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呼吸功能障碍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各种脊柱退变、感染、肿瘤或血管疾病均可引起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颈髓损伤、运动神经元损害和神经功能缺损,但呼吸功能障碍并不显著。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赖以维持呼吸功能的颈脊髓微循环的变化,旨在寻找创伤性脊髓损伤后恢复呼吸功能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2.
颈椎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椎脊髓损伤患者易伴发的各种内外科并发症中,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较严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为呼吸功能障碍、胃内容物误吸、肺炎、肺栓塞、肺水肿等。全面、及时、有效的肺部治疗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处理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颈脊髓损伤引起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行气管切开可以有效缓解由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导致的呼吸困难,避免长期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美国脊髓损伤学会残损分级、神经损伤平面、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肺功能指标等均可影响颈脊髓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决策.该文就颈脊髓损...  相似文献   

4.
颈脊髓损伤合并肺栓塞治疗成功病例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表明其发生率几乎接近100%,但其中大部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DVT患者若未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酒精成瘾与脊髓损伤桑德勒S.L.,科恩M.J.,宋正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最常见的与脊髓损伤(SCI)有关的因素是酒精、禁用药品及毒品的滥用。普通人口中,酒精中毒的发病率是8%~10%。然而,据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研究报道[1],39%~60%的SCI...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后高钙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钙血症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急性脊髓损伤激发破骨细胞活性,加速骨吸收,导致骨钙的释放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本文对脊髓损伤后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治、预后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人河 《中国骨伤》1997,10(1):51-51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是该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从1993年5月至1995年2月共收治脊髓损伤的病人共23例。出现并发症9例。呼吸系统的并发症3例;循环系统并发症2例;泌尿系统并发症2例;深静脉栓塞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病人,男7例,女2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6岁;颈段脊髓损伤5例;胸段脊髓损伤3例;腰段脊髓损伤1例。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1、呼吸系统并发症最常见。本组3例。颈段脊髓损伤2例,胸段脊髓损伤1例。均在一周内发生。1例为肺不张;2例为肺部感染,均在右肺。治疗关键是加强抗感染,同时帮助病人…  相似文献   

8.
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点及处理方法,给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1996—2000年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潜伏朋3—15d,发病急骤,进行性低氧血症,死亡率高。抢救不及时容易危及生命,本组抢救成功率88.57%,死亡率11.43%。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复杂,临床过程凶险,呼吸道的气管前瞻性切开及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颈椎动态变化与过伸性脊髓损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颈椎脊髓损伤的一种损伤机制,而过伸性脊髓损伤与原发性颈椎退变有明显相关性。研究表明,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中,原有颈椎退变基础病变占45%~75%,这类损伤,是中老年人最为常见颈脊髓损伤。为什么退变性颈椎因颈椎过伸暴力,极易合并颈脊髓损伤,研究发现颈椎椎管动态变化特点和规律与颈椎退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1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08年12月21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以30~60岁常见,男性多见,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跌倒和创伤性为主要致伤原因,颈髓损伤为主,完全性损伤占33.3%,肺部并发症常见。结论完善脊髓损伤初级预防工作,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住院患者特别是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防治并发症,从而减少脊髓损伤发病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脊柱损伤的发生率为百万分之280(0.28%),其中脊髓损伤占10~30%.妇女脊髓损伤后又怀孕者并不少见,麻醉医师必须熟悉这类妇女妊娠和分娩的特殊性.脊髓损伤的不少并发症可因妊娠而加重:(1)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和腹肌功能受损甚至缺失,呼吸储备下降,咳嗽无力,容易引起肺不张和肺炎.妊娠时分钟通气量增加,功能余气量和  相似文献   

12.
成芳  闻曲 《护理学杂志》2010,25(7):31-32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个性化呼吸综合管理策略。方法对92例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使用呼吸机原因等进行分析,针对患者病情,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呼吸道护理、个性化呼吸综合管理策略。结果 92例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经个性化呼吸管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康复周期缩短;按Frankel分级,恢复1个级别32例,2个级别34例,3个级别19例,无变化7例。结论综合性个性化呼吸管理策略,可明显减少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3.
颈椎脊髓损伤围术期患者个性化呼吸管理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个性化呼吸综合管理策略。方法对92例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使用呼吸机原因等进行分析,针对患者病情,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呼吸道护理、个性化呼吸综合管理策略。结果 92例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经个性化呼吸管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康复周期缩短;按Frankel分级,恢复1个级别32例,2个级别34例,3个级别19例,无变化7例。结论综合性个性化呼吸管理策略,可明显减少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4.
颈椎脊髓伤的早期前路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骨科的常见疾患,除了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截瘫,甚至呼吸抑制死亡外,它的系统并发症:尿路感染、肺炎、压迫疮、肌萎缩、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对于颈椎脊髓伤的早期手术干预一直存在着争议,现就其适应证、方法及...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患者后期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统计脊髓损伤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1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3~15年跟踪随访,内容包括泌尿系并发症、呼吸系并发症、压疮、慢性顽固性肢体疼痛等,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原因,分析并发症与脊髓损伤程度、是否行手术治疗及损伤节段等的关系。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后期主要并发症是泌尿系并发症,发生率为82.4%,其中泌尿系感染52.8%、慢性肾功能衰竭14.5%、肾盂积水10.5%、尿路结石5.0%;其次为慢性顽固性肢体疼痛,为64.2%;压疮为47.5%;呼吸系感染为34.3%,其它并发症有关节僵硬变形、异位骨化等。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P<0.05),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相近(P>0.05)。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泌尿系感染、压疮及肢体疼痛的发生率较其它节段损伤者高(P<0.05)。死亡28例,占8.8%,死亡主要原因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占46.4%,压疮合并感染占21.4%,呼吸系感染占14.3%。结论:脊髓损伤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其发生率与外科手术无关。提高康复意识与水平以及全社会的支持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延长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与自主高反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主高反射系脊髓损伤患者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乃至失控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四肢瘫及高位截瘫(损伤节段位于胸6水平以上)患者。尽管患者脊髓受损,其脊髓反射机制仍存在,可引起高血压、心动过缓、头痛等临床症状。对此综合征的及时有效救治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现就自主高反射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常见原因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后骨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使机体的骨代谢发生改变并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骨质疏松(osteoporosis)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或ectopic ossification)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使肢体骨折风险性加大,异位骨化通常发生于大关节的周围,使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笔者就脊髓损伤后骨代谢改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颈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收治的39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排除肾病、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时间、发生率、年龄、性别、损伤节段、损伤程度与低钠血症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行的治疗方案。结果本组合并低钠血症23例,发生率为58.97%,低钠血症于伤后3d~2周出现,7~17d到高峰,持续时间与脊髓休克期基本吻合,发生率与脊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的功能完全抑制有关,对症治疗可防止脑水肿、脑细胞脱水,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陈华江,戴力扬异位骨化(heterotopicossification或ectopicossifi-cation)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骨化的组织内形成新骨,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组织形态学演变过程,研究病理机制。方法:以家犬为实验模型,损伤脊髓前动脉后进行肉眼、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定量测定坏死神经元。结果:脊髓前动脉损伤2h运动神经元变性,轴索病变,6h神经元坏死,24h脊髓水肿达到高峰,7d髓内出血最明显。在脊髓前动脉损伤节段,24h 30%一40%的运动神经元坏死,3d达80%,7d以后95%以上。病变均位于脊髓2/3。脊髓前动脉损伤节段变性坏死最严重,相邻节段其次,尾侧脊髓坏死量逐渐减少。结论: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缺血性病变是渐进和不可逆的,可引起广泛节段脊髓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