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信心团体治疗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与自尊水平的效果。方法将7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自信心团体治疗(每周2次,每次3小时,持续5周,共10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两组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尊量表(SES)评定,了解患者焦虑症状和自尊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入组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尊量表(SES)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71,0.89;P〉0.05),干预前后SA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4.38,P〈0.01),干预前后SE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3.99,P〈0.01)。结论自信心团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焦虑症患者的自尊水平,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特征及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对94例LA患者(其中轻度LA31例,中度LA33例,重度LA30例)和3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P300检测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检查。结果:LA患者较对照组MMSE分值降低(P〈0.01),P300潜伏期延长(P〈0.01),P300波幅降低(P〈0.05)。轻、中、重度LA患者组间比较MMSE分值降低有差异,P300潜伏期延长有差异(P〈0.01),但波幅降低有差异仅见于轻、重度LA患者组之间(P〈0.01)。LA组P300潜伏期与MMSE分值间呈负相关(Pz:r=-0.4083,f=4.58,P〈0.01;Cz:r=0.4177.t=4.64,P〈0.01),P300波幅与MMSE分值间未发现有相关性(P〉0.05)。结论:P300潜伏期可客观评价LA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癫癎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癫癎临床的相互关系,并对ERP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癫癎患者在发作间期进行ERP检测。以潜伏期、波幅为观察指标。检测Fz、Cz、Pz点的N100、P200、、N200、P300波潜伏期,P300波波幅。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Cz点N100、P200、N200、P300波潜伏期延长(P〈0.01),P300波波幅病例比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0);癫癎患者头颅CT/MRI异常组较头颅CT/MRI正常组N200及P300波潜伏期延长(P〈0.05)。用两种及以上抗癎药组较用1种抗癎药组P200波潜伏期延长(P=0.00);病程〉5年组较1~5年组P200波潜伏期延长(P=0.00)。结论:癫癎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并有相应的ERP改变。ERP能够客观、灵敏地评价癫癎患者的高级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酒依赖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父母、同胞或子女)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对照研究,以了解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酒依赖的遗传易感性。方法:收集40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以及40例一级亲属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听觉ERP检测。结果:酒依赖组和亲属组ERP的P3波(P300成分)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P3波幅在患者组和亲属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酒依赖组N2、P3潜伏期延长(P〈0.01),而N2、P3潜伏期在亲属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ERP反映酒依赖认知功能损害,可以作为酒依赖认知功能损害评估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P3波幅可能是酒依赖的遗传易感性标志,可以作为预测酗酒的指标;对酒依赖一级亲属进行听觉ERP检测可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质、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问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在大五形容词量表中抽取的测量神经质的条目、Schwarze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认知考试焦虑量表(CTAS)对58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考试焦虑与自我效能感负相关(r=-0.37,P〈0.01);考试焦虑与神经质正相关(r=0.43,P〈0.01);自我效能感与神经质负相关(r=-0.35,P〈0.01);②分层回归的结果表明:神经质通过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影响考试焦虑。结论:神经质对考试焦虑的影响随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雌激素与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患者组)与20名正常女性(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并用ERPP300(即P3波)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①患者组雌二醇(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靶刺激N1、N2和P3波及非靶刺激P2波潜伏期延迟,靶刺激P3波及非靶刺激P2波波幅降低;③患者组E2水平与P300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r=-0.43,P=0.02)。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存在雌激素水平下降,以及注意力、记忆力缺陷和认知加工缓慢等认知障碍,雌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特质焦虑人群应激条件下ERP中P3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特质焦虑大学生应激条件下的ERP特点。方法: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应激源,应用特质-状态焦虑量表在200名考生中,筛选高特质焦虑和低特质焦虑各15人,使用NeuroScan 32 Channel ERP System观察应激期和应激后P3变化。结果:①低特质焦虑组应激后P3波幅大于应激期(P〈0.05),潜伏期小于应激期。②高特质焦虑组应激期和应激后相比,P3波幅、潜伏期无变化。③应激时,高、低特质焦虑组P3波幅、潜伏期无明显差异。④应激后,低特质焦虑组P3波幅大于高特质焦虑组、潜伏期小于高特质焦虑组(P〈0.05)。结论:高、低特质人群的P3差异提示不同人格特质群体在相同应激事件中,认知功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3例符合CCMD--3标准的焦虑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92例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定。结果焦虑症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HAMD评分与SF-36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焦虑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低于一般正常人,且焦虑症状越严重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具有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血管性痴呆小鼠P300电位的测定、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并设正常组、假手术组,利用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观测其行为学改变,将正常组、假手术组与血管性痴呆组P300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成绩较假手术明显降低(P〈0.05),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3波幅下降(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成绩下降,水迷宫完成时间显著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300潜伏期也显著延长;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与P300的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正常人进入老年期后,性别和年龄对事件相关电位的交互作用影响是否仍然持续。方法:应用神经心理学测试和MRI检查筛选日本冲绳县年龄在60岁以上的正常老年人40名。其中男性17名,平均年龄是72.2±8.6岁;女性23名,平均年龄是75.7±8.2岁。应用听觉“oddball”范式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分析Fz和Pz部位记录到的事件相关电位内源性成分P300和N2b。结果:P300潜伏期、P300波幅和N2b潜伏期的组间差异不显著。于Fz部位,男性组的N2b波幅低于女性组(F=4.59,P=0.039)。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与年龄的相关性,仅见于男性组(Fz-P300潜伏期:r=0.584,P=0.014;Fz-P300波幅:r=-0.782,P〈0.001;Pz—P300潜伏期:r=0.587,P=0.013;Pz—P300波幅:r=-0.657,P=0.004)。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对年龄的线性回归坡度,在两组闾均有显著性差异,在男性组更为陡峭(Fz—P300潜伏期:t=2.11,P=0.042;Fz-P300波幅:t=2.55,P=0.015;Pz-P300潜伏期:t:2.70,P=0.011:Pz-P300波幅:t=3.00,P=0.005)。结论:性别因素对老年期神经系统变性过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初中生考前焦虑抑郁情况.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上海市某中学在校初一、初三学生在考前1周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初一和初三学生SAS、SDS之间项目得分呈明显的相关性异常得分比较无差异(t=1.014,P<0.05).得分异常男、女生SDS总分有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入组50例患儿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母亲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将干预前两组母亲SDS、SAS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1两组母亲干预前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t=2.82,2.99,3.31,3.71;P0.01);2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2.81,2.79;P0.01);3干预后干预组GQOLI-74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t=2.67,2.32;P0.05),心理功能差异非常显著(t=2.89;P0.01)。结论 MR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R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缓解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校三年级456名文、理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26人)和对照组(230人)。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前组开展以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恋爱的心理健康、应急与心理健康、心理防御的措施、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处理、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等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后组不参加心理健康月教育。两个月后,对两组进行干预前后评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总样本焦虑和抑郁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16.72%。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2.194,3.615;P〈005),中度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也明显下降(X2=9.353,5.802;P〈0.05)。对照组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缓解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相关因素与高考学生家长焦虑情绪的相关关系。方法对保定市两所重点高中的236名高考学生家长共435人,进行了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①高三学生家长中母亲在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t=-2.264,P〈0.05)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PLOC各因子差异显著(P〈0.01);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父母PLOC中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分显著高于经济状况一般和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②教育成效、父母责任、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4个因子得分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③焦虑与PLOC及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进入了对焦虑的回归方程,对焦虑的预测作用较大。结论高考学生家长焦虑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对焦虑症的疗效。方法把符合标准的焦虑症患者(6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2人),对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对照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对两组患者施测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治疗前的SAS总分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被试的SA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739,3.663;P0.01);治疗前,实验组被试HAM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62,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HAMA上的得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入组76例陪护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家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①干预前两组家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t=2.43,2.56,2.60,2.58;P均0.01),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t=2.51,2.63;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t=1.98,1.83;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干预后两组家属TCSQ的PC评分比较有差异(t=1.95,P0.05)和NC评分比较(t=2.4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学会了较为积极、正确的心理应对模式,纠正消极应对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联合心理调节治疗考试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考试焦虑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甘麦大枣汤联合心理调节予以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均接受考试焦虑量表(T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查,比较其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变化。结果①研究组在经过8周治疗后,TAS和SAS测量值均较治疗前下降(t=8.42,7.56;P0.05);②研究组治疗8周后各种神经递质均有所变化,其中5-HT和NE活性显著性降低(t=7.89,6.88,P0.05);③研究组经治疗后熵值均有一定的变化,其中P3、P4、F3、F4电极处在治疗后熵值显著性降低(t=4.59,6.68,8.01,4.13;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联合心理调节治疗考试焦虑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训练对护理技能竞赛选手竞赛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所高校即将参加护理技能竞赛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选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所高校被试作为实验组(18人),另外1所高校被试作为对照组(22人)。实验组施以为期2周的音乐放松训练。两组在实验前、赛前1周、赛前1天及赛前1小时共4次施测运动竞技状态焦虑量表。结果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SAI-2各分量表得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赛前1周实验组在认知状态焦虑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163,P0.05),两组在躯体状态焦虑(t=1.199,P0.05)及状态自信心(t=0.460,P0.05)上得分差异不明显;赛前1天实验组在认知状态焦虑(t=3.207,P0.01)及躯体状态焦虑(t=2.296,P0.05)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状态自信心上得分差异不明显(t=1.145,P0.05);赛前1小时实验组在认知状态焦虑(t=3.755,P0.01)及躯体状态焦虑(t=3.048,P0.01)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状态自信心上得分差异不明显(t=0.912,P0.05)。结论音乐放松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护理技能竞赛选手的认知状态焦虑及躯体状态焦虑水平,但对选手的自信心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疑病症患者述情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关性.方法 随机将年龄在18 ~65岁之间符合ICD-10疑病症诊断标准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测评和P300检测,并将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Z点N1、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0.01),研究组PZ点N2、P3波幅明显延长(P<0.05或0.01);研究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PZ点N2、P3潜伏期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r=0.34~0.47,P<0.05或<0.01),PZ点N2、P3波幅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则呈负相关(r=-0.31 ~-0.49,P<0.05或<0.01).结论 疑病症患者述情障碍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