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斑秃与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100例斑秃患儿,首次就诊时进行血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检测;选取健康体检儿童88例作对照组。结果:①病例组血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钙、铁、铜、镁、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依据临床正常值范围判断,病例组分别有50例(50.0%)锌缺乏,20例(20.0%)钙缺乏和6例(6.0%)铁缺乏,21例(21.0%)血铅超过临床正常值上限;对照组分别有13例(14.8%)锌缺乏,8例(9.1%)钙缺乏和7例(8.0%)铁缺乏,6例(6.8%)血铅超过临床正常值上限,两组比较缺锌率、缺钙率和铅过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血清IgG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斑秃发病可能与血锌、钙水平降低,血铅水平增高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玫瑰糠疹发病与人类疱疹病毒-7(HHV-7)的关系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玫瑰糠疹发病与HHV-7的关系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玫瑰糠疹患者HHV-7阳性率(88.8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2.78%,X^2=9.68,P〈0.01);玫瑰糠疹患者CD3^+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5.09,P〈0.01),CD4^+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t=2.07,P〈0.05),CD8^+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4.76,P〈0.01),CD4^+/CD8^+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1.12:1.30,t=4.31,P〈0.01);HHV-7感染者CD4^+/CD8^+值明显低于HHV-7非感染者(Z=4.9525,P〈0.001)。结论:玫瑰糠疹的发病可能与HHV-7感染后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介素-18(IL-18)、嗜酸性粒细胞(EOS)在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变化规律。方法:将3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实验组,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治疗前后、正常对照组IL-18、EOS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前IL—1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8,P〈0.05);治疗后IL—1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4,P〉0.05)。实验组治疗前EOS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5,P〈0.05);实验组治疗后EO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05)。结论:IL-18、EOS参与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治疗后在血清中的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毛发疾病     
20140186儿童斑秃与血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谢雪冰(崇州市医院),杨凤琼,邓骥…//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4).-340~341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192例斑秃患儿及200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的血钙、锌、铁、铜、镁、铅和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斑秃患儿血清中铁和锌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均〈0.05),但血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铜、镁、钙和镉水平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为儿童斑秃发病可能与血清中锌和铁水平降低及血铅水平增高有关。表1参8(汤亚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血清和CD4+CD25+T分泌细胞因子IL-10表达,分析其与病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特应性皮炎患儿按SCORAD指数分3组,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20例。抽取4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31例健康对照儿外周血,用免疫磁珠分离获得CD4+CD25+T细胞,用ELISA法分别检测患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及CD4+CD25+T细胞培养液IL-10水平,并分析IL-10水平与SCORA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重度AD各组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43.10 ± 25.07)、(68.40 ± 36.65)、(55.55 ± 41.97) pg/ml,与健康对照组(58.27 ± 36.84) p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患儿SCORAD评分无相关性。轻、中、重度AD组CD4+CD25+T细胞分泌IL-10含量分别为(52.96 ± 11.69)、(49.86 ± 9.18)、(27.25 ± 7.01) pg/ml,重度AD组低于健康对照组(55.15 ± 11.15) pg/ml (P < 0.05);轻、中度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D4+CD25+T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7,P < 0.01)。结论 CD4+CD25+T细胞及相关因子IL-10可能参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法检测66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MIF和TNF-α的表达。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F水平分别为(9.56±1.65)μg/L和(5.18+0.81)μg/L,TNF-α水平分别为(2.38±0.37)μg/L和(1.78±0.21)μg/L,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MIF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5)。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组血清MIF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结论MIF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MIF与寻常型白癜风的活动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波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尖锐湿疣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微波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同时两组均应用白介素Ⅱ针剂辅助治疗;通过DLQI评分研究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DLQI各项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DLQI各项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DLQI各项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微波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白癜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了解其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检测患者外周血中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结果:SCL-90测评显示白癜风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和敌对性项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HAMA测评显示:白癜风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后,5-HT和NE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可能存在多方面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对其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100例正常人紫外线最小红斑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UV1000型日光紫外模拟仪为光源,测定上海地区100例正常人UVA-MED和UVB-MED正常值。不同性别和皮肤类型的受试者男性UVA-MED值明显高于女性(P〈0.01);UVB-MED值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型皮肤受试者UVA和UVB的MED值均大于Ⅲ型皮肤受试者。男性各年龄组UVA-ME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UVB-MED30~49岁组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UVA-MED10~29岁组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就日光暴露程度和MED值关系而言,各组间UVA和UVB的ME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瘦素在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5例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重症和中、轻症患者瘦素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重症与中、轻症患者相比较,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5和P〈0.01);男及女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瘦素水平较其各自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瘦素水平升高,可能在这两种大疱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卵泡方联合克罗米芬(clomiphenecitrate,cc)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C)80例,观察组(促卵泡方+CC)80例,治疗3个月后用阴超监测排卵及子宫内膜厚度和受孕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优势卵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3个月后排卵率及妊娠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卵泡方联合CC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优干单纯用CC.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克罗米芬联合β-胡萝卜素对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高位结扎术后精子质量和性激素变化的疗效。方法:将经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75例患者,治疗组采用术后口服克罗米芬联合β-胡萝卜素的治法,对照组采用术后口服克罗米芬的治法。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质量、性激素进行比较,患者精子质量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在治疗前后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睾酮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β-胡萝卜素对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高位结扎术后的精子质量和性激素水平改善明显,提高了手术效果,增加了受孕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花都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sy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SLE患者56例,分别检测血清Ca、P、ALP、iPTH和25(OH)D3水平,与同期皮肤科门诊非SLE患者55例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血清Ca、P、ALP和iPTH水平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下降(t=3.65,P<0.01),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及缺乏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多(χ2=13.12,P<0.01);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在阳光较强季节组和阳光较弱季节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花都地区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降低,临床上应监测及适当补充维生素D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行前列腺汽化术老年患者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行前列腺汽化术的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并在麻醉前及术后4h、8h、24h、48h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4h、8h以及24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h和8h,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4h和48h,两组患者MMSE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和8h,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前列腺汽化术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周容  温炬  马静 《中国性科学》2013,22(3):48-51
目的:分析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评价护理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于我科就诊的219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0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心理改变情况,治愈率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的恐惧、焦虑、多疑和忧郁情绪,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存在的问题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各种心理状况的人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愈率达97.3%,较对照组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P〈0.05),也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满意度达9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5)j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仅有4例复发,而对照组患者中25例患者病情反复,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30.9,P〈0.05)。结论:对于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应尽可能了解其心理情况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达到更高的治愈率和依从性,且可收到较高满意度.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妇产科分娩的2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顺产组(75例)、会阴侧切组(109例)和剖宫产组(114例).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对所有产妇进行产后性功能情况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三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和6个月的性功能评分中,其顺产组、剖宫组的总分分别与会阴侧切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产组与剖宫组相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9个月后各组评分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在3个月内性功能恢复情况以顺产组和剖宫组相对较好,侧切组影响较大,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大多在3~6个月期间均能恢复性功能,并在6个月后则能完全恢复,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产妇产后,顺产组产妇的性频率均高于侧切组和剖宫组,而侧切组产妇产后的性频率最低,与顺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分娩方式相比,顺产有助于初产妇产后性功能水平较早恢复,其次为剖宫分娩,而阴道侧切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建议临床多鼓励适应产妇选择顺产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7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联合中药熏洗外阴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2%小苏打水冲洗外阴道后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2.9%,而复发率为3.03%,明显少于对照组25.9%(P〈0.05),两组治疗前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及外阴红肿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及外阴红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阴瘙瘁及白带增多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临床症状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发生的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继发性不孕症妇女(观察组)以及100例同期行妇科检查的健康妇女(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不孕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流产史、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病变、支原体感染、排卵障碍、盆腔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以及人型支原体(MH)同时感染者不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1种或2种支原体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阳性组患者流产史、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病变、盆腔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支原体感染种类的增加,患者流产史、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病变、盆腔粘连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引起继发性不孕症的因素众多,其中支原体感染是引起继发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加强对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以降低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贺占举  金杰  张凯 《中国性科学》2009,18(2):6-8,1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本文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比较120例伴有血脂异常的ED和120位正常勃起功能男性的空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病人组与对照组之间的TC、LDL和HDL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P〈0.05,P〈0.05),而TG则无显著差异(P〉0.05)。高胆固醇血症的OR值为1.58,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OR值为1.78。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血清高TC、高LDL和低HDL与ED密切相关,血脂异常是血管型ED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银屑病方,每日一剂,水煎服;对照组51例给予阿维A胶囊,每次10mg,每日三次,口服。两组均1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瘙痒程度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S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200/s)、全血中切粘度(30/s)、全血低切粘度(1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高切粘度(200/s)、全血中切粘度(3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低切粘度(1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r6低血液粘稠度可能是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