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口腔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口腔疾患和口腔健康状况的分布以及影响分布因素,以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制定并评价口腔疾病防治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策略和措施。开展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推动牙周病的病因研究,改进其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大意义。1流行病学指数记分法在牙周疾病中的地位人类在征服口腔中最主要疾病──龋病中取得的成就,其中就包含着口腔流行病学的贡献。牙周病研究比龋病复杂,它涉及到软硬两种组织,病变隐若,对牙周病不容易作客观量度,例如,牙周的病理学症状如软组织的颜色改变、肿胀、出血和牙槽骨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对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进行调研分析。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比例为口腔疾病的0.79%;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增高(P<0.05);在糖尿病患者患口腔疾病人群中最多的是农民143例(39.50%),其次是工人92例(25.41%)、无业城镇居民81例(22.38%)、机关干部46例(12.70%);在该人群中,患牙周病(牙周炎、牙龈炎)为61.87%,居口腔疾病之首。作者认为:国家应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投入,鼓励医疗下乡去社区,加强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变患者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60例牙周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家庭访视干预,定期上门跟踪服务,指导口腔保健,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形式的口腔保健行为指导。采用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调查和血糖水平(空腹和餐后2 h测定)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状况和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状况和血糖水平测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访视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技能水平,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变的发生,稳定血糖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越  冯丹  靳赢  林晓萍 《口腔医学》2016,(3):248-252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风湿免疫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为风湿免疫患者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309例患者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填写调查问卷,检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口腔健康者不足4%,牙周炎患病率为91.9%,患龋率为67.2%。口腔卫生与性别、年龄、学历、口腔护理情况及吸烟显著相关;牙周病的发生与年龄、口腔护理、吸烟相关;患龋率高低与性别、年龄、吸烟相关。风湿免疫疾病中,牙周炎发病率最高的是骨关节炎、皮肌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患龋率最高。结论口腔健康水平可能与风湿免疫疾病相关,应从多角度分析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口腔健康不良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 76 9例老年知识分子口腔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患龋人数 416人 (5 0 .7% ) ,龋均 3.0 5颗 ;缺牙患者 5 74人 (74% ) ,其中全口缺失者 47人 (6 .1% ) ,缺牙患者中已修复者 30 0人 (约占缺牙人数的5 0 % ) ,47名全口缺牙者中 38人已作全口义齿修复 ;72 2名有牙受检中牙周病患者 5 10人 (70 .6 % ) ;72 2名受检者中有 40 8人患有口腔粘膜病 (5 6 .5 % )。本调查提示在老年知识分子口腔健康不令人乐观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牙周健康状况,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牙周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与预防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1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其牙周健康状况,并根据牙周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牙周病组(A组,368例)和中、重度牙周病组(B组,56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牙周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11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牙周健康者208例(18.20%)、轻度牙周病患者368例(32.20%),中度牙周病患者392例(34.30%),重度牙周病患者175例(15.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体重、吸烟、口腔定期护理、每日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长、是否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间、透析频率以及白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透析时间、透析频率以及合并糖尿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牙周病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对于透析时间较长、透析频率频繁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密切注意,对患者的牙周卫生给予合理指导,避免其牙周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7.
8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林琳  刘建伟 《口腔医学》2009,29(7):385-386
目的了解分析卫辉市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状况。方法对近5年来卫辉市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的8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龋率为19.12%,牙周病患病率为72.79%,牙列缺损率为66.42%,牙列缺失率为17.52%,戴义齿率为58.93%,不良修复率为20.94%,义齿性口炎患病率为62.81%。结论该人群口腔健康水平较低,我们应该加强口腔卫生服务及口腔健康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从2020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其中包括慢性牙周炎40例,侵袭性牙周病40例,糖尿病相关牙周病4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条件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上述各组人员的口腔标本,严格遵循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提取,同时以NanoDrop 1000 Spectrophotometer型核酸定量仪,采用A260与A260:A280检测DNA浓度以及质量.通过Miseq测序平台完成PCR扩增、回收、定量、Miseq文库构建以及测序等操作,最后完成16SrRNA高通量测序数据优化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相比,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Microbacterium-chocolat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其他种类微生物相对丰度下降;糖尿病相关牙周病患者的Rothia-dentocariosa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他牙周病组;慢性牙周病患者和对照组相比,Selenomonas-noxia相对丰度较低.糖尿病相关牙周病患者的Paracoccus、Flavobacterium、Microbacteri-um、Agrobacterium、Azospirllum相较于其他牙周病组以及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能成为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全面认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期间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急诊患者特点,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疾病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急诊的处置对策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20年2月22日~2020年3月2日于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口腔急诊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国籍、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口腔专科疾病诊断结果等临床信息。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91例,其中男105例,女86例,性别比为1.22∶1,平均年龄(41.26±16.84)岁,65岁以上患者占12.04%。191例患者中非COVID-19发热患者1例;确诊COVID-19经治疗痊愈后患者2例,其中1例为外籍患者;近期与确诊或疑似COVID-19患者接触者3例。本研究中以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为主要诊断的病例占急诊就诊病例首位(48.17%),其次为牙周病(13.61%)和智齿冠周炎(13.09%)。结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期间口腔急诊情况复杂,应关注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加强患者的体温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外籍患者。口腔医务工作者应具备坚实的口腔全科专业知识,并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12~74岁自然人群牙周健康状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12~74岁自然人群牙周健康流行状况,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江苏省12岁、35~44岁和65~74岁3个年龄组的城乡居民2373人,其中城市1186人,农村1187人。结果①城乡居民牙周健康的检出率和区段数仅为8.05%和1.62;牙龈出血检出率和区段数为61.27%和1.50;牙结石检出率和区段数为84.45%和3.64;浅牙周袋检出率和区段数为32.07%和0.56;深牙周袋检出率和区段数为7.46%和0.10。②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比城市居民差。③中老年组牙周袋检出率和区段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④3个年龄组相应指标的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均高于全国第2次口腔流行病调查的结果。结论牙周病是江苏省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牙结石是居民口腔卫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应加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使牙周病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了解江苏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和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城乡5岁儿童共792人,并随机抽取其中1/2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9.15%和3.49,均低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龋齿充填率为2.24%。睡前吃甜食、父母文化程度、最近一次看牙间隔时间和由母亲照顾儿童日常生活与儿童患龋相关。结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高龋病的治疗率。  相似文献   

12.
龋病、牙周病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5岁年龄段的学生恒牙已萌出到口腔环境9年,对龋病、牙周病及其它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的评价较12岁年龄的学生更具意义。为了探索该年龄段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预测发展趋势与该人群特点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我院于2003年3月组织了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对城区4768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性疾病,是口腔的常见疾病之一。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者不足10%。大量的研究表明牙周病不仅累及牙周组织,还危害人们的全身健康,是某些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1])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727例老年人口腔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727例部队老干部口腔状况进行调查,为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史询问及口腔检查方式进行口腔健康调查.结果:727名受检者中患龋率63.96%,牙周病发病率89.13%,楔状缺损发病率63.55%,口腔黏膜病发病率21.05%.结论:对老年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心、脑血管病口腔健康情况,探讨口腔疾病与心、脑血管病间的关系.方法对117例心、脑血管住院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结果大多数中老年患者口腔内牙石、龋齿、残根、失牙较多,患有牙周炎与牙龈炎约占2/3.结论牙周病和龋病可能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要提高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龋病流行病学调查之前,必须对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训练,以便达到检查者之间在临床诊断上的一致性。为此,必须按WHO编写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的规定,进行校准试验,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这样,所调查的资料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笔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指导中小学生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时,作了培训,并进行了校准试验。由三  相似文献   

17.
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而牙周病作为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有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经临床完善的牙周治疗后,糖尿病的症状可得到适当控制和改善,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糖尿病用药量减少.本文就牙周病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二者的相关性、可能的损害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牙周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共20例,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s-CRP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和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s-CRP与Homa-IR、HbA1C呈正相关.结论:牙周病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这种炎性因子可能加重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口腔医学》2013,(8):546-547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现状及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并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双榆树社区182名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行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口腔健康行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并进行口腔健康情况检查龋病、牙周病及牙齿缺损的发病情况。结果龋病、牙周病、牙齿缺损是该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多发病。口腔健康行为良好组发病率分别为42.10%、48.24%及67.54%,而口腔健康行为不良组发病率分别为60.29%、76.47%及85.29%。口腔健康行为良好组龋病、牙周病及牙齿缺损发病率比口腔健康行为不良组低,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力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的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可有效控制口腔多发疾病的高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心病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与口腔特定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心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病房的住院儿童父母80人,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先心病儿童父母口腔高发疾病主要为:牙周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磨牙症,发病率均大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结果;②30岁以上的先心病儿童父母心理压力处于四级和五级水平的比例高于一级和二级水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统计学分析,牙周病与心理压力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先心病儿童父母应注重口腔疾病和心理压力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