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丹梅 《河北医学》2002,8(9):835-836
感觉统合失调 (sensoryintegrativedysfunction ,即SI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组合 ,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有效运作。Ayres的研究发现 ,在学习困难儿童中 ,5 0 %的有SID ,在一般儿童中为 14 %[1] 。我国 4~ 16岁儿童中 ,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2 .97%,国外报道为 10~30 %。有行为问题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伴有SID ,明显高于无行为问题学习成绩中等和优秀者的儿童。台湾郑信雄的研究报道 :在正常学童中的SID为 15 .9%[2 ] 。南京某医院在对南京市 2 4 86名 6…  相似文献   

2.
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Ayres把感觉统合失调归类为身体运动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听觉语言障碍及触觉防御障碍等 ,并指出在学习困难儿童中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 [1]。有资料表明 :在学习困难儿童中 50 %有前庭功能协调不良 ,而在一般儿童中仅占 1 4% [2 ] 。据任桂英等 [3 ] 报道 :在正常儿童中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 35.9% ,并指出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其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气氛、父母期待、家庭类型等因素有关。本研究试图探讨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 ,选择武…  相似文献   

3.
芜湖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地区儿童进行测查。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到有效问卷2 928例,感觉统合能力正常为1 437例(49.1%),轻度失调914例(31.2%),重度失调577例(19.7%)。在性别、居住区域及家庭养育环境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芜湖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高,男孩失调率明显高于女孩,县镇儿童的失调率高于市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1972年美国的珍·爱尔丝博士首先提出在儿童中所发生的“感觉统合失调”这一心理障碍方面的疾病。为了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 ,参考有关资料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加以介绍。1 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 ,综合处理 ,做出正确决策 ,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 ,使人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习及各种活动等。如 :手眼配合完成写字、绘画 ;眼耳配合完成看书、听讲。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协调不良 ,都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 ,称为感觉统合失调。2 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失调…  相似文献   

5.
吴振霞  秦瑞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3047-3047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对各种受刺激信息在大脑中枢中不能进行和谐有效的组合,造成整个身体不能协调运作而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儿童行为和人格发展障碍的根本性因素。任桂英、王玉风等人研究发现: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0.3%,其中男孩占14.6%,明显高于女孩的6.4%,各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我院自2000年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以来,共收治感觉统合失调儿童485例,通过对失调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和心理护理,深刻体会到正确的心理护理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干预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本市的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及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北京感觉统合失调评定表,对6~10岁1 008名在校儿童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所获数据经χ2检验.结果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35.52%,其中轻度23.4%,重度12.1%,男童发生率为43.08%,女童发生率为27.89%,男高于女(P<0.05).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儿童自身智力、学习成绩、出生时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有关部门要迅速组建机构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本市区小学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与不良行为及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感觉统合诊断量表和自制儿童生长发育 调查表对1775名学龄儿童进行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结果感觉统合轻 度失调23.4%、重度失调13.5%,男童失调发生率(42.86%)明显高于女童(31.36%)P <0.01,前庭功能失衡发生率最高(21.30%);统合失调组儿童不良行为发生率高达64.38% 明显高于统合正常组(31.11 %)P<0.01, 失调组不良行为各因子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统合正常组P<0.01;学习能力不足儿童与父母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有关P<0.01. 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易成为成人心理障碍的潜在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调查靖江市城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分析家庭环境因素对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自行设计的生长发育及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对市区2所小学593名儿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593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1.5%(187/593),其中轻度失调率为22.6%(134/593),重度失调率为8.9%(53/593),男童和女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35.4%(102/288)和27.9%(85/305),男童高于女童(χ2=3.909,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出生史、喂养史、1周岁前好动情况、父母文化程度、亲戚家小孩好动、父母幼时好动情况、伙伴关系、学习成绩、完成作业情况、家庭气氛。结论:感觉统合失调是多种因素包括行为、学校、家庭环境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必要提高家长、老师对该病的认识,及早进行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珍·爱尔丝(A·Jean Ayres)博士在1972年提出的用以矫治儿童学习障碍行为的一种理论.感觉统合训练就是通过输入触觉、前庭平衡、本体感觉、视觉等各种感觉刺激,使儿童能够重新组织协调统和这些感觉,促进脑神经生理功能的发展,以及对外界环境进行适应性反应的能力[1].感觉统合失调为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的运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调查和分析靖江市城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和自行设计的生长发育及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抽样调查靖江市城区2所小学593名儿童.结果:593名儿童总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1.5%,其中轻度失调率为22.6%,重度失调为8.9%,男童和女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35.4%和27.9%,男童高于女童(χ2=3.909,P<0.05).总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7.8%,有行为问题儿童组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无行为问题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非纯母乳喂养、周岁前活动多、不合群的伙伴关系、亲戚家小孩有多动情况、学习成绩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是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感觉统合失调是多种因素包括行为、学校、家庭和环境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必要提高家长、老师的认识,及早进行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学习障碍(PRS)筛查量表,分别对755名学龄儿童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3.25%;感觉统合正常与失调儿童的学习障碍有统计学差异(P<0.005);其中在LD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占63.51%;感觉统合失调与母孕期的情绪、是否足月顺产、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孩子1岁内有无高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及期待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环境因素、学习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日前,有人对南京市2 486名6~11岁的学龄儿童通过规范、系统的测试,结果有34.95%的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 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 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以运动游戏的形式,对54名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训练。结果: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前庭失调、触觉防御、本体感不良、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各因子分值在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显著改善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孩子看着聪明 ,为什么却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差 ?孩子看着懂事 ,为什么却脾气急躁 ,爱哭闹 ?孩子看着可爱 ,为什么却胆小害羞 ,缺乏自信 ?孩子看着伶俐 ,为什么却动作不协调 ,笨手笨脚 ?家长、老师极尽教育办法 ,却收效甚微 ,一般儿科检查也大多正常。研究发现 ,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 ,经大脑整合作用 ,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 ,并作出反应。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无法协调反应时 ,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是“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1 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表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与儿童的感觉综合训练效果的相关性,为有效校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提供依据.方法 对30名学龄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训练前后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采用3日记账法记录儿童连续3天的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 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个项目均有改善,触觉过分防御均值已达到正常水平,其中感觉统合能力显著改善者15人(占50%),改善者12人(占40%),无变化者3人(占10%).感觉统合能力改善者营养素摄入较无变化者更合理.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镁、锌是感觉统合能力改善的保护因素.结论 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影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应在训练过程中增加膳食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分娩方式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市区小学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探讨分娩方式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方法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249名儿童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测试两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并比较两组的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结果顺产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病率为26.0%,剖宫产组为43.0%。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儿童在感觉统合失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密切相关,应降低剖宫产率,以促进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闫迪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92-3693
感觉统合理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斯博士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所创建,其指出感觉统合是外界刺激通过人体感觉器官与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然后指挥身体器官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统合的过程。感觉统合失调就是指有效统合过程不能正常运转。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大脑不能对所接收到的刺激进行有效的加工,使得身体难以进行协调运作;同时,其也是形成幼儿人格发展障碍的根源问题。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作为一种多发病症,既对幼儿家长造成了巨大困扰,也给幼儿的未来成长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与注意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学习困难儿童的感觉统合与注意力情况。方法 对162例学习困难儿童和35例正常儿童进行感觉统合量表和注意力测试,并测评瑞文智商。结果 (1)儿童学习困难与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有关,而与智商水平无关(除外智力低下者)。(2)感觉统合与和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感觉统合失调并伴有注意力异常易使患儿不能自控而影响学习成绩,对待学习困难儿童可以从改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纠正注意力缺陷着手。  相似文献   

19.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研究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学习障碍(PRS)筛查量表,分别对755名学龄儿童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3.25%;感觉统合正常与失调儿童的学习障碍有统计学差异(P<0.005);其中在LD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占63.51%;感觉统合失调与母孕期的情绪、是否足月顺产、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孩子1岁内有无高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及期待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环境因素、学习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感觉统合失调为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儿童表现为多动、学习困难等症。近期 ,我院引进感觉统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统合失调 ,现将一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9岁 ,好动 ,不能安静看书 ,学习困难 ,于 1999年9月来我院就诊。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定并经《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测查系统》统计 ,结果 :前庭失衡45 .6 3分 ,触觉防御 49.90分 ,本体感受 43.32分 ,学习能力37.5 0分。参照各项标准分小于 40为异常的诊断标准 ,诊断为感觉统合轻度失调。即制定了每周至少 3~ 4次 ,2 0次为一疗程的治疗计划。训练内容包括 :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