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轻度阿尔采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轻度AD患者分为行为干预组(30例)和非行为干预组(30例),行为干预组给予6个月的行为干预,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时和1年后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有目的的行为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痴呆程度的演变,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行为活动是AD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铆焊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的方法对42名铆焊作业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试,同时选择68名在年龄、工龄、化程序、经济状况、性别等相似的作业为对照组。结果;随着暴露工龄的延长,作业工人各项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增多,正性情绪因子得分则减少,神经行为不良效应明显增多,其中工龄≥10年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惫-惰性、慌乱-困惑、数字译码、数字广度、目标追踪、视觉保留、简单反应时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结论:NCTB可以用作铆焊工人职工危害早期临床前损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行为问题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哮喘患儿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分别对113例哮喘息儿和113名正常儿童组成的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32.7%,对照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7.7%,哮喘患儿行为问题较为严重(Х^2=6.78,P〈0.01);哮喘患儿家庭总体功能弱于对照组儿童,家庭功能量表中除角色和情感反应因子外,其他因子均与哮喘患儿行为问题存在低度或中度正相关。结论哮喘息儿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患儿的家庭功能与行为问题有关,应重视对哮喘息儿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减少家庭功能不良对患儿行为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环境保护对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慢性职业损害的影响。方法:对177名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教育;检查144人下班洗浴后皮肤TNT残留情况,检测32名志愿者口服维生素C对尿中三硝基甲苯及主要代谢产物2,6-二硝基-4-氨基甲苯(2.6-dinitro-4-amino-toluene,DNAT)指标。结果:作业人员下班洗浴后皮肤TNT残留检出率明显下降,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3周下班洗浴后皮肤TN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9%。35.6%,1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2,P&;lt;0.01);尿中TNT及DNAT均呈降低的趋势(P(0.01);志愿者口服维生素V后,尿TNT含量呈上升趋势,尿DNAT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TNT慢性中毒有效的方式方法。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预防TNT职业危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幼儿行为问题与不同家庭功能类型的内在联系。方法:于2004-10/2005-03随机抽取昆明市两所幼儿园的184名儿童,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问卷含30项,按程度5级记分)以及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问卷含31项,按症状出现的有无、严重程度以3级记分。评定内容包含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类)测查被试的家庭功能状况与行为问题。结果:所纳入的184名儿童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家庭功能的类型分布比例:平衡型家庭仅占17.0%,中间型家庭占56.9%,极端型家庭占26.1%,并且出现数据向缠结方向倾斜的趋势。②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测查:行为问题中约44%为神经症,而反社会行为和混合行为依次占3%和2%,仅51%的儿童无行为问题。在违纪行为、神经症行为及总分上,男童得分明显高于女童(5.11&;#177;3.13,4.32&;#177;2.60;8.83&;#177;4.75,7.36&;#177;3.95;13.94&;#177;7.22,11.68&;#177;5.98);在神经症行为及总分上幼儿园类别中甲类(生源来自较高收入的大学教职工家庭)得分低于乙类(生源来自社区、多为低中收入的工薪家庭),分别为7.21&;#177;4.25,9.71&;#177;4.33;11.59&;#177;6.53,15.03&;#177;6.55。结论:①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状况有密切关联,当家庭功能不良时其发生具有普遍性。②儿童行为问题以神经症行为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6.
脑瘫儿童功能独立与适应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儿童功能独立评测法(WeeFIM)和中国版儿童适应行为量表(CABS)对脑瘫儿童进行评估,探讨脑瘫儿童功能独立与适应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初期测评选18名脑瘫儿童。统计结果显示WeeFIM运动类各项与适应行为中的运动独立因子呈正相关,r=0.5725~0.7146;认知类各项与适应行为三因子呈正相关,r=0.5310~0.7873。WeeFIM总分与适应行为的发育商数呈正相关,r=0.7053。初步研究表明脑瘫儿童功能独立测量与适应行为测量有较高的相关性,各项与适应行为三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能反映脑瘫儿童的功能状态,由于WeeFIM以等级量化的形式表示,较简单和易于掌握,为今后脑瘫康复功能评估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患共同决策(SDM)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88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SDM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冲动行为、症状严重程度、社会行为功能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实施SDM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患者SCoRS评分低于对照组,MOAS体力攻击维度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AN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物品攻击、自我攻击以及语言攻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A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各维度评分、总分高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Zung’s焦虑自评量表测定情绪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总T细胞亚群(CD3)、辅助T细胞(CD4^+)、抑制T细胞(CD8^+),研究干预前后患者情绪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在心理行为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水平下降(P〈0.05)。心理行为干预加化疗后CD4^+较化疗前升高(P〈0.05);CD3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虽有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8-18
对29例血管性痴呆患治疗前行为问题与痴呆的严重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关系进行检测。采用一系列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估痴呆的严重程度、淡漠、去抑郁对ADL的执行功能的影响(总体的、基本的及工具性)。对于总体ADL的影响,淡漠占36%,痴呆严重程度占15%。对于基本ADL的影响,淡漠占27%。痴呆严重程度、执行功能及去抑郁与基本ADL无明显的相关性。对于工具性ADL的影响,痴呆严重程度占37%,淡漠占14%。这些发现突出淡漠除了与总体认知能力相关之外与功能独立性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2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包括家属),分别在第一次住院治疗后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按医嘱服药、按疗程治疗、按时就诊、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诊PICC患者的家庭功能情况,及其与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PICC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的130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为(2.30±0.31)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总分为(2.18±0.41)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总分为(2.55±0.38)分。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呈负相关(P<0.05)。结论:门诊PICC患者的家庭功能可影响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所中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对戒毒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30例戒毒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综合干预疗法(观察组),与未使用综合干预疗法的30例戒毒者(对照组)比较,采用自制的社会功能康复治疗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精神科评定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干预治疗后社会功能缺陷均分及SCL-90各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学员治疗后社会功能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和心理综合干预疗法有助于戒毒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初步探讨自我管理行为与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 SDSCA)和世界卫生组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听觉词语学习测验( WHO-UCLA AVLT)量表,对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记忆功能进行测量。结果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管理(5.50±2.53)分,运动管理(4.20±2.48)分,饮食管理(3.35±1.73)分,足部管理(2.35±2.53)分,血糖监测(2.29±2.31)分。患者即刻记忆得分(9.31±2.13)分,短时延迟回忆(10.27±2.72)分,长时延迟回忆(10.59±2.71)分,长时延迟再认(12.76±1.52)分,记忆总得分(42.94±7.93)分。 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与记忆测验总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3,-0.180,-0.341,-0.145,-0.04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记忆功能总分进入饮食管理的回归方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容乐观,自我管理行为与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尚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以及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复诊的脑卒中患者101例,采用HPLPⅡ、FAD、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总均分为(2.27±0.36)分,家庭功能总均分为(2.18±0.25)分,抑郁总租分(37.39±7.94)分,高于国内常模,抑郁发生率为29.5%.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家庭功能、抑郁情绪之间存在相关性.抑郁在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维度与健康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情感介入、角色功能维度与健康行为之间不发挥中介效应,在家庭功能沟通、情感反应、行为控制与健康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分别为32.1%、37.4%和26.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功能干预可以提升患者健康行为水平及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心理行为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特点以及心理行为干预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76例,随机选取正常成人(对照组)80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认知功能评价成套测验(WHO-BCAI)、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量表(ADL)进行测试。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干预前、后MMSE总分平均为(28.8±1.4)、(21.2±3.5)、(24.8±4.2);ADL总分平均为(18.1±1.3)、(28.3±8.7)、(14.4±7.8);WHO-BCAI测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干预前后、研究组干预前后之间在听觉词汇学习、语言能力、视觉辨认、注销、连线、分类、精神运动和空间结构测验中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具有广泛障碍,心理行为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书  陈桂君 《全科护理》2014,(13):1200-1201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在脑卒中失语病人语言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脑卒中失语病人按投币法分组,正面为观察组(29例),反面为对照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语言功能锻炼,干预组在常规语言功能锻炼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个体化干预,包括作用于主体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5.9%,优于对照组的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能提高病人语言康复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健康危险行为等因素共同对高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某区两所全日制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的950名学生进行自杀意念流行现况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有无生活事件,是否吸烟、近1年内多次饮酒、网瘾、是否受到过伤害(欺负与被欺负、自伤等)等健康危险行为;用Beck抑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14.7%,多因素L0gistic回归表明,性别(OR=1.455)、抑郁(OR=3.445)、焦虑(OR=1.048)、有无生活事件(OR=1.794)、网瘾(OR=2.208)、近半年内是否受伤害(OR=1.660)为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功能中总的功能(OR=O.453)、沟通(OR=O.766)、情感介入(OR=O.383)可能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结论有必要建立以学校为基础,家庭积极参与,对易感人群开展早期心理干预的预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减少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接触丙烯腈人群中,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对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11名从事腈纶纤维生产的工人为研究时象,测定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x)水平、血清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作为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并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pn特异性抗原厦血浆Cpn特异性抗体IgA,IgG及IgM。蛄果:与相应阴性组比较,Cpn抗原阳性组厦Cpn-IgM阳性组NOx水平显著降低(P〈0.05)。以NOx水平为应变量,以Cpn抗原、抗体检出情况、性剐、年龄、家族史、吸烟量、饮酒量、血清甘油三酯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pn抗原、Cpn-IgM与血清NOx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O.05)。结论:Cpn感染可损害接触丙烯腈工人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董天睿 《妇幼护理》2023,3(8):1780-1783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在宫颈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9 例)和观察组(4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分析对 比两组的盆底功能、盆地功能障、日常生活、尿潴留情况。结果 训练 3 个月后,观察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 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及快肌最大肌电值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训练 1 个月后、3 个月后的 PFDI-20 评分、PFIQ-7 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训练 3 个月后,观察组的尿潴留症状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改 变整合理论下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应用于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康复中,能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康复,缓解盆地功能障,改善 日常生活,改善尿潴留情况。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诊断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导致交流、社会交往和行为三方面同时出现严重问题的综合征。自1943年Kannert将这类儿童命名为自闭症以来,自闭症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对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自闭症儿童的诊断与评估问题的探讨论文较少。然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于减轻自闭症儿童症状,充分发挥其潜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