,瘢痕已软化 ,分离顺利 ,松解固定于阴囊内。 2 3岁 11例 ,因阴部被踢伤 2月入院 ;查体 :阴囊发育正…  相似文献   

5.
睾丸肿瘤是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 ,好发于青壮年。我院收治 1例巨大睾丸肿瘤病人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 ,男 ,34岁。因右睾丸肿大 4个月 ,右腹股沟包块伴腹痛 2月入院。查体 :T 37.8℃ ,P 10 0min-1,BP 16 /9kPa ,右阴囊区触及 2 3cm× 2 1cm大小的包块 ,质韧 ;表皮皮肤有 13cm× 10cm坏死区 ,无渗出 ;右腹股沟部触及10cm× 8cm大小的包块 ,质韧。腹部CT示右髂部腹膜后淋巴结可见 5cm× 5cm~ 13cm× 12cm大小包块 ,甲胎蛋白(AF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均 (- )。腹股沟包块活检病…  相似文献   

6.
内胚窦瘤4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胚窦瘤是起源于生殖细胞,向胚外组织演化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性腺,如卵巢、睾丸等部位,亦可见于性腺外如纵隔、脑等组织器官,多见于儿童。现将1980~1999年经病理科确诊的45例内胚窦瘤做一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14例,女31例。发生于卵巢者25例(左侧15例,右侧10例),年龄0.5~41.0岁,平均18.0岁,表现为迅速增大的下腹部包块,腹胀或腹痛,或大小便频繁。发生于睾丸者10例(左侧7例,右侧3例),年龄0.6~53.0岁,表现为睾丸局部增大、质硬、局部胀痛。发生于第三脑室及周围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11~15岁,表现为头痛、头晕,出现不明原因的嗜睡。发生于纵隔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19~32岁,病人均有胸骨后不适感,伴胸闷、憋气。发生于阴道者2例,年龄2,4岁;发生于宫颈者1例,6岁;发生于阴道及宫颈者均表现为阴道流血性液体,伴有恶臭。发生于骶尾部者1例,女,15岁,表现为腹胀,活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自1963~1977年我院共收治消化道重复畸形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在1岁以内出现症状者7例,1~2岁者1例,2~+~3岁者3例,最早为生后3天出现症状。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者5例,便血者2例,排便异常者3例,慢性腹痛者2例;因急性腹痛、呕吐、便  相似文献   

8.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2例,女8例,1岁以内2人,2岁1人,5~12岁4人,18岁以上3人。一、症状:主要是右上腹痛、黄疸、包块,其次是发烧。有腹痛者7例(7 0%),其中5例为首发症状。有黄疸者7例(70%),其中3例为首发症状。有包块者6例(60%)。有发烧者3例(30%)。腹痛、黄疸、包块均有者3例(30%)。腹痛、黄疸、包块,发烧均有者2例(20%)。二、腹部包块情况:包块均位于右上腹部。囊内液体最少者30毫升,最多者2,500毫升。  相似文献   

9.
病人 ,男 ,2 7岁。因左侧阴囊空虚 2 7年 ,左侧腹股沟区包块 2个月入院。查体 :左侧阴囊空虚 ,右侧睾丸约 5cm× 4cm× 3cm大小 ;左侧腹股沟中段扪及一包块 ,大小约 5cm× 3cm× 1cm ,边界不清 ,移动度差 ,无触痛 ;上段、下段未触及包块。考虑右睾丸增大为代偿所致 ,左腹股沟区包块为睾丸。以腹股沟管隐睾症行包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包块大小 5cm× 3cm× 1cm ,无包膜 ,切面灰红色 ,质地韧 ,其中见一条索状物 ,长约 5 2cm。镜下见包块由厚壁大血管构成 ,周边为薄壁静脉 ,部分为毛细血管瘤样结构 ,未见生精小管及间质细胞。条索状物为输精管…  相似文献   

10.
隐睾症的异位睾丸可位于肾脏下极至腹股沟管下端之间的任何部位 ,但绝大多数位于腹股沟管内。我们把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环以上的隐睾症称为高位隐睾症。本院自 1986年以来共收治高位隐睾症 2 1例 2 4侧 ,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年龄 3 5~ 2 8 0岁 ,平均 6 8岁。其中单侧 18例 (右侧 9例 ,左侧 9例 ) ,双侧 3例。所有患者的患侧阴囊内、腹股沟管区域均不能触及睾丸或包块。 2 1例术前均行B超探查 ,12例患者于盆腔或腹膜后探及异常椭圆形、低回声包块 ,检出率为 5 7 1%。睾丸位于内环附近 18侧 …  相似文献   

11.
<正> 异位睾丸是男性生殖系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临床上分成5型,即间质型、耻骨型、会阴型、股三角型及横跨型。我院子1979年以来诊治5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35岁,右腹股沟包块明显增大3月余。体检见右侧阴囊空虚,腹股沟区可触及拳头大肿块.术前诊断右侧隐睾伴恶变。术中探查睾丸位于右腹股沟皮下,约12×10×10cm。由皮下环翻转向上至皮下,施行睾丸切除术。病理报告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诊断右侧间质型异位睾丸伴恶变。出院后放射治疗。例2:11岁,自幼左侧阴囊空虚。体检左会阴部可触及比花生米稍大包块,活动度大。术中见睾丸位于会阻部皮下,约1.5×1.0×0.5cm。施行睾丸固定术。临床诊断左侧会阴型异位睾丸。例3:15岁,自幼左侧阴囊空虚。体检左腹股沟韧带内下方皮下可触及蚕豆大包块,活动度大。术中  相似文献   

12.
女性假两性畸形26例,染色体均为46,xx。未成年者其社会性别女性11例,男性7例;成年者女性6例,男性2例。因生后阴蒂大而将其中9例作为男孩抚养。经查明,1例为母孕期服大量雄激素所致。5例开腹探查发现内生殖器均为子宫及卵巢,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亦为阳性,6例查尿17—酮均高于正常值。这种病人尽管外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男性化,而性腺及内生殖器均为女性。此类患者一旦确诊,不需要再行腹探查,早治疗可使患儿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男性内假两性畸形临床少见,并睾丸横跨异位者未见报道,我科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右侧隐睾为初步诊断收治一例,报告如下。陈某、男,2岁。因左阴囊可复性包块并右阴囊空虚2年,于1985年10月入院,  相似文献   

14.
性别异常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性别异常发生的机制及染色体组型与表型性别的相关性 ,对 33例性别异常病人的染色体组型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46XY男性假两性畸形占 5 7 5 7% ,46XX女性假两性畸形为 18 18% ,真两性畸形的组型有12 12 % ,其他组型为 12 12 %。含Y染色体组型的病人 88 8%可以找到睾丸 ,但 73 6 8%的病人表现为女性社会性别。性染色体与社会性别的相符率为 42 82 %。还发现 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其性染色体正常 ,但常染色体分别为臂间倒位及 13和 14号染色体间的易位时 ,也可以导致性别异常。结论 :性染色体决定着性腺分化的方向 ,但成熟的性腺和正常的性别发育还需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多条染色体、多个基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138例两性畸形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两性畸形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138例两性畸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138例(年龄2~36岁,平均17岁)社会性别男性42例,女性96例.人院后经体格榆查,完善实验室、超声、放射及病理活检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138例中女性假两性畸形54例,男性假两性畸形66例,真两性畸形10例,纯性腺发育不全2例,无睾丸综合征2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4例.132例行手术治疗,76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后121例保留女性性别,11例保留男性性别.女性假两性畸形皆保留女性性别;男性假两性畸形59例保留女性性别,4例保留男性性别,3例未行手术治疗;真两性畸形中8例维持女性性别,2例保留男性性别.结论 正确及时的性别确定是治疗的关键.病因诊断对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虽然两性畸形按女性抚养较为适宜,但仍应综合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意愿.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31岁。因自幼阴囊内无睾丸入院。患者有婚史7年,性生活正常,未育。体检:第二性征正常,阴囊内空虚,未触及睾丸。腹股沟区、会阴部未触及包块。B超检查:于右腹股沟区探及2 .0cm×1.5cm卵圆形包块,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提示为隐睾。采用硬膜外麻醉,取下腹部弧形切口探查。左侧腹股沟管、髂窝、腹膜后未见异常包块,右侧腹股沟管中段、内环处分别见一卵圆形、乳白色睾丸,二者均有独立的输精管、血管,两睾丸分别为2 .0cm×2 .0cm×1.5cm、1.5cm×1.5cm×1.0cm。考虑为右侧重复隐睾,将萎缩明显一睾丸切除,另一个睾丸固定于…  相似文献   

17.
冯蕾  吴发伟  舒青  张素珍 《医学争鸣》2001,22(20):1861-1861
1 病例报告 患者社会性别女性 ,2岁 3个月 .其母在孩子小便时发现两侧腹股沟各有一包块 ,前来就诊 .外阴检查 :外阴女性型 ,大阴唇异常丰满、肥大 ,似成人 .阴蒂肥大似小阴茎 .尿道口位于阴蒂下方 ,有阴道口 .蹲下时腹股沟内可触及蚕豆大小包块 ,躺下时消失 .其母讲腹股沟内包块随年龄增长有长大迹象 .B超 :盆腔空虚 ,无子宫及巢 ,阴道盲闭 .细胞遗传学检查 :外周淋巴细胞培养 ,常规制片 ,G显带 ,染色体核型 46 ,XY.诊断为 :男性假两性畸形—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2 讨论 正常的性发育是许多基因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 ,人的性别决定可能…  相似文献   

18.
例1,社会性别男性,15岁。自幼以男性抚养。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特点:阴茎短小下屈,会阴部见尿道开口(实为尿生殖窦开口),大小阴唇可见,右腹股沟处触及皋丸,乳房未发育,无阴毛及胡须,喉结突出,四肢粗大。染色体型为46xy。手术见右侧腹股沟处为睾丸,约2.5cm×2cm大小,附睾分离,并见输精管,腹腔内左侧发现子宫及左侧卵巢,输卵管长约6cm,有伞部,子宫呈幼稚型,宫颈部以下呈索状。行全子宫及左附件切除术并行右睾丸松解。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呈增殖期改变,右睾丸为未成熟型。最终性别男性。 例2,社会性别女性,18岁。自幼以女性抚养。外生殖及第二性征特点:阴蒂肥大,尿道阴道共同开口于前庭,两侧大阴唇内均可触及睾丸,约2.5cm×2Cm大小,肛检未及前列腺及子宫,乳房发育,女性体态,无喉  相似文献   

19.
黄梅春 《广西医学》2004,26(7):1042-1042
1994年9月至2 0 0 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卵巢冠囊肿4 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发病年龄为18~6 7岁,平均37 8岁。其中2 0~4 9岁36例,占85 7%。已婚38例,占90 5 %。原发不孕3例,继发不孕3例,其中1例结婚11年未孕。不孕者占已婚人数的15 8%。1 2 临床表现 卵巢冠囊肿除肿物较大外,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常在复查或其它手术时发现。入院前发现包块者31例,占73 8% ,发现时间从10天到5年不等。伴腹部坠胀不适者2 3例,其中6例发生扭转。1例病人因中孕检查发现合并巨大卵巢囊肿,4例在子宫肌瘤或卵巢…  相似文献   

20.
睾丸扭转是青少年阴囊急症的主要原因 ,容易误诊 ,常导致睾丸坏死或不可逆性睾丸萎缩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关键。我院 1995 - 0 1~ 2 0 0 3- 0 1收治睾丸扭转 1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年龄 11~ 4 9岁 ,平均 2 0岁。其中 <18岁者 12例。左侧 11例 ,右侧 7例。病程 10h~ 17d ,14例 >2 4h。初诊确诊 10例 ;误诊为睾丸炎 4例 ,阑尾炎 1例 ,肠痉挛 1例 ,腹股沟嵌顿疝 2例。患者均有睾丸疼痛 ,伴发热、恶心、呕吐者 7例 ,伴同侧腹部、腰部不适或疼痛者 6例 ,伴大腿内侧明显放射性疼痛者 4例。 5例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