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病人对护理工作需求的趋势。护理工作要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防治结合的综合服务过渡。这就要求护士要把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护知识与自护技能,指导其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做为重要职责。因此,我院外科在整体护理当中,要求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术前、术后指导做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紧张情绪,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的康复,缩短住院周期,减轻病人的负担。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喉癌术后病人自我护理方法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提高喉癌术后病人自我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6例喉癌术后的病人资料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情况,因人而异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让病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工作,通过形象教育、口头讲解、示范教育等方式。结果本组46例病人5d后掌握了气管套管的护理、出院时完全掌握了自我护理技巧;无1例因自我护理不当而引起并发症;出院时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结论对喉癌术后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了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梁启玲 《护理学报》2006,13(9):92-9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必然从单纯的疾病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开展手术病人访视工作,同时也填补了手术阶段缺乏系统化管理的不足。做好手术病人术前访问及术后随访工作,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从手术室环境、工作流程、围手术期护理、病人的保暖、安全护理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结果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病人对访视满意率达100%;自开展人性化服务5年来未因手术体位不当发生术后并发症和病人坠床事件;无交叉感染发生;无其他护理差错发生;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达100%。结论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4例心脏移植病人术后康复期的护理,心脏移植病人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ICU监护后转入普通心外科病房,我们认为护理人员不能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应从心理护理、病情监护、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自我监护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加快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4例心脏移植病人术后康复期的护理,心脏移植病人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ICU监护后转入普通心外科病房,我们认为护理人员不能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应从心理护理、病情监护、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自我监护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加快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手术室将整体化、人性化的观念融入了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访问、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我科从2007年开始,又将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术后随访体现在一张护理记录单上,由一组护士负责到底,使每一位手术病人都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通过近一年的护理实践,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规范化文字访视内容,并制定了手术室访视制度,加上不定期抽查,促使访视人员都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位择期手术病人的访视工作,真正起到整体护理的作用.现将实施过程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肖雪春 《全科护理》2013,11(2):145-146
对16例直肠癌病人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准备、饮食指导、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从病情观察、各管道、饮食、体位、功能锻炼、疼痛、造口等方面给予护理与指导,结果16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进腹,术中、术后未发生一例因护理操作不当所致的并发症,病人术后恢复满意,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PTCA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观察、护理和总结。结果PTCA术后病人415例,出现6例PTCA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PTCA术后病人因抗凝等药物的治疗,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如果预防在先,就会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0.
护理访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手术室将整体化、人性化的观念融入了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访问、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我科从2007年开始,又将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术后随访体现在一张护理记录单上,由一组护士负责到底,使每一位手术病人都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通过近一年的护理实践,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规范化文字访视内容,并制定了手术室访视制度,加上不定期抽查,促使访视人员都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位择期手术病人的访视工作,真正起到整体护理的作用.现将实施过程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护理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改变,给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对患者进行躯体的护理,而且要从心理、社会等方面实施全面的即整个身心的护理,从而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1989年以来,我们对88例椎管减压术患者进行了责任制护理,发现术后并发症比以往单纯行躯体护理的患者有所减少,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疾病的恢复,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之利弊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徐冬梅李敏  臧宏科 《现代护理》2005,11(13):1031-1032
目的 对因胃肠外科疾病住院的老年病人进行手术前、中、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探讨其对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疾病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和费用等的影响。方法 采取术前访问、术中照顾和术后随访,对80例病人实施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体护理,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术前有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结论 对老年外科病人进行术前访问、术中照顾和术后随访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有利于护士素质的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和病人的花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因胃肠外科疾病住院的老年病人进行手术前、中、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探讨其对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疾病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和费用等的影响.方法采取术前访问、术中照顾和术后随访,对80例病人实施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体护理,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术前有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结论对老年外科病人进行术前访问、术中照顾和术后随访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有利于护士素质的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和病人的花费.  相似文献   

14.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患关系、医护关系在新的模式下被赋予新的涵义。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注重器官的切除转向关注病人身心的需求;从单纯的传递器械的配合转向围手术期护理。因此.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成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病人术中的护理需求:密切医护关系,提高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重视术中与医生配合的细节,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使病人获得最大的满意。  相似文献   

15.
赵春林 《家庭护士》2009,7(12):1101-11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对病人的心理社会评估和临床研究也受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而是要求对手术病人实施满足其生理、心理需要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护理,充分体现临床科室普遍实施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护理.近两年我院手术室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鄢小莲  朱晓琴 《家庭护士》2009,7(14):1237-123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治盲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129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对两组接诊病人时间、术中病人配合程度、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接诊病人时间、术中病人配合程度、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避免了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了其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接诊时间,提高了病人在术中配合程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疼痛是因现有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使人产生的不快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继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第5生命体征。骨科术后疼痛直接影响病人术后的康复进度和生活质量,所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骨科对手术病人术后疼痛进行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收治的1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通过严密观察实施IABP过程中病人病情的变化,紧急处理随时发现的恶性心律失常,注重对IABP术后病人潜在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本组15例病人中,除1例病人因室颤致心脏骤停而死亡以外,其余14例病人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后病情平稳而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手术期的护理。我院于1998年5月在手术室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病人实施了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全面了解病人生理、心理需要,消除不安与恐惧,帮助其维持最佳身心状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受到病人一致好评,现将实施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全科护理》2009,7(24):2191-2192
肾移植术后因多种原因需常规留置导尿管5d~7d,而此期间导尿管的护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现结合我院肾移植情况从导尿管的置管、留管及拔管等多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肾移植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对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