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铅做为一种防爆剂加入汽油中,因此,铅对于环境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研究了汽车尾气中所含的铅对人体的危害。这些研究发现,生活在公路、高速公路或繁华地区附近的人群,平均血铅浓度明显高于远离这些区域的对照组。交通警察接触汽车尾气较多,许多国家的材料都证实了交通警察血铅浓度较高。本文报告,近十年来德黑兰市汽车增加,400万人口城市,汽车超过100万辆,每年消耗汽油10亿升,其中含铅320吨。作者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该市228名交通警察的血铅水平并同该地区68名办公室工作的警察进行了比较。228名交通警察血铅浓度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某非铅污染地区人群中血铅与发铅总体平均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某非铅污染区域中9个自然村270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血铅和发铅水平.结果 非铅污染区域人群血铅、发铅水平中位数(M)分别为0.067 μmol/L、3.6μg/g,男性血铅水平高于女性(M分别为0.088、0.050 μmol/L,P<0.001),女性发铅水平高于男性(M分别为4.0、3.4 μg/g,P<0.05);人群血铅、发铅水平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5.5,7.8)、(3.3,4.1),男性的为(7.3,10.3)、(2.8,4.0),女性的为(2.4,6.0)、(3.4,4.7).血铅水平与发铅水平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043.结论 非铅污染环境下人群的血铅和发铅总体平均水平都较低,血铅水平与发铅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者与正常人群血铅浓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网络成瘾症者、正常人群的血标本,对比两组人群的血铅浓度差异。结果网络成瘾症者血铅浓度均值为67.95μg/L,正常对照人群血铅浓度均值为26.75μg/L,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者血铅浓度较正常人群高。  相似文献   

4.
无铅汽油汽车尾气的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上海市全面推广使用无铅汽油,至今已1年多。为了解使用无铅汽油后汽车尾气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人体血铅浓度的变化,我们对职业接触人群及非职业接触人群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健康问卷调查,部分人群的血铅水平、免疫水平和呼出气CO浓度的检测,在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综合评价接触人群的健康状况,对汽油无铅化的效果作综合评定。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1)职业接触人群:上海公交二汽公司公交车驾驶员和售票员、上海强生出租汽车公司司机、二汽公司汽车维修工等工作中接触汽车尾气,无粉尘及其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职业铅接触人群热应激蛋白70(HSP70)水平的变化与空气中铅浓度和血铅等因素的关系,探讨HSP70作为职业铅接触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以72名铅接触工人为暴露组,41名不接触铅等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职业接触、体检及健康调查;按照GB/T 16010-1995标准对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浓度进行监测;用ELISA方法检测暴露组工人血清中HSP70水平,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对HSP70水平及血铅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空气中铅浓度及铅接触量均对机体内HSP70水平及血铅水平有影响,血清中HSP70的水平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01,P<0.01).结论 血清中HSP的水平对职业铅接触的相关因素敏感,有可能作为职业铅接触人群的敏感性健康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铅作业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酶系中的CYP2D6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铅毒性引起的血铅、尿铅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广州市某蓄电池行业233名铅作业工人,按铅尘接触水平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2组,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职业性健康问卷调查;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现场空气铅尘及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水平;提取铅作业人群周围血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Ct值法检测铅作业工人的CYP2D6基因拷贝数,分析不同铅尘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CYP2D6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血铅、尿铅水平的关系.结果 铅作业工人CYP2D6基因拷贝数与血铅、尿铅水平有关,2组中拷贝数小于2的作业人员血铅浓度均高于拷贝数为2的人群(P<0.001),低浓度组拷贝数小于2的研究对象尿铅浓度比拷贝数为2的人群高(P=0.03),尚未发现年龄、性别、工龄、学历与血铅水平和尿铅水平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D6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铅毒性引起的血铅尿铅水平有关,拷贝数少于2的CYP2D6基因可能是铅中毒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IEUBK模型研究环境铅对婴儿血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B  Shao D  Xiang Z  Ye H  Ni W  Yang S  Wu C  Li P  Fu H 《卫生研究》2011,40(4):478-480
目的利用环境铅、出生前铅暴露数据和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模型),探讨环境铅对婴儿6月龄时血铅浓度的影响。方法利用2005-2007年的出生队列资料、出生前铅暴露数据和婴儿6月龄时血铅浓度值,以及婴儿居住环境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等介质中的铅检测数据,基于IEUBK模型计算环境铅引起的婴儿血铅增高水平。结果婴儿出生前就存在铅暴露,孕晚期母亲血铅浓度几何均数为(40.3±3.7)μg/L,6月龄婴儿的血铅浓度的几何均数为(54.7±6.7)μg/L,有17.3%的婴儿血铅浓度超过100μg/L。研究对象居住环境中多种介质均能检测到铅,土壤、大气和饮水中铅的几何均数浓度分别为45.57mg/kg、0.023μg/m3和3.25μg/L。根据IEUBK模型计算的由环境铅及出生前铅暴露引起的婴儿6月龄血铅浓度几何均数值为12.4μg/L,占其实际血铅浓度的22.7%。结论研究区域婴儿仍存在较高水平的血铅暴露,其居住环境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铅污染现象。除环境铅外,当地婴儿可能还存在其他的铅暴露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人群血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在我国9个长寿地区开展的“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最终将1684名血铅和认知功能数据完整的65岁及以上人群纳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认知功能评分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以检测血铅水平。根据血铅水平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Q1-Q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铅浓度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系,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检验血铅浓度与认知受损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联。结果168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3.1±11.1)岁,其中女性843名(50.1%);认知功能受损者191名(11.3%)。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老年人血铅浓度每升高10μg/L,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OR(95%CI)值为1.05(1.01~1.10);与血铅浓度Q1组老年人相比,血铅浓度较高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患病风险较高,Q2,Q3,Q4组的OR(95%CI)值分别为1.19(0.69~2.05)、1.45(0.84~2.51)和1.92(1.13~3.27)。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油漆职业人群血铅水平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20例油漆职业人群,将其中60例油漆一线工人作为研究组,60例行政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铅水平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结果:心电图改变排名前三位为窦律不齐、窦律过缓、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中研究组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2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回归分析显示,异常血铅水平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铅水平(OR=1.905,95%CI:1.171-3.864)。结论:血铅水平异常会导致心电图异常率增高,应重视对油漆职业人群血铅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职业铅暴露人群血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余姚市蓄电池工厂227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对个人职业史、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等进行调查,同时进行血铅和车间空气中铅浓度测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铅的关联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设29个检测点,仅5个点合格,合格率17.24%,工人平均血铅水平为(578.54±175.56)μg/L。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烟、户籍、文化程度和车间空气铅浓度等变量均可影响血铅浓度。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车间空气铅浓度和户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作场所铅浓度较高,工人血铅普遍较高,车间空气铅浓度和户籍是血铅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是环境中的重要神经毒物 ,能对婴幼儿和儿童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4年在关于铅与环境健康评估报告中称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与智商 (IQ)值显著相关—铅水平在 1.85~ 6 .6 8μmol/L时 ,IQ值降低 3~ 7。目前 ,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尤其是低浓度铅对儿童智力发育和神经行为的远期危害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婴幼儿血铅浓度对儿童健康影响及防治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 儿童血铅来源1.1 母亲孕期血铅浓度对婴幼儿血铅浓度的影响 刘建荣等[1、2 ] 研究报道孕期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改善,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如PM10、PM2. 5、SO2、NO2的浓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很高。为了解高浓度大气主要污染物对国内人群健康的影响,本文研究国内近年文献资料有关PM10、PM2. 5、SO2、NO2对人群健康暴露浓度效应,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大气主要污染物与人群死亡、住院等健康结局密切相关。有研究资料对大气主要污染物与人群健康的效应关系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尤其是出生缺陷关键期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本文总结了降低大气污染水平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应对措施、建议及其效果,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体内不同浓度的铅负荷对男性工人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
  方法  以某蓄电池厂工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血铅与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130名蓄电池厂男性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铅组(血铅> 300 μg/L)34人,中铅组(200 μg/L ≤血铅≤ 300 μg/L)51人,低铅组(血铅值< 200 μg/L)45人。与低铅组比较,中铅组人群的SOD水平升高(P < 0.05),其余各组之间的MDA、SOD、GSH-P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铅组人群TNF-α水平高于低铅组、中铅组(P < 0.05);其余各组之间的IgG、IgA、IgM、C3、C4、IL-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人群中从低铅组到高铅组,ZPP的水平逐渐升高(P < 0.05)。血铅浓度和外周血TNF-α(rs=0.213,P < 0.05)、ZPP(rs=0.513,P < 0.01)呈正相关,其余指标与血铅浓度之间无相关性(P > 0.05)。
  结论  随着血铅浓度的升高,铅可能对机体有一定的氧化损伤和免疫损伤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儿童血铅水平现状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房山区3 209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活环境和饮食行为习惯等信息,并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儿童血铅浓度,对出现铅中毒症状儿童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测定儿童血铅浓度。结果共对3 209名儿童进行了调查,血铅的平均值为40.99±12.91μg/L,出现铅中毒症状的儿童血铅浓度明显高于对照儿童,经过干预后,儿童血铅浓度从59.50±8.10μg/L降低到36.36±8.98μg/L。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儿童血铅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出现铅中毒症状的儿童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其血铅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及高铅血症、铅中毒的分布特点和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海南省琼海、儋州、三亚、海口4个城市2009—2018年121 426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铅暴露横断面研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浓度,几何平均值(GM)和百分位数描述不同性别、年龄、检测年份的血铅水平。结果 6岁儿童(38.41μg/L)和≥61岁老年人组(38.13μg/L)的GM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的GM(38.14μg/L)高于女性(35.73μg/L)(P 0.001)。6岁儿童高铅血患病率(37.3%,95%CI=36.8~37.9)和≥61岁老年人组高血铅患病率(34.9%;95%CI=33.8%,36.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01),男性高铅血症患病率(35.18%)高于女性(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009—2018年海南省健康人的血铅浓度无明显下降趋势,但血铅百分位P95统计发现,高铅值有下降趋势。结论海南省6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男性的高血铅症患病率较高,健康人群低水平铅暴露风险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王军明  蒋莹  姜枫 《现代预防医学》2023,(11):1975-1979
目的 对某铅锌冶炼厂职业接铅人员血铅水平进行生物监测,分析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预防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以该厂182名职业性铅暴露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和工作中接触铅的情况;采集肘静脉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浓度。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不同因素与血铅水平之间的关系并确定造成血铅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的血铅浓度中位数为326.9(237.6,471.0)μg/L,其中男性血铅浓度高于女性(Z=-5.300,P<0.05)。各工龄组间血铅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2.126,P<0.05),工龄≥15年组血铅浓度高于其他工龄组,各车间及各工作岗位之间血铅浓度差异亦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H=41.386,P<0.05;H=69.773,P<0.05),铅锌冶炼车间工人血铅水平高于电解锌车间和稀贵金属车间,其中烧结岗位、熔炼前床岗位工人血铅浓度高于其他岗位。中位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工龄、男性、烧结岗位和熔炼前床岗位是接铅人员血铅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绍兴市正常人群的血铅水平作了研究,在严格的质控条件下选取101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正常人群的血铅呈对数正态分布,其几何平均值为0.40μmol/L,与上海市中学教师水平(0.40μmol/L)相似,高于全国中学教师血铅水平(0.32μ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职业性慢性铅接触对人体心脏传导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322名职业性铅接触人群的血铅水平的检测,根据血铅浓度分相对高血铅组(101例)和相对低血铅组(221例).比较2组人群体表心电图的PR问期和QRS时限值.结果 与相对低血铅组比较,血铅相对增高者的PR间期和QRs时限值均明显增大(均P<0.05).结论 职业性慢性铅接触可延缓房室问及心室内的传导,对心脏的传导功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常岐 《健康必读》2008,7(5):72-73
目的了解我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用玻碳电极法检测1128例儿童血铅含量。结果1128例儿童中,血铅浓度≥100ug/L有167例,占总人数的14.81%;血铅浓度≥200ug/L的有22例,占总人数的1.95%;血铅浓度〈100ug/L有961例,占总人数85.19%;高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高于低年龄段儿童,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对我市儿童血铅水平的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对环境的影响是日趋严重的,轻度铅中毒是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太和县某地区环境铅污染水平及儿童血铅水平,探讨儿童血铅水平与环境铅污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中空气、地表和地下水、土壤、农作物与儿童静脉血铅含量.采用加权法对环境铅污染进行评价.结果 该地区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小麦铅含量均超标,几童血铅含量普遍超标,浓度范围为98.3~441μg/L;结论该地区存在环境铅污染,可能是导致当地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